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難忘的1976
- 在激情似火的歲月里
- 塞北俠客
- 4513字
- 2025-03-19 09:20:09
不知不覺中,一年多就從我們身邊過去了,時間來到了1976年。
一年才剛剛開始,元月八日,就有一個噩耗傳來:我們敬愛的周恩來總理因病醫治無效去世了。周總理,人民的好總理,全國人民愛戴您。這一天,全國上下都沉浸在深深的悲痛之中。一時間,人們紛紛走出家門,到城市里的商店去購買黑布、白紗,然后自發地舉行各種形式的游行集會進行悼念活動。
春風送暖,大地萬物復蘇。新春伊始,農村廣大社員們懷著剛剛失去人民好總理的悲痛心情,決心化悲痛為力量,早早地就開始為春播忙活起來。有的開始積肥施肥,有的開始耕地耙地,有的開始修渠打堤,有的開始往地里澆水保墑,還有的開始翻地撿石頭、莊稼根渣、拍打土坷垃……,整個田地里到處呈現一派繁忙景象。
這時如果來到我們林場果園和苗圃里,你就可以看到,果樹技術人員和果農們開始給果樹修剪枝條、施肥、澆水,把冬天蓋在葡萄架上的保暖層揭開進行晾曬,然后把它們重新架起來;走進豆腐坊、粉條場可以看到人們開始緊張而有序的忙碌著,各種機器轉動起來的轟鳴聲響個不停,好一派繁忙景象;牛奶場、養殖場也都恢復了正常的生產運行模式。大家都在期盼著新年新氣象,今年糧食有個好收成。
就在人們按部就班努力推進各項工作時,大隊接到上級通知,要求全區各個公社和生產大隊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和國務院關于《全黨動員,大辦農業,為普及大寨縣而努力奮斗!》的號召,緊緊跟上全國農業學大寨的步伐,深刻領會黨中央和國務院指示精神,采取切實可行的有力措施,真正把學習大寨精神和大寨經驗落到實處。另外,上級把我們公社作為郊區學習大寨經驗試點地區先行一步,給全區作出表率。要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勇于探索,找出切實可行的辦法和方案,然后以點帶面,全面推進,從而實現今年全區糧食畝產“上綱要、跨黃河、過長江”的奮斗目標。
為了保證各項指示精神的貫徹落實,上級黨委還專門成立了學習大寨精神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若干個工作隊進駐各個生產大隊。并且詳細制定了今年必須采取的幾項具體措施:一是按照大寨縣的成功經驗,把那些旱地和坡地盡可能的改造成梯田,以達到施肥保墑增產的目的;二是為了保證小麥穩產,高產,決定廢除小麥搖耬種植法(旱地、坡地除外),采取鍬鏟法種植小麥;三是為了減少種子損失,保證玉米、高粱等大秋作物穩產、高產,決定對大秋作物按株間距采取點種法種植……。
為了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大隊領導在學習大寨精神工作隊的監督指導下,立即組織人員,分成兩隊人馬,一場以改造荒地、修筑梯田、鍬鏟種植小麥為主要標志的農業學大寨精神,普及大寨縣活動就此在全公社各個生產隊轟轟烈烈展開。
大隊領導為了制定切實可行的有效措施,認真抓好各項工作的貫徹落實,全面推進學習大寨精神和普及大寨活動順利進行。頭幾天,無論是大隊領導還是生產隊長,各個都是忙的不可開交,暈頭轉向,總也理不清工作頭緒。經過幾天的實際操作和實踐,漸漸摸索出了一些門道,作出了以下人員分工和工作安排:
在人員分配上,大隊領導把勞動力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強壯勞動力。由于在旱地和坡地修梯田,需要挖掘和搬運大量的土方,只能選派強壯勞動力來承擔此項任務。第二部分是中壯年勞動力,這一部分人員主要負責鍬鏟種植小麥。第三部分是婦女和中老年勞動力,他們主要負責大秋作物的栽培種植。
在實際行動中,改造梯田除了缺少機械設備和運輸車輛外,倒沒有遇到什么太大的困難。但是,鍬鏟種植小麥卻遇到了許多意想不到的難題。由于大家都是第一次采取鍬鏟法種植小麥,雖然有關部門統一規定了鐵鍬的樣式、寬度,鏟地的深度,以及每畝地種子的播種量,但是,農作物種植并不是像人們想象中那么簡單,因為,農作物種植要根據每塊地的地況不同,肥沃程度不同,旱地還是水澆地等諸多問題來綜合考慮決定每畝需要播種多少種子。再說,過去是采取馬拉搖耬法耕種,壟線直,并且種子播撒比較均勻。現在,是采取用鍬鏟用手撒的方式進行操作,不但做不到垅線筆直,而且每個人的力量和手法不同,鍬鏟時總是深一下淺一下,深淺很難達到一致,而且歪歪扭扭,另外,用手播撒種子也是有多有少很不均勻。所以,大家都是一邊干,一邊摸索,一邊請示。還有一少部分人是具有畏難情緒,對新的種植模式有抵觸情緒,從而消極怠工。這樣一來,鍬鏟種植小麥的進度非常緩慢。
為了保證春播任務如期完成,大隊領導又召開會議研究決定:要求大隊和林場所有管理人員每周必須抽出三天以上的時間來參加所在生產隊的春播勞動。所以,按照上級要求,根據林場工作性質,我是上午完成在林場的工作后,下午直接到生產隊參加鍬鏟小麥春播勞動。
不試不知道,一試嚇一跳。剛開始,我原來以為鍬鏟種植小麥要比搖耬種植小麥容易,沒想到鍬鏟種植小麥要比搖耬種植小麥難很多。我第一天參加鍬鏟種植小麥,拿著鐵鍬剛剛走進地里,沒想到出溜一下就滑倒了,摔了個屁墩,滾了一身泥,惹得大家一陣呵呵大笑。因為鍬鏟種植小麥必須先把地澆濕后才能進行,不然你就無法種植,地澆水澆濕了以后雖然用鍬好鏟了,但是,兩只腳一踩上去鞋子馬上沾滿了泥,不但邁不開步子,而且還很滑。我好不容易在別人的幫助下站起來,又差一點把鞋給脫掉。等我站穩后,開始學著別人的方式方法進行鏟壟,可是鍬握在我手里總是不停地打顫,根本不聽我的使喚。就這樣我深一下淺一下,左拐一下右拐一下,鏟的麥壟就像蛇串一樣的,怎么也鏟不直,鏟不均勻,這樣又給后面播撒種子的人無形中增加了不少麻煩。尤其是鍬鏟麥壟你得一直彎著腰干活,不一會兒的功夫我就累的腰酸腿疼,滿頭大汗,腰都直不起來,并且渾身上下都沾滿了泥土,樣子十分滑稽可笑。
經過二十多天大家的共同努力,終于完成了鍬鏟種植小麥任務。接著,各個生產隊為了確保小麥的出苗率,每天都要派人去麥地里觀察小麥的出苗和成活生長情況。由于我從小生活在城市里,沒有見過小麥的生長過程,所以非常好奇,每天早上都早早起床,去地里看一看小麥發芽情況再回來。大約經過一星期左右時間,麥苗開始陸續露出地面,但是出苗情況卻很不均勻,不是一簇一簇的,就是稀稀拉拉的,要不就是密密麻麻的,只有很少一部分農田的麥苗看起來還相對比較均勻,長勢良好。
農時不等人,面對這種情況,大隊領導一刻也不敢怠慢,立即前往公社向領導進行了詳細匯報,并請求解決辦法。公社領導根據大隊反映的情況予以批示:因地制宜,采取一切切實可行的有效措施及時進行補救,要求我們對長勢比較好的麥田能夠保留的盡量保留,重點是進一步加強后續的田間管理;對那些長勢不均勻但可以采取補種的,要采用補種的方法及時進行補救;對于那些稀稀拉拉或者密密麻麻無法進行補種或者間苗的,馬上重新進行翻地,改種其他小日期農作物。
按照上級指示要求,我們大隊對各個生產隊所有鍬鏟種植小麥進行了全面細致的檢查摸底,發現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麥田可以用于保留或者進行補種,其余絕大部分麥田只能重新進行翻地,改種糜子、蕎麥、小黑豆等一些小日期農作物。值得可喜的是,按照株、間、距種植的大秋作物普遍長勢良好,有希望獲得大豐收,這讓大家對今年的總體收成還抱有期望。
每年四、五月份,正是禾苗生長最快發育期,這時農田里需要大量勞動力進行除草、間苗、施肥。由于各個生產隊都存在著地多人少的情況,于是,大隊領導便安排有關管理人員分別到各生產隊參加除草、間苗、澆水和施肥等勞動。我也是在那個時候,每天抽半天的時間去生產隊參加勞動,從而學會了鋤地和間苗等技能。
五月初,大隊領導在清理整治母根、苜蓿、胡麻、菜籽等經濟作物過程中,岳書記召集各個生產隊長、知識青年代表、貧協主任、婦聯主任、治保主任、社員代表等有關人員召開座談會,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最后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妥善解決和處理了這些問題。
由于我自從下鄉以來,一直嚴格要求自己,積極參加生產大隊和生產隊組織的各項活動和農業生產勞動,盡可能的傾聽和反映廣大社員的呼聲,維護廣大社員群眾的合法權益,從而得到了大隊黨支部的充分肯定,同時又獲得全村社員們的一致稱贊。經過大隊黨支部考核,報請公社黨委批準,這年六月,我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而且我是我們大隊近三年來發展的唯一一名中共黨員,也是我們生產大隊自1968年開始接收上山下鄉知識青年以來,在數百名下鄉知識青年中發展的第三名中共黨員。這讓我感到無比光榮和自豪!在公社黨委主持召開的黨員宣誓大會上,我即興寫了一首打油詩:“紅日照大地,黨旗色更鮮;站在黨旗下,舉手發誓言:永遠跟黨走,為民做貢獻。”沒想到,這首打油詩后來被公社黨委秘書抄寫下來,然后投寄給當地晚報社發表了。
1976年我們國家發生了許多讓人意想不到的大事件。翻開我的日記,這樣粗略的記載著······
——元月八日,我們敬愛的周恩來總理去世。人民的好總理,周恩來總理的逝世,是我國歷史上的一大悲事。全國人民出于對周總理的愛戴,紛紛購買黑布和白紗,自發的組織各種悼念活動。
——三月八日,我聽半導體廣播里說,吉林地區降落了一次世界罕見的隕石雨,最大的一塊隕石重達1770公斤,把地砸了好幾米深。這是我第一次聽說天上還會下石頭,而且一次下了這么多,這么大。至于什么是隕石,我更是一無所知。出于好奇心,我問了好多人,最后是九中的一位物理老師告訴我,隕石是小行星或者彗星落入地球大氣層并最終落到地球表面的固體碎片,在落到地球表面之前它稱為流星。老師的解釋讓我又漲了一點見識。
——三月十二日,我們接到上級指示:要求全區各個生產隊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國務院關于“全黨動員,大辦農業,為普及大寨縣而奮斗”的號召,全面實施農業學大寨,普及大寨縣活動。
——四月五日,BJ、南京等高校學生以各種不同形式開展了悼念周總理為主要內容的活動。
——五月十六日,大隊在對母根、苜蓿、胡麻、菜籽等經濟作物的清理整治工作中,審時度勢、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妥善處理和解決了這個問題。
——七月六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締造者之一,深受全國人民愛戴的朱德總司令去世,讓人們再一次沉浸在極度悲痛之中。朱德總司令是我國開國元勛,十大元帥中我最敬重的一位元帥。
——七月二十八日,唐山發生了震驚世界的7·8級大地震,死亡人數超過24萬,給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巨大損失。當時我的父親和我的大弟弟正在天津陪我母親看病,天津當時震感也非常強烈,他們一直等待地震結束后才得以返回。
——九月九日下午,中央廣播電臺一則《告全國人民同胞書》打破了往日的平靜,一代偉人,我們敬愛的偉大領袖毛主席因病醫治無效逝世。毛主席的逝世,讓全國人民的心頓時跌落到冰點。人們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就感覺整個天像塌下來一般,全國人民都沉浸在極度悲痛之中。說來也怪,這一天從早上開始全國大面積地區都飄起了雪花,而且越下越大,連續下了三天三夜,給整個大地披上一層厚厚的銀裝。這不由得讓想起了毛主席所寫的一首詞《北國風光·雪》:“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
歲月悠悠,往事難忘,1976年留給人們的歷史回憶牢牢地印在人們的腦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