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現在的埃及統治者阿里也是一個猛人,看他到目前為止所做出來的成就,完全可以說是天命之子。
在十多年前拿破侖入侵埃及的時候,出身于奧斯曼駐軍小頭領家庭的阿里,靈活的利用當時埃及的統治集團馬穆魯克、拿破侖、和奧斯曼帝國三方的矛盾,成功的擊敗了三方勢力,最終掌握了埃及大權。
雖然名義上臣服奧斯曼帝國,但那個時候,埃及實際上已經是一個獨立政權了,最多每年繳納少量的賦稅給蘇丹政府。
掌握大權之后的阿里對埃及國內進行改革,將包稅收歸國有,苛捐雜稅合并為土地稅,鼓勵貿易,修復交通,統一幣制,增加了財政收入。
與此同時,阿里還興修水利,鼓勵農業生產,引入適合埃及環境的海島長絨棉作為經濟作物,一直到后世,埃及長絨棉都是埃及重要的出口產品。
之后阿里還大規模引進先進技術,創辦了大量的大學和專科學校,大力發展工業,建造了紡織廠,火藥廠,造紙廠,染料廠,造船廠,鑄造廠等等。
盡管這些工廠基本上就是血淚工廠,在工廠里工作的許多人都是奴隸,用自己的生命創造利潤,但卻實實在在的讓埃及國力不斷地增加。
實力變強之后,阿里也漸漸的將目標放到了對外擴張方面,在1831年11月,也就是去年的時候,阿里進軍敘利亞。
埃及軍隊接連攻陷耶路撒冷,雅法和大馬士革等地,并很快攻入小亞細亞,奧斯曼軍隊無力抵抗,一敗涂地。
奧斯曼帝國蘇丹馬哈茂德二世連續派出軍隊迎戰,但根本不是經過歐式訓練的埃及軍隊的對手,節節敗退,埃及軍隊從海陸兩面進逼伊斯坦布爾。
危在旦夕之際,奧斯曼帝國甚至接受了俄羅斯的條件,和俄羅斯簽訂了洪基爾——斯凱萊西條約,從而請動俄羅斯出兵干涉。
發現埃及這么猛,英法兩國也不愿看到埃及過分強大,出面進行“調停”,這才逼著阿里從小亞細亞撤軍,但阿里依然獲得了克里特和漢志。
也就是說,現在的希臘和埃及是可以在經濟上合作的,同時因為奧斯曼這個共同的敵人,完全擁有合作的基礎。
當然,奧托知道,以現在希臘的國力,阿里多半看不上希臘,可卻不妨礙他利用埃及和奧斯曼帝國的矛盾,嘗試著說服阿里合作,為希臘爭取利益,只要能夠成功就是勝利。
在奧斯曼帝國這個共同的敵人面前,暫時和埃及合作也沒有什么不可接受的。
二戰之后的東大還有和日本合作宣布中日友好的階段呢,奧托又怎么可能只盯著希臘和埃及過往的仇恨。
和薩諾斯首相商議完稅收的問題之后,兩人又聊起了軍隊的情況。
此時弗里德率領的巴伐利亞近衛軍還駐扎在納夫普利翁,奧托利用優厚的待遇,已經說動一小部分士兵在希臘安頓下來,甚至弗里德也在考慮留在希臘,繼續為奧托效力。
對奧托這樣的行為,路德維希一世是采取默許的態度的,與此同時,路德維希一世還在其他方面給予了奧托極大的支持。
他幫助奧托從巴黎大學、倫敦大學、維也納大學等現在歐洲知名的學校運作出了不少留學生的名額,讓奧托可以安排希臘國內的人才前往這些大學求學。
還有奧托投資的造船廠引入法國造船廠技術的事情,也是路德維希一世幫忙搞定的。
除此之外,路德維希一世還宣布巴伐利亞王室給奧托的年金仍然會照例支付給奧托,一直到他退位為止。
對此,奧托只能說有一個有錢,還人脈廣闊的國王父親是真香。
奧托自己訓練的軍隊在結束了對希臘的軍管,局勢穩定之后,其中一部分加入了農業公司,一部分加入了當地的政府或者警察機構,算是復員了。
除了正常工作之外,在各地的駐軍還多了一項任務,那就是輔助在這些農場工作的人在農閑時候進行簡單地軍事訓練,靠著這一份本事還能多掙一份獎金。
這樣一來,在農場工作的這些人,在必要的時候,能夠被快速召集起來,只需要短時間的訓練,就能夠成為合格軍隊,作為希臘軍隊的后備力量。
經過部分人員復原之后,奧托直屬陸軍的數量下降到了六千人。
同時還有一支三千人左右的海軍,擁有一艘從英國購買的一等蒸汽戰艦,兩艘二等蒸汽戰艦,三艘三等蒸汽戰艦,也是奧托花錢養著。
現在正是風帆戰艦向蒸汽戰艦轉化的時期,而且戰艦都是木制的,海軍造艦技術代差不高,想要追趕只要投入的資源到位還是沒問題的。
奧托投資造船廠,也是為了累積海軍造艦技術,本來他想要直接從英國引入技術的,可英國人看得很緊,反倒是法國人愿意提供他們最新的造艦技術。
法國海軍和英國海軍在造艦技術方面其實相差不大,甚至歷史上的第一艘全鋼鐵的鐵甲艦,都是法國造出來的。
法國和英國在海軍之間的差距,更多是政府投入的資金不同造成的。
法國除了海軍,還要維持一支強悍的陸軍,因此分給海軍的軍費有限,反倒是英國因為英吉利海峽的存在,可以將絕大部分軍費都投入到海軍上面。
這樣一來,無論是訓練還是艦隊的規模,法國海軍都不如英國,隨著時間推移,自然就落入了下風。
以希臘現在的情況,海陸軍足夠維持國內的穩定。
但薩諾斯首相覺得政府手中一支軍隊都沒有實在不像話,所以打算組建一支三千人左右的軍隊,希望奧托能夠支援一些軍官和裝備,幫助政府完成軍隊的訓練。
對此奧托考慮了一下點頭同意了下來,答應薩諾斯首相調撥一些軍官和裝備物資的事情。
結束了和薩諾斯首相的談話,奧托將尤金主教招來見面交談,商量自己皈依東正教的事情。
對奧托來說,宗教信仰什么的只看能否達到自己的目的,東正教是希臘的國教,加入東正教可以增加國內民眾的好感,表示奧托這個國王和民眾團結一心,擁有共同的信仰。
甚至這樣也能增加自己在巴爾干地區的影響力,因為巴爾干地區的信仰也是以東正教為主。
尤金主教是當初逃亡到奧托領地傳教士中地位最高幾個地方主教之一,他的思想較為開明,也關注教育和科學技術,經過多次交流之后,奧托就決定任命他為希臘的東正教主教。
經過和尤金主教的商議,奧托皈依東正教的儀式會在他登基希臘王國的王位之后舉行,到時候尤金主教也會代表東正教教會,服從國王的領導。
這也算是奧托皈依的交換條件,這樣一來,自己就可以利用東正教,在巴爾干半島進一步宣傳自己,提高自己的威望,還能利用教會進行教育和同化等工作。
這樣一來,如果希臘將來和奧斯曼帝國發生戰爭,就可以更多的獲得地方民眾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