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古代也有學術造假
-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來監國
- 吟游滄海
- 2197字
- 2025-04-02 21:48:55
黃子澄聞言微微一驚,旋即又是苦笑。
“殿下有所不知,這《大明新青年報》投稿難度之大,實在超出微臣想象。”
“并非是微臣有意推諉,實在是微臣已經投稿數次,竟然全部被拒絕,無一過稿。”
許是擔心被朱允炆看輕才能,黃子澄順勢將翰林院其他人也拿出來作保,繼續道:
“而且不僅僅是微臣一人無法過稿,就連翰林學士劉三吾,也被接連拒稿,如今劉學士正愁眉苦臉,不知問題出在哪里。”
“殿下信賴微臣,微臣感激涕零,只是投稿之事,微臣實在沒有把握。”
朱允炆卻并不著急,笑道:“黃師無需擔憂,我這篇文章,涉及到父王,涉及到孝道,誰敢拒稿?”
“除非審稿之人,他不要腦袋,否則絕不會拒稿!”
“黃師只需寫的情真意切,催人淚下便可,剩下的事情,便不用擔心了。”
黃子澄恍然大悟,誠如朱允炆所說,只需在文章中寫上這樣的內容,誰敢拒稿?
拒稿,那便是政治錯誤,是要殺頭的罪過!
他拱了拱手,道:“殿下此舉甚妙,是微臣糊涂,未能明白殿下妙計,微臣這就去辦!”
……
黃子澄回到翰林院,正是燈火通明。
自從《大明新青年報》開設以來,翰林院中人,便多了一項忙碌的事情
——投稿!
翰林院內并非鐵板一塊,大家各有各的志向。
以往因為官職高低,大家明面上都有相應的尊重,不至于亂了套。
可如今,因為《大明新青年報》的開設,翰林院諸人,每一個都鉚足了勁,試圖過稿登報。
往日那份兄友弟恭的氣氛消散干凈,取而代之的是競爭激烈。
畢竟,文人相輕!
官職有高低,那是諸多因素共同影響的結果。
但文章之高下,卻沒有人愿意讓出,若是能夠在《大明新青年報》過稿,哪怕是人微言輕,也會因此意氣勃發。
同樣的審稿人,我過稿,你沒有過稿,那顯而易見,單純就文章而言,我就是比你強!
只是很可惜的是,一直到如今,也沒有翰林院中人,能夠在《大明新青年報》上過稿。
以至于這幫人現在都有些魔怔了,每日都在拿著報紙,努力鉆研其中章句,試圖找出共同的規律。
黃子澄目光所及之處,都能見到手拿報紙眉頭緊皺之人。
他不屑地搖了搖頭,這幫腐儒,每日鉆研報紙有什么用處,不如他為朱允炆出謀劃策。
等日后朱允炆繼位登基,他所能得到的好處,要比這區區報紙,好上數百倍!
到時候,他想上幾次《大明新青年報》,就上幾次。
哦,不對,到時候這報紙應該改名,改名為《子澄特刊》!
他如此想著,腳步卻是不停,急匆匆的進了殿內。
黃子澄推門入內室,便瞧見劉三吾正在油燭下愁眉苦臉,眼前是一份退稿,旁邊還擺著一疊報紙。
至于齊德,則是在一旁雙眼放空,手里緊抓著幾張報紙,顯然也是耗費了不少心力。
“咳咳!”
黃子澄咳嗽一聲,驚醒了兩人,他道:“學士,尚禮何必如此,既然無法過稿,那便放棄就是,何苦折騰自己。”
劉三吾揉了揉發脹的眉心,嘆一口氣道:“老夫如何能不著急?如今就連錦衣衛那幫不學無術之輩,都能夠在《大明新青年報》上發表文章。”
“老夫看了他們所寫,簡直是狗屁不通,就這樣的東西,竟然能夠堂而皇之的發表出來,實在是叫人不解。”
“但無論如何,錦衣衛發表了文章這件事情不假,老夫身為翰林學士,若是不能在《大明新青年報》上有一席之地,豈不是受人恥笑?”
齊德也是喟然長嘆,道:“老翰林言之有理,翰林院至今仍舊無人發表文章,這是莫大的侮辱。”
“如今翰林院上下勠力同心,每日苦思冥想,為的便是一雪前恥,黃兄若是無事,也來參與參與。”
黃子澄搖了搖頭,他之前投稿數次都未被選中,早就對此事失望,眼下更不會摻和其中。
而且,他已經找到更好的事業,遠比這投稿更加重要。
稍加寒暄之后,黃子澄便提出事情,道:“如今秦王被誅,殿下進位儲君的希望更大,為了襄助殿下大業,我們也該略盡綿薄之力。”
“我有一個想法,殿下如今仁孝之名遠揚,只是在百姓心中,并不深切。”
“為了改變這一局面,你我正好借助《大明新青年報》之力,發表文章,為殿下揚名!”
劉三吾和齊德對視一眼,都齊齊嘆息一聲,齊德更是直接道:“為殿下揚名固然是好,只是我等死活無法過稿,便是有心,也是無計可施。”
“呵呵,這還不簡單!”
黃子澄直言:“用你我名義過稿,只能揚殿下孝名,若是以殿下名義過稿,那殿下便是文名孝名皆收!”
“更何況,殿下之名義,加之文章中提及對太子殿下孝心,有誰敢阻攔?便是陛下見了,也會毫不猶豫的過稿,如此一來,兩難自解,豈不美哉!”
“胡鬧!”劉三吾眉頭一皺,神色不虞,道:“如此做法,豈不是弄虛作假?若是叫人知道,不僅誤了殿下的聲名,連你我都難逃其咎!”
“子澄,虧你也是讀過書的,怎么會想出如此歪門邪道的辦法,傳揚出去,你我顏面盡失也就罷了,還要連累殿下!”
齊德也勸道:“黃兄,這種辦法即便是過稿,又有什么用處?我輩讀書人,難道連這點骨氣都沒有?”
“殿下若是知道此事,會如何去想?若是被人發現,你我又該何為?”
黃子澄心說這就是殿下想出來的法子,但他知道,作為臣子,為朱允炆背起黑鍋,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他咬了咬牙,道:“學士,尚禮,現在不是談這些的時候!”
“如今形勢,殿下上位已經是板上釘釘之事,你們再這樣蹉跎時光,待得殿下上位,你們再想錦上添花,那也遲了!”
“改變命運的機會就那么幾次,如果現在不能抓住,往后可就難了。”
“學士,你不是一直想效仿宋濂,教出一位圣明君主嗎?”
“尚禮,你志向遠大,一直以匡扶社稷為己任,難道也要坐視機會白白溜走?”
黃子澄壓低了聲音,恍若魔鬼在低語:“如今機會就在眼前,改變一生的機遇,那可是可遇不可求啊!”
“現在錯過了,可是會后悔終生的,你們還有多少時間,能夠等待下一個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