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天子被迫下旨?
- 三國:朕不做漢獻帝
- 弎什而立
- 2140字
- 2025-03-26 09:35:00
箭矢劃出一道優美的斜線,與箭靶擦肩而過,不知飛到何處...
楊修連忙低頭,假裝什么都沒看到。
“咳咳,德祖果有驚人之語。”
“是臣影響陛下射正了。”楊修不愧是聰明人,立馬就知道接上。
“哈哈~”劉協大笑道:“繼續講。”
“怎么一個掐頭去尾呢?”劉協重新拿起一根箭矢。
“大司馬是頭,大將軍是尾。”楊修先解釋一下,繼續道:
“大司馬為朝廷提供糧草,且手中有四千精銳大軍。”
“尤其還是正經出身,陛下應妥善處理,免得寒了天下忠臣之心。”
“所以臣建議把大司馬掐掉就好。”
“何為掐掉?”劉協出言反問。
“從哪里來,回哪里去。”楊修不假思索回答。
“繼續。”
“至于去尾...”楊修微微一笑,“去卑胡人也,隨便怎么處置就好。”
“不過臣建議將其去除!”楊修繼續道:“人無所謂,一千匹戰馬可不能放過啊!”
“嗖!”劉協再次松開弓弦。
“砰!”
箭矢應聲命中,赫然插在靶子之上。
“陛下神射!”楊修立馬出言稱贊。
“蒙的。”劉協非常實誠。
楊修毫不尷尬,又道:“那也是陛下的運道好。”
劉協放下手中小弓,不禁發出感慨,道:
“德祖啊~朕都懷疑你是我肚里的蛔蟲啊。”
楊修的一番謀劃,與劉協的設想不謀而合。
張楊是糧倉,無論如何不能動。
而且以張楊的表現,劉協也沒處理他的想法。
距離產生美。
只要張楊愿意離開,劉協對他感激不盡。
至于南匈奴出身的去卑,在張楊離開后,死活都在劉協一念間。
“陛下過譽了。”楊修自得而笑,嘴上謙虛道:“臣也是蒙的。”
“去尾簡單,但該如何掐頭呢?”
劉協活動活動手臂,重新拿起小弓。
“德祖也說了,掐頭需要謹慎處理,朕覺得最好不要傷了君臣之情。”
“陛下已經有辦法,何必再來問臣呢?”
“德祖。”劉協彎弓搭箭,“有時候聰明過頭,也是一種不聰明的表現。”
“陛下教訓的是。”楊修忙低頭認錯。
楊修并未猜錯,劉協確實已經有了辦法。
但看破不說破,老老實實回答天子的提問便是,楊修非要反問劉協。
楊修確實展現了他的聰明,能夠猜到劉協的心思,但也暴露他的性格缺陷。
“幫朕想個賞賜張楊的法子。”
敲打過后,劉協再度讓楊修出謀劃策。
沒錯,劉協‘對付’張楊的辦法,其實就是賞賜。
之前賞賜殊榮,劉協就已經開始鋪墊。
既然已經封無可封,那就硬往上封。
這次是入朝不趨、劍履上殿,下次就給更猛的賞賜。
用這種充滿恩情的方式,把張楊從洛陽逼走。
按照董昭的說法,張楊不是一個有野心的人。
那么面對如此重的賞賜,張楊遲早會被嚇跑...
但劉協也不能無緣無故賞賜,需要一個合理的由頭的才行。
“陛下如今身居陋室,可以讓大司馬修建一座宮殿呢。”
楊修繼續道:“大司馬既可以借此立功,陛下也能換個環境,一舉兩得。”
“朕不方便親口要求。”
“臣可以代勞。”楊修主動請纓。
“朝廷艱難,不可靡費太甚,小殿足矣。”劉協提醒道。
“陛下勤儉,臣欽佩不已。”
“去吧,朕練會兒箭。”
“微臣告退。”
楊修躬身后退出一段距離,觀察天子不曾回頭,這才轉身輕手輕腳離開。
“嗖!”
劉協又一次松開弓弦,瞇眼看向靶子上的箭矢。
“好像有點天賦在身上...”
————
兗州,東郡。
“臣曹操接旨。”
曹操跪在地上,雙手高高舉起,從天使手中接過圣旨。
“來人吶。”曹操從地上起身,吩咐道:“天使舟車勞頓,速速送去館驛休息。”
說罷,曹操又對天使客氣道:“待到天使休息好,曹某再設宴接風洗塵,如何?”
“曹兗州太客氣了。”天使拱手道:“客隨主便,聽您安排便是。”
“請。”曹操笑著把天使送出府衙。
重新回到正堂,曹操揚了揚手中的圣旨,環顧眾多麾下,問道:“諸君,你們說天子這是什么意思?”
“前腳國舅董承求援,后腳天子下旨不許勤王。”夏侯惇費解道:“這不是前后矛盾嗎?”
“是啊!”
“真奇怪!”
夏侯惇之言得到多人附和,許多人心里都有相同的疑惑。
“也許這并非天子的本意呢。”程昱若有所思猜測。
“何意?”眾人紛紛投來視線。
“諸位試想,天子受制于人,能隨意下達圣旨嗎?”
程昱分析道:“倘若真能隨便下旨,先前國舅董承何必偷偷派人來求援?”
“天子與群臣定然是被控制、監視,國舅才會如此行事,派人前來兗州求救。”
“繼續說。”曹操連連點頭。
“主公。”程昱拱手道:“這道圣旨定然不是天子的本意,或許是諸將的意思。”
“因為咱們前去勤王,會嚴重侵犯他們的利益。”
“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荀彧緩緩撫須,“也許是國舅求援的事情敗露。”
“洛陽諸將獲悉此事,逼迫天子不得不下詔,借天子之口阻止咱們勤王。”
“仲德、文若之言有理。”曹操不停點頭,覺得事情就是如此。
“若是如此,不如把天使喊來問問,看看天子究竟是不是被逼?”曹仁出言建議。
“沒用。”毛玠搖頭道:“此人能前來宣旨,肯定是諸將的心腹。”
“那就審一審!”曹洪不假思索。
“荒唐!”曹操訓斥道:“此人頂著天使的身份,如何能嚴刑逼供?”
“正好先前已派出人手,前去洛陽打探消息。”曹操繼續道:“待其返回,咱們就能知曉真實情況。”
“穩妥嗎?別什么也打探不出來...”有人提出質疑。
“放心。”曹操自信道:“洛陽那邊有熟人接應。”
“敢問主公是何人?”眾人面露好奇之色。
“侍中丁沖,與我同鄉,更是我妻族人。”
丁沖,沛國譙縣人。
這個籍貫在曹操集團中含金量非常高。
曹氏、夏侯氏、丁氏,皆出自沛國譙縣,三家之間互有姻親關系。
曹操、夏侯淵的正妻,皆出自譙縣丁氏。
有這種關系在,曹操想打探洛陽的情況,自然要派人與丁沖聯絡。
而丁沖,也肯定會給曹操最真實的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