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神變之法,妖獸之丹
- 長生武道:從形意拳肝成活體天災
- 貳林
- 2050字
- 2025-05-03 12:37:32
姜仁默然,半晌未語。
他聽得出徐永盛言中,那份無可奈何。
徐永盛已傾囊相授,而神變之門,終究還需自己推開。
姜仁緩緩起身,朝老教習一禮,聲氣平平,卻篤定如山:
“弟子,明白了。”
徐永盛靜靜看他,目光里沒有悲喜,只有一點點慰意,就像老農看田里一棵拔節的苗。
沉吟了片刻,終是開口道:
“武館這地頭,確實留不住你。但你若真想尋那神變之路……瑯琊城,也未必無望。”
姜仁一怔,目光倏然收緊。
“你如今,不止是六合武館的弟子。”
徐永盛語聲低緩,卻字字如釘。
“你是欽海司的海師,鎮海司的備戎校尉。”
這番話,說得像在點將,不像在教人。
“鎮海司,乃朝廷沿海重鎮,鎮妖護海,非等閑之地。那處武者層出,海獸環伺,廝殺不絕。”
他說著,手指輕點案幾,每一點,皆似敲在姜仁心頭:
“他們有功法,有秘卷,有海中奇藥,有與妖獸百年血戰所積下的生死經驗。”
目光灼然,語氣一頓:
“說不定,你那條神變之道,就在他們手里。”
話到此處,神情忽轉,浮起一絲笑意,帶幾分舊憶意味:
“館主當年就說過,鎮海司不是個空架子,那地方臥虎藏龍。想找能走進神變境的強者,比在武館碰運氣強多了。”
姜仁靜靜聽著,心底原本繚亂的思緒,如潮水退盡,漸露礁石。
徐永盛輕嘆口氣,語氣溫和了些:
“去吧,鎮海司那邊,也許正藏著你的機緣。”
姜仁長揖一禮,挺身而起,神色清亮如新霽長空。
“多謝教習指點。”
再無一語,轉身而去。
窗外忽起一陣風,卷落幾片殘葉,遠處鐘聲悠悠,像是專為此刻而鳴。
先往賬房走了一趟,續了銀錢,沒急著退了靜室。
世事如潮,有進無退不叫穩當,留條后路,才顯老練。
更何況那株海底神花,就算氣息盡斂,也不方便揣著亂跑。
旋即踏上往鎮海司的道途。
瑯琊之東,鎮海司樓宇層疊,沿海成勢,歷來為御妖要塞,近日大戰方息,更添幾分肅殺之氣。
門前鐵甲森森,兵卒如林,個個眉眼如刀鋒打磨,行步如風,殺氣藏不住。
姜仁腰間一抹亮銀,那是文逸所贈腰牌。
還未啟唇,守衛卻已肅然作禮,引他入內。
神力境修為,雖是初登,然歸墟之囊所煉雷息尚未散盡。
一身氣機凌冽精純,自有幾分不容忽視的鋒芒。
鎮海司中久經風浪之輩,見他經過,也不禁稍稍側目。
有文逸所贈腰牌,加之石定山薦引,總算得以準入藏書庫。
那是連六合武館館主,都要眼紅的所在。
藏書玉簡,密密如林,一卷卷展開,是此前未見過的廣闊天地。
姜仁收起心思,將一腔心火都壓入字縫之中,日日泡在典籍之中,手不釋卷,眼不離篇。
查得最勤的,便是“神力”之上的那一重天。
神變。
徐永盛口中寥寥帶過的境界,如今在藏書玉簡中,終于顯出些眉目。
此境非止氣力精進,更似肉體凡胎的一場脫殼。
人與天地,借由一種元素勾連,開始非人之變。
修行之初,需感應一種最契合自身的天地元素,再以功法引之入體,煉化歸納,融于神力之中。
火者拳掌燃焰,水者控流御浪,皆屬此類。
可惜大道險阻,典籍中不止一次提醒。
神變之途,九死一生。
天地元素,狂烈如性烈馬,凡體難馭。
若無精妙法門引導、強健身軀承載,稍有不慎,輕則走火入魔,重則形神俱滅。
而功法多晦澀,輔材更刁鉆。
有的需以罕世天材佐煉,有的甚至得借妖獸精血來相合,方能勉強進寸。
幸好,鎮海司不是廟堂讀書地兒,前輩們不是只知紙上談兵的酸儒。
玉簡里頭,便記了一樁要緊之法。
天地雖有五元七氣,最可控的,卻非虛無縹緲的清風明月。
而是妖獸。
妖者生于自然,天生與五元相連。
神力之上的妖獸,其體內結有“妖丹”,乃精氣所聚,元素之髓。
得此一顆,便如捧著一個縮小的天地,是每個神變修者夢寐以求之物。
不但能助修者初感元素、引氣入體,甚至可成“模板”,開門搭橋,省去諸多試錯與兇險。
唯一的缺陷,是要進一步精進,便得殺更強的妖,取更純的丹。
典籍中有記,遠在神力境之上的妖物,其丹一出,天地變色,風火雷電,宛若開天辟地前的亂象。
那等珍物,非是江湖人所能見,早被宗門朝廷秘而藏之,市井武夫,連想都不敢想。
姜仁想起自己體內的歸墟之囊。
此特性吞毒煉電,通體幽幽,神秘莫測。
若真如典籍所言,需以“妖丹”為養,歸墟之囊豈非正合其道?
姜仁心中一動,隱約瞧見了一條截然不同的修路。
別人拿丹入體,自己卻可拿丹入爐。
歸墟為鼎,化力為養,不懼外力沖撞,直通神變大門。
可惜天道不肯輕饒人。
神變之境,非靠一兩顆妖丹便可破門。
若真如此,武者成神變者,早已如過江之鯽。
姜仁細翻典籍,一邊揣摩,一邊暗暗打賬。
神力境初階踏入神變門檻,便需十顆妖丹起步。
進階之后,耗材如山,翻番上疊,遠不止此前想象。
再以自身軍功換算。
不論是賞銀還是軍功,眼下雖在同輩中也算優厚。
可真拿來換妖丹……怕是連塞牙縫都不夠。
這東西,不能以“兩”“錢”計價,而是以“權”“功”“命”來標尺。
便是鎮海司中披甲百戰的老武者,想求一枚,也得拿命去換。
姜仁立于藏書閣前,望著遠處海光粼粼,心中五味交雜。
若要按部就班,累功升階,按鎮海司的節律緩步推進……
莫說神變,怕是幾年下來,連進一寸都難保。
念及此處,腦中不由浮現那位洛京上使,以及其所提及的海上禁區。
封海之地,萬物莫測。
妖獸橫行,奇險交加,亦或許藏著唯一破局的縫隙。
極險,卻也極可能。
姜仁心底一沉,終于作了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