終于,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里,蘇家派人傳來消息,同意投資清風雅院,入股五十兩銀子,占股百分之十。
同時,蘇瑤也再次來到了清風雅院,帶來了一份新的協議,除了投資入股的條款外,還明確了雙方解除婚約的事宜。
江臨風毫不猶豫地在協議上簽了字。看著蘇瑤離去的背影,他心中感慨萬千。
這穿越后的生活,真是充滿了戲劇性。
不過,他并不在意這些挫折,反而更加堅定了自己要在這個時代闖出一番名堂的決心。
隨著清風雅院的改造工程緊張的進行,江臨風又開始忙碌起來。
他又要為清風雅院的開業做最后的準備工作,包括招聘員工、制定服務流程、設計開業活動等等。
在招聘員工的過程中,江臨風遇到了一個有趣的人——李福。
李福是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長得眉清目秀,聰明伶俐,但家境貧寒,一直在城里靠給別人書寫為生。
江臨風看中了他的機靈勁兒,便聘請他來擔任清風雅院的大堂經理,負責日常的管理和接待工作。
“李福,以后清風雅院就靠你幫忙了。我相信你一定能把工作做好。”
江臨風拍了拍李福的肩膀,說道。
“公子放心,我一定盡心盡力。我從未見過像公子這樣有才華、有見識的人,跟著公子,我肯定能學到不少東西。”
李福一臉感激地說道。
清風雅院裝修一直在有條不紊的進行,可江臨風卻面臨著諸多棘手難題,
每一個都像是橫亙在他面前的大山,隨時可能將他的心血徹底碾碎。
資金方面,盡管前期拉到了一些投資,但隨著改造工程的深入,各種意想不到的開支不斷涌現。
原本預算有限的建筑材料,因市場價格波動大幅上漲;一些精細的裝飾工藝需要聘請專業工匠,人工費用遠超預期。
這使得資金缺口越來越大,工程進度也因此受到影響,部分區域的裝修只能暫時擱置。
人力上,招聘過程并不順利。江臨風理想中的員工既要具備一定的服務意識,
又要能快速理解并適應他所制定的現代服務流程。
然而,在這個時代,大多數人習慣了傳統的勞作模式,對江臨風那些新奇的要求感到困惑和抵觸。
前來應聘的人寥寥無幾,即便招到了一些,也有不少在培訓過程中因覺得太過復雜而中途放棄。
而來自外界的質疑聲更是如潮水般涌來。一些保守的商戶和文人對‘共享經濟’這種聞所未聞的模式嗤之以鼻,
認為江臨風是在異想天開,是不務正業的騙子行徑。
他們在各種場合公開嘲諷清風雅院的項目,聲稱這注定是一個失敗的鬧劇,還煽動民眾不要參與投資和消費。
面對資金短缺的困境,江臨風陷入了沉思。若不能盡快解決資金問題,
清風雅院將無法按時開業,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將付諸東流。
這天深夜,江臨風獨坐在廟宇的神龕旁,對著賬目愁眉不展。突然,他靈光一閃,想到了后世常見的眾籌模式。
既然‘共享經濟’的概念已經被大家知曉,為何不進一步擴大范圍,讓更多的普通民眾參與進來呢?
第二天,江臨風便帶著李福在江州城最繁華的集市擺起了攤位。
他們豎起一塊巨大的招牌,上面寫著‘清風雅院眾籌計劃,共創財富未來’。
江臨風親自站在攤位前,向過往的行人熱情地介紹眾籌方案。
“各位鄉親父老,清風雅院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好去處,它將給大家帶來全新的體驗。
現在我們推出眾籌計劃,無論您是富貴人家,還是普通百姓,只需拿出少量的銀子,就能成為清風雅院的一份子。
等清風雅院開業盈利后,大家都能按照出資比例獲得分紅。這不僅是一次投資,更是我們共同創造美好事物的機會。”
江臨風大聲說道,聲音中充滿了自信和激情。
然而,圍觀的人群中大多是抱著看熱鬧的心態,有人不屑地說道:
“你這小子,說得倒是好聽。可誰能保證這不是個騙局?萬一到時候虧了,我們的銀子豈不是打了水漂?”
江臨風早料到會有這樣的質疑,他微笑著回應道:
“這位大哥,您的擔心我完全理解。為了讓大家放心,我們會與每一位參與眾籌的人簽訂詳細的契約,
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而且,清風雅院的賬目會定期公開,接受大家的監督。
我江臨風以人格擔保,絕不會讓大家的銀子白白浪費。”
這時,一位老者走上前來,問道:
“就算如你所說,可這清風雅院到底有何特別之處?憑什么就能保證盈利呢?”
江臨風連忙指著一旁的圖紙,詳細地介紹清風雅院的規劃和特色:
“老人家,您看,清風雅院不僅有舒適的休息區、精美的藝術品展示區,還有精彩的表演舞臺和豐富多樣的美食。
在我們這里,大家既能欣賞到高雅的藝術,又能品嘗到美味佳肴,還能盡情享受休閑時光。
這樣的地方,在整個江州城都是獨一無二的,我相信一旦開業,必定會吸引眾多的客人,盈利自然不在話下。”
在江臨風耐心的解釋下,一些人開始心動了。一位賣菜的大嫂猶豫地問道:
“我家里沒多少銀子,只有幾兩碎銀,能參與嗎?”
江臨風連忙說道:“當然可以,無論多少,都是一份心意,一份支持。
哪怕只有一兩銀子,也能成為我們的股東,享受未來的分紅。”
就這樣,在江臨風的游說下,老者和賣菜的大嫂率先去交款,見有人開始出資,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參與眾籌,簽訂協議,眾籌活動逐漸有了成效。
從街頭巷尾的小商販到深宅大院的丫鬟小廝,都踴躍參與其中。
幾天下來,竟然籌集到了二百兩銀子,緩解了資金短缺的燃眉之急。
等眾籌完登記造冊過后,最開始的老者和賣菜的大嫂兩人齊齊出現在了一個胡同口。
因為這里還有一道熟悉的身影,咱們的理工男江臨風。
“這是你的,這是你的,以后有什么需要你們幫忙的再找你們。”
“江公子,放心。我二人絕對把事情給您辦得妥妥的。”
說完江臨風從錢袋中掏出四兩銀子每人二兩分給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