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君擇臣,臣亦擇君。
- 三國:朕不做漢獻帝
- 弎什而立
- 2364字
- 2025-03-21 10:33:48
“陛下,議事之前臣有疑問。”
董承環顧在座之人,面色不善,問道:
“曹操勤王之事是如何泄露出去?”
此事乃董承一手策劃,如今莫名其妙泄露,心里肯定不爽。
何況這事兒極為隱蔽,董承就跟劉協說過。
當然,董承肯定不會懷疑劉協,但會懷疑劉協的身邊人。
“國舅息怒?!眲f安撫道:“現在說這些已經沒意義?!?
“且慢。”伏完突然開口,道:“如此說來,曹操勤王之事并非謠言,而是確有其事?”
“這...”劉協略感頭疼。
“不錯?!倍邪寥怀姓J,“陛下此前受制于人,南渡黃河時,我派人前去兗州求援,要求曹操前來勤王?!?
“如此大事,你憑什么擅做主張?”伏完質問道:“若是成事倒也罷了?!?
“可如今看來,勤王的援兵沒來,反倒把諸將逼反?!狈陞柭暤溃骸皦牧吮菹碌拇笫?,你該當何罪?!”
“伏完!”董承頓時大怒,“本官一心為國,休要在此攀咬!”
“此事只有我與陛下知曉,而今泄露出去,說不定就是枕邊人所為。”董承意有所指。
“你什么意思?”伏完色變道:“竟敢構陷皇后?!”
“砰!”
劉協拳頭重重砸在案幾上,怒斥道:
“夠了!都什么時候,竟還在互相拖后腿?”
“此事到此為止,誰都不許再提起,否則休怪朕不講情面!”
天子雷霆之怒,群臣鴉雀無聲。
“傳旨!”劉協沉聲道:“派人前往兗州,告知曹操不用來勤王,讓他安心待在兗州便是?!?
“陛下?”董承不解道:“既然消息已經走漏,索性讓曹孟德前來便是,何必再下旨阻攔呢?”
“遠水解不了近渴。”劉協搖頭道:“等曹操趕來洛陽,局勢早就塵埃落定,讓他來做什么呢?”
劉協本就不想讓曹操前來,故而才讓鐘繇走漏消息。
雖然陰差陽錯惹出當下的亂子,但也算是達到目的。
正好借此光明正大下旨,讓曹操不必再來洛陽。
而且還能緩和一下局面,可謂一舉兩得。
“陛下英明!”伏完當即開口,“臣附議?!?
“陛下...”
董承還欲爭辯,劉協直接揮袖打斷。
“就這么辦吧,現在討論眼前之事,白波三將該如何處理?”
“白波三賊,反復無常,時而起兵作亂,時而歸順朝廷,時而委身西涼,時而叛出西涼...”楊彪怒斥道:“此等宵小之輩,絕不能再作姑息?!?
“陛下如今大權在握,當下旨命王師征討之!”
太尉,皇帝的最高軍事顧問。
但聽完楊彪的發言,劉協就知道他不懂軍事...
與白波三將正面硬剛,無疑是下下策。
三將因楊奉之死心生畏懼,又聽聞曹操勤王之事,害怕朝廷把他們一網打盡,這才應激似的抱團取暖。
倘若現在發兵攻打,無疑就是告訴三將,你們猜的沒錯,朝廷就是要弄死你們。
兔子急了還咬人呢,三將麾下六千兵力,真跟朝廷玩魚死網破,勝負誰也不敢保證。
而且哪怕朝廷能勝,這么做也是賠本買賣。
“不能打。”鐘繇直接開口,“既然陛下已經下旨,不許曹操前來勤王。”
“咱們與三將之間的誤會就算解開了,只需派個人過去說明情況,也許就會有轉機?!?
“需要一個大膽心細,并且口才極好的說客?!?
劉協并不看好,“只憑三寸不爛之舌,恐怕難以取信白波三將。”
鐘繇稍作沉吟,又道:“那就送一封信給白波三將,向他們說明情況?!?
“若他們愿意相信最好,若不愿意相信,就讓他們直接離開?!?
“朝廷并不想與他們開戰,想必他們也不想魚死網破?!?
鐘繇總結道:“索性一別兩寬,咱們走陽關道,他們走獨木橋?!?
“嗯,有理?!?
“不錯。”
“轟走便是?!?
很快,鐘繇的觀點得到許多大臣的贊同。
“可是...”劉協摩挲著下巴,道:“朕想要他們手中的大軍?!?
“這...”鐘繇頓時被噎住,一臉苦笑不知該說什么好。
劉協既不想打,又不讓走,這不是難為人么...
董昭冷眼旁觀,心中暗暗搖頭,朝廷真是人才凋零。
在座皆碌碌之輩,也就一個鐘繇提了些有用的建議。
當然,并非群臣都是無用之人,只能說他們不擅長軍事與謀略。
或許他們的天賦在政務、公文、律法、斷案、禮儀、天文、治水、經學等方面。
若放在太平盛世,群臣自然都有用武之地。
但如今天下大亂,最有用的本領自然是文治武功,運籌帷幄。
“董先生可有什么妙策?”劉協看向董昭發問。
“有?!倍焉裆降?,自矜撫須。
“還請先生指點。”
“臣可以為陛下獻策?!倍逊磫柕溃骸安贿^敢問陛下,您心中可有什么想法?”
“哦?”劉協饒有興趣,“看來先生是想看看朕的能耐?”
“不錯?!倍巡⒉环裾J,“臣欲效仿馬伏波舊事?!?
“大膽!”楊彪生氣道:“身為人臣不為君王效力,還在此沽名釣譽?”
伏波將軍馬援初次見到光武帝劉秀時,曾說了一句:
當今之世,非獨君擇臣也,臣亦擇君矣。
董昭的意思就很明白,就是想看看劉協的能力。
最大的難題就是張楊的態度,現如今董昭已經解決。
剩下的白波三將,在董昭看來不過是小麻煩,便由天子自行解決。
董昭沒有搭理楊彪,而是與劉協對視,等待后者的答復。
“朕自然有計策?!?
“洗耳恭聽?!倍蚜ⅠR來了興趣。
“不過朕想先聽先生的計策。”
董昭臉色一頓,立馬收斂笑容,認為劉協壓根沒計策,這么說無非是想套他的話。
待到董昭把計策說出來,劉協再來一句:朕也是這么想的...
“也罷?!倍褤u頭輕笑,“臣的計策是...斷糧!”
董昭沒有跟劉協計較糾纏,十分痛快說出計策,但心里已經對天子失望。
一次左右張楊的態度,一次告知斷糧計策。
接連幫助兩次,也對得起劉協賞賜的官職與炙羊肉。
“妙計!”劉協拍手稱贊,“糧草由大司馬掌控調撥,只需固守不出,隨著時間推移,白波三將也會不戰自潰?!?
這個計策確實妙,也算不上難想。
之所以只有董昭想出來,而朝廷方面沒想出來,完全就是因為后勤的歸屬。
張楊掌管后勤,董昭作為幕僚自然清楚。
甚至糧草或許都是董昭平日管理,他自然能想到斷糧的計策。
朝廷方面恰恰相反,壓根就沒操心過糧食。
劉協也好、鐘繇也罷,難免會有些燈下黑,忽略這個關鍵點。
“計策已經告知陛下,臣便告辭了?!倍颜f著就要起身。
“先生不打算聽聽朕的計策?”
“嗯?”董昭聞言一愣,反問道:“難道陛下的計策與臣的不同?”
“當然?!眲f輕笑道:“難不成先生覺得,朕會抄襲你的計策?”
此言一出,董昭頓時收起先前的態度,好奇道:
“臣失禮,還望陛下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