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徒弟考驗師傅?
- 封神:我大商太子,進反骨聊天群
- 污喵王的榮耀
- 2094字
- 2025-07-29 20:22:30
“之前不是說好三個人拜師,現在怎么只剩下你們兄妹二人要拜師了?”
玉鼎真人語氣嚴肅地問道。
“殷郊!”
“你還愣著做什么?我們來這里不就是為了拜師學藝嗎?快跪下啊!”
楊戩扯了扯殷郊的衣袖,急忙提醒道。
“別急!”
“玉鼎真人,拜師是件大事,我從小天生神力,博學廣獵,勝遍人間無敵手,未嘗一敗。”
殷郊鎮定地說,道:
“因此,想當我的師傅,至少也得比試一番吧?若是可以,我希望能有個小小的機會來驗證一下前輩的真實實力,不知前輩意下如何?”
殷郊恭謹地向前一步,拱手表達了他的請求。
聽到這話,楊戩心中一驚,生怕因殷郊的冒犯會讓對方拒絕收他們為徒。
玉鼎真人在心中嘀咕:“這小子之前還說要拜我為師,如今他竟然還想考驗我,看我如何給他點顏色看看!”
同時玉鼎真人也知道自己那三腳貓的功夫,連個爬云學的都歪歪扭扭。
如果真比試斗法神通,他怎么可能打得過能暴揍天庭神將的狠人殷郊。
于是,他清了清嗓子,然后沉聲說道:
“貧道只知師傅考驗徒弟的規矩,卻未曾聽說徒弟考驗師傅的道理。如果你無意拜師,就請早點離開吧!”
楊戩見狀,急忙為殷郊辯解:“真人,殷郊并非有意冒犯,請您寬宏大量,原諒他的冒犯。”
楊嬋也連忙拉著殷郊,勸道:“殷郊大哥,我們跋山涉水來到這里,不就是為了這個嗎?你快聽二哥的,趕緊跪下拜師吧!”
殷郊卻笑著說:“既然真人無法接受我的小小考驗,那我們就只能另尋高人了。”
說完,他抬腳準備走了。
他此次穿越,本來是想收刮一下玉鼎真人的玉虛功法,但是有了天蓬元帥的三十六天罡變化,和上清功法便覺得不虛此行了。
“等等!”玉鼎真人見狀再也坐不住了,急忙起身叫住他們。
殷郊停下腳步,臉上浮現出一絲得意的微笑。
在進入金霞洞的那一刻。
他就計劃在拜師之前盡可能多地撈取好處。
雖然玉鼎真人的修為并不出眾,但作為元始天尊的弟子,他手中的寶貝應該不少。
畢竟,像太乙真人那樣的前輩,可是贈予了哪吒乾坤圈、混天綾、風火輪,還給了楊嬋寶蓮燈。
哪里像楊戩,全身唯一的珍寶,便是他母親遺留給他的天眼。
“你打算如何對貧道進行考驗?”玉鼎真人坦然發問,眼神中透露出幾分狡黠。
玉鼎真人心中暗戳戳心想。
“貧道身為元始天尊的得意門生,學識淵博,有經天緯地之才,亦或是法術神通、奇門八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只要不比斗法,其他方面怎么可能連個小孩子都比不過?”
玉鼎真人嘆口氣,裝出一副愛才顯師風范道:
“但是未免我以大欺小,不如咱們文斗如何?”
殷郊點頭,“那就三局兩勝吧,文斗一場,論道一場,武斗一場。”
“行!”
玉鼎真人眼珠子一轉,正合他意:“貧道觀你是可造之材,見獵心喜,不忍明珠蒙塵,便陪你胡鬧一下吧。”
只要他贏了文斗和論道。
后面比武就不用進行了,玉鼎真人計劃通。
殷郊道:“文比規則,一人一個問題輪流問,答不上來則判輸。”
“貧道讓你先吧。”
玉鼎真人手執羽扇輕搖,自信滿滿:“放馬過來,今日讓你知道什么是三界第一百事通的含金量。”
殷郊目光深邃,“假設雙數為偶,單數為奇,奇質數是指不可被二整除,與僅能被一和其自身整除雙重屬性的數。”
玉鼎真人還在掰手指頭,思考什么是奇質數。
殷郊羅列好條件后,又開始提問:
“如何證明,任何一個大等于六之偶數,是都可以表示成兩個奇質數之和;任何一個大等于九之奇數,都可以表示成不超過三個的奇質數之和?”
玉鼎真人陷入了懷疑人生的沉默。
楊戩和楊嬋兩個小朋友則是滿頭的問號?
殷郊嘲笑:“就這?還是三界第一百事通!”
玉鼎真人面色害臊,咳了兩聲:“這題不算,你等我研究幾天。”
“等等,這輪我先來!”
玉鼎真人如今已經不敢小瞧殷郊,當下嘴瓢搶下先攻。
“善”
殷郊將手一抬,用術式平地緩緩浮起兩道石墩子,兩人五氣朝元而坐,四目相望。
玉鼎真人咳一下:“爾輩修仙問道,道為何?”
論道嘛,一般都是以道所求,本心所欲為開局。
簡稱口糊!
殷郊:“道是規則,規矩。是禮法,是人情世故。是一級壓一級的環環相扣,生生不息,是天地間規則的體現,是人世間人情世故,事情規則的運用,是人世界的物競天擇,優勝略汰的生存法則。總而言之一切都是道,可以是蹤跡,是前兆,是結果,更是事情本身。道不變,道本就是一直在進化演變。”
玉鼎真人目光突然多了一股超脫之意,捋著胡須笑道:
“不錯,道本常變。”
殷郊金色的瞳孔緩緩銳利起來,又提問道:“何謂人之善惡?”
玉鼎真人道:“善惡無常態,人恒亡愿蒼天,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殷郊發現玉鼎真人此刻似乎超脫了人世間的善惡黑白,身上有一種道法自然的氣息,頓時發現自己有點小看他了。
果然十二金仙就沒有省油的燈。
玉鼎真人道:“仙凡之戀,是福是禍?”
殷郊道:“神仙動情,三界不寧。”
此話一出,頓時楊戩和楊嬋面色一變,他們的父親和母親正是仙凡之戀的結果,而他們也是因此遭到滅門追殺。
玉鼎真人指著楊戩兄妹:“那你為何還要救下他們?”
“你可知道門三清祖師之一,太清道德天尊曾經化身為凡人老子的典故。”
“貧道自然知曉。”
“那你可知道他為何有一天突然要著作道德經?”
“為了教化世人?”
“不對!”
“何解?”
“因為老子樂意啊!”
“……”
面對殷郊的冷笑話,玉鼎真人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