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悲歌
- 諸天大醫:從大明太醫開始
- 落羽聽音
- 2657字
- 2025-04-13 07:30:00
林外,溪邊。
朱福寧踢掉腳上硬邦邦的靴子,她赤腳踩在草地上,笑吟吟地看向藍朔樓:“藍百戶,今日我勝之不武,改日不妨比比箭術呀!”
藍朔樓猛灌了口葡萄酒,不解問道:“公主殿下不習女紅,怎喜歡這些男兒玩意?”
朱福寧銀鈴般笑出聲,她指著藍朔樓,對吳桐笑著說:“吳先生且看,世人總說女子該繡花描紅,就連藍百戶這般好漢都不能免俗哩!”
說罷,她明眸一眨,流露出幾分英姿颯爽的風采:“偏本公主覺得——談女紅無趣,不如談騎射!”
吳桐面露欣賞,藍朔樓聞言卻直起身子,腕上手甲寒光凜冽。
“恕臣直言,懷慶公主殿下這手飛花摘葉的巧勁,倒像江南文人玩的把戲?!彼{朔樓拱拱手說:“臣隨軍征戰多年,還沒見過誰用小纏枝弓沖鋒陷陣的!”
話音未落,他一把扯開腰間牛皮箭囊,倒出幾支三棱破甲箭。
“真要論射藝,當如這般!”藍朔樓面色堅毅:“箭頭要開三道血槽!箭桿要纏兩層牛筋!管他秋高風勁,只要馬快弓強,就能一箭透甲而去!”
“當年血戰居庸關,臣憑這手箭術,不知射穿了多少韃子的鎖子甲,力到勁處,能把人直接釘在墻上!”
朱福寧聞言挑眉:“藍百戶這是把射藝當成殺人技了?”
她轉身從腰間取出三支雁翎箭:“依本公主看來——春日登綠野,要用桑木軟弓射山雉,箭桿要綴春櫻,落箭時花瓣沾在雉羽上才算妙;冬日踏雪原,用角弓鳴鏑射蒼狼,箭頭必是精金,須等狼眼泛紅時發箭,方不負這萬里霜天!”
藍朔樓不免嗤笑出聲:“若遇敵騎突襲,難道還要等他狼眼泛紅?臣只知弓弦響處,生死立判!”
他抽出腰間橫刀,刀背重重磕在青石上,炸開一片金鐵錚鳴!
“當年在洪都,陳友諒的水師鋪天蓋地,臣一箭射斷敵陣的帥旗索,靠的可不是什么見景抒懷,是手穩、眼毒、心狠!”
此時林間花開正好,吳桐折下一支怒放的海棠,隨手插在身側的小皮囊里。
聽著二人的爭論,他坐下身子,輕聲接過話來:“二位之爭,倒像是醫家論藥——有人重君臣佐使,有人重猛藥去疴,卻不知良醫用藥,如高手用箭,關鍵在‘氣’?!?
他望著眼前的二人,笑著說道:“公主以箭寫春秋,是心隨境轉;藍兄以箭定生死,是境由心造。”
朱福寧吃吃笑著,拉過身旁的朱玉華:“瞧!吳先生又要講醫理了!”
吳桐笑著搖搖頭:“射藝如調氣,過剛則傷脈,過柔則氣淤。昔年扁鵲見蔡桓公,‘望而知之謂之神’,與射手觀風辨位同理?!?
藍朔樓聽得一頭霧水,他撓著頭說:“聽不懂這些文縐縐的,我只知道弓馬嫻熟,才是硬道理!”
朱玉華看著飄零的落花,忽然輕笑:“原以為射藝是雕弓如月,如今才方知是氣定神閑。吳先生這一席話,倒讓我想起佛經里的話——心無掛礙,方得自在?!?
朱福寧望著吳桐講解醫理時那神采奕奕的眉眼,不禁有些癡然。
似乎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方才還聊得興致盎然的箭術理論,開始在心里變得索然無味。
她輕輕絞著雙手,此時此刻,她心底突然升起一抹沖動——她想去聽一聽眼前人心口的脈動。
“妹妹說的對,吳先生講的真好……”朱福寧抱著朱玉華,止不住地看著吳桐,頰側生霞。
不多時,暮色低垂。
篝火舔舐著暮光,烤鹿肉的香氣混著松脂燃燒的芬芳。
朱福寧赤腳踩在溪邊青石上,少女的足踝白皙如藕,玉趾隨水波輕晃,蕩碎一池半懸星月。
她回過頭,出神盯著蹲在篝火前的吳桐,他那只翻動木炭的手,在手腕間沾了幾點炭灰,倒襯托得他的十指更加纖長素凈……
她哽嗓輕吞,眼底倒映著升騰的火光。
“吳先生……”
聽到她的輕喚,吳桐驀然抬起頭來,把手里的木柴塞給阿扎提,拍拍衣擺走了上去。
待他來到近前,暮色已沉。
望著身后無人向這邊看來,朱福寧一改往日活潑,她淺淺笑著,臉上始終浮現兩團紅暈。
款款拉起吳桐的手,她向溪水更深的地方走去。
涉水而行,水花在她凝脂般雪白的小腿間起落,一時驚得游魚四散。
她站在水中,靜靜感受著水流沖刷在肌膚上的涼意,眼神里不禁閃爍起粼粼波光。
她就這么怔怔看著吳桐,過了好久,才緩緩開口:“前朝圣賢說‘逝者如斯夫’,我卻總覺得流水才最是無情……”
“方才吳先生您開口論箭術之事時,我……您不知我心跳得有多快……”
她哽咽著說不下去了,尾音輕顫著沒入嘩嘩作響的流水里。
吳桐又怎會不知這些?此刻少女浸在水中的足尖白得晃眼,可思緒難控,他又不禁想起系統面板上刺目的提醒文字:
【該時空節點結束時間:1382年9月18日晨8時整】
這是一段注定不會開花結果的邂逅。
“殿下當心著涼。”他目露不忍,伸手解下外袍欲披,卻被朱福寧一把攥住衣袖。
一滴清淚順著少女臉頰落下,柔柔滴在錦緞上洇開水漬,化成一片銀河般的碎光。
“我不是想論箭的!我只是想聽你說話!”
說著,淚光盈盈的懷慶公主走近一步,吳桐甚至能夠嗅到她身上的麝蘭之氣。
“前日讀《樂府》,見著曹子建那句‘愿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彼N近吳桐胸口,聲音顫抖著低低問道:“我若是那南風,先生可愿……”
“阿達西!”
突然,阿扎提沒心沒肺地沖過來,興高采烈地大喊:“藍百戶不服,真去射獵了只雪貂,說是要給懷慶公主殿下做圍脖!”
朱福寧倉惶松手,吳桐的外袍順勢滑落溪中。
她連忙俯身去撈,也就在這一刻,她草草梳起的長發徹底散開。青絲如瀑垂入水面,與順流而下的棠梨花難分彼此。
“吳先生,能再唱支歌么?”火堆旁,朱玉華忽然開口。
她的素手不自然地撥弄腰間的香囊穗子,面含羞怯地低聲說道:“前日在擷芳殿外,聽先生唱了家鄉小曲,深覺動聽……”
阿扎提手中琉璃瓶咚的一聲,砸在卵石灘上:“來一個!來一個!”藍朔樓也放下長弓,跟著擊掌起哄,鎧甲鱗片碰出一片金戈之聲。
吳桐望著朱福寧被火光勾勒的倩影,喉結動了動。
她這樣喧嘩的溪水,總在他沉默的巉崖間,撞出萬千朵碎銀般的浪花;
而他這樣沉默的遠山,總會將每一片水沫都釀成巖岸里秘藏的苔痕,在無人處泛著微潮的光……
此刻篝火噼啪聲與心中止不住的悸動漸漸重合,化作敕勒川上的風聲。
“篝火映著臉,走馬敕勒川。”
“敕勒川,陰山下——”
夾雜著憂傷的嗓音傳來,朱福寧猛地回頭,臉上還掛著淚。
火光在吳桐睫毛上跳躍,投下的陰影卻比夜色更寂寥。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朱福寧攥緊了浸濕的衣擺,吳桐的歌聲像浸過雪水的銀針,字字句句扎進她的心尖。
阿扎提的和聲突兀地插進來,讓吳桐的嗓音里裹上了幾層塞外風沙。
“天蒼蒼,野茫?!?
朱福寧突然站起,赤足踏過滿地松針,白嫩的腳底被石子硌出紅痕也置若罔聞。
她學著漠北女子跳起旋舞,蹀躞帶上的鎏金魚符叮當亂響,驚得林間棲鳥撲棱棱飛向殘月。
“風吹草低——見牛羊。”
舞至此處,她趁著翩翩旋身,故意腳下踉蹌,軟軟跌進吳桐懷里。
發間棠梨花落在吳桐襟前,沾著幾點未干的溪水,像幾滴遲到的淚。
“先生啊……”她喘著氣仰起臉,指尖撫過吳桐顫動的喉結:“《敕勒歌》最后一句……怎不是‘何時復西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