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從來如此,便對嗎?
-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來監國
- 吟游滄海
- 2462字
- 2025-03-19 22:15:50
詹徽瞧了他一眼,搖了搖頭,道:“愚兄慚愧,實在是不清楚?!?
他嘆了一口氣,苦笑道:“說實話,我手中這一樁事,才叫麻煩?!?
“諸子百家的學說,從春秋時期到如今,已經有數千年?!?
“這么長的時間下來,百家理論早就不知散佚多少?!?
“就說這墨子的學問,流傳甚少,想要重新整理匯編,實在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趙勉心知詹徽不愿在朱元璋心思這件事情上多說,也隨之接過話茬,道:“詹兄素有智謀,陛下既然將這件事情交給詹兄,一定也是信任詹兄的能力?!?
“至于百家學說,那些散佚的部分,你我也沒有辦法,只要將那些流傳下來的文章整理即可?!?
“愚弟以為,陛下需要的并非是完整的典籍,而是七天之內,你我能不能定出一個行之有效的章程?!?
“如今天底下儒生眾多,已經沒有百家學說立錐之地,就算是陛下一……”
他原本想說朱元璋一意孤行,但話到嘴邊,硬生生改了:“就算是陛下圣明天縱,也沒有辦法讓天下讀書人,都改投他家吧?”
“且不說天下讀書人心里會如何去想,就是改換門庭所需要的百家典籍,一時半會也難以印刷?!?
“這個問題無法解決,此事終歸是鏡中花水中月,流于表面罷了?!?
詹徽卻不愿在這件事情上多說,只是拱了拱手,道:“也只好走一步看一步,事務繁忙,我先失陪了。”
“詹兄慢走?!?
趙勉目送詹徽離開,眉頭不免皺了起來。
這老狐貍,一句話也套不出來,實在是不爽利。
他心底有些惴惴不安,太子薨逝,自己的老岳丈又莫名其妙的卷入這編修農書一事之中。
怎么看,這事情都發生的不簡單,似乎是朝著自己來的。
原本還想著從詹徽這里得到些消息,沒成想他只是顧左右而言他,絲毫不提及這些事情。
趙勉有些慌亂起來,難不成是東窗事發了?
他呆愣了片刻,沒有絲毫頭緒,這才離開。
……
劉三吾失魂落魄的回到翰林院,整個人癱坐在椅子上。
得知劉三吾回來的消息,齊德快步趕來,見劉三吾這副模樣,不免大驚失色,關切道:“學士何以如此面目,可是發生了什么事情?”
說著,他朝外吩咐道:“快打熱水,拿熱毛巾來,還有傷藥、干凈絲巾,快!”
劉三吾擺了擺手,有氣無力的道:“無妨,些許皮肉傷,不用擔心?!?
“您老都七十九了,怎么還如此沖動,弄的頭破血流的,朝堂之上,這樣子可不好看。”
齊德拿著熱毛巾,擦拭掉劉三吾頭上的血污,上了傷藥,纏好了干凈絲巾,這才問道:“早朝發生了什么事情,學士您怎會如此?”
“唉,說來話長。”
劉三吾將事情詳細的說了一遍,齊德越聽越是心驚。
聽完之后,他臉色更是變得煞白,道:“陛下此舉是何用意?翰林院中學子,無不是有經世治國之能,雖說年輕氣盛了些,但是都放去田里種地,豈不是浪費了人才?”
“更何況,天底下哪有讀書人種地的道理?陛下此舉,簡直要寒了天下讀書人的心!”
“老夫也不知道陛下這樣做有何深意?!?
劉三吾搖著頭,目光中滿是茫然,喃喃道:“自古以來,讀書人何曾有種地一說?”
“如此貧賤之事,現如今落在讀書人肩頭,老夫真不知道該如何面對翰林院諸多學子?!?
“學士無需自責,或許陛下只是臨時起意?!?
齊德猶自有些難以置信,“陛下所說為民請命的好官,歷朝歷代都有,如包拯,如狄仁杰?!?
“他們不種地不下鄉,難不成影響他們成為一位好官了?陛下這番說辭,實在是錯……”
“唉,怎么會如此,怎么會如此!”
兩人一時間都有些難以接受。
實在是翰林院中學子,都是從五湖四海一路科舉殺上來的天才,每一個到了地方,都是神童一般的存在。
這樣的人才,竟然被派去種地,這可是他們在自己老家,都沒有經受過的待遇。
讓原本讀書治國的人去種地,這豈不是南轅北轍嗎?
齊德越想越氣憤,忍不住一捶桌子,道:“我要上諫,天下之事分工明確,讀書人自該做讀書人該做的事情,農民也只該做一個農民,哪里能夠互相混淆?”
“長此以往,農不農,學不學,大明危矣!危矣!”
他正說著,黃子澄已經到了,推門而入。
黃子澄一進門,就看見劉三吾頭上裹著的絲巾,神色頓時一變,急忙上前來:“老翰林,你這是怎么回事?莫非是摔傷了?”
“老夫無事?!?
見黃子澄來,劉三吾便又將事情復述一遍。
黃子澄聽完,神色異常難看,怒道:“這……這簡直是胡來!”
“先不提百家邪說有何種資格推行天下,就說翰林學子,哪一個不是世之翹楚?”
“他們苦讀圣賢書,天資卓絕,這才能夠年紀輕輕進入翰林院,想著為朝廷效力,為陛下盡忠?!?
“可現在陛下居然為了如此可笑的理由,要將這些才德兼備之人,都拒之門外?”
“老百姓種地耕田,讀書人治國安邦,這是自古以來就有的事情,怎么到了現在,居然要改變了。”
“自古以來,都是老百姓種地耕田供養讀書人的道理,哪里有讀書人種地耕田的先例?”
“讀書人都去種地耕田,那老百姓做什么?他們在家中看著嗎?”
“君子遠庖廚,陛下這樣的做法,實在是叫人寒心。”
“長此以往,還會有讀書人愿意刻苦讀書,為朝廷效力嗎?”
“我看,陛下是年老昏……
黃子澄話還沒出口,齊德急忙上手給捂住了他的嘴。
“子澄兄慎言,小心隔墻有耳!”
黃子澄這才哼了一聲,氣憤的坐下。
但他終究是忍不住心中所想,不得不一吐為快,直接就著盆中熱水,以手為筆,在桌上奮筆疾書。
“陛下定是年老昏聵,否則怎么會做出如此昏悖之事!”
“翰林院是什么地方?天底下學子夢寐以求的圣地,讀書人擠破腦袋都想要進入的殿堂?!?
“在這里,有著天底下一等一的讀書人,有著天底下最為聰明的腦袋。”
“他們原本應該出將入相,有著光明的未來,可現在,竟然淪落到去種地?”
“這難道不可笑嗎?難道不凄涼嗎?”
黃子澄寫完,看向兩人,示意也在桌上書寫,以防止隔墻有耳。
這辦法的確不錯,劉三吾心底早有怨言,此刻也是一吐為快。
“朝堂之上,老夫實在是沒有辦法,涼國公藍玉咄咄逼人,意欲置老夫于死地。”
“老夫心中雖然不愿,然陛下天威降臨,老夫心知再度反對,必定會遭逢殺身之禍?!?
“老夫性命事小,可天下學子未來事大,不得已,老夫只得領旨?!?
“如今看來,自從太子殿下薨逝之后,陛下是真的糊涂了,連這樣的事情,都能夠做出來?!?
一番發泄,劉三吾心情稍稍舒暢了些,積郁的愁緒少了許多。
他稍稍休息,手指沾了水,直接問道:“子澄,你一直籌謀的事情,辦的如何了?”
“殿下年富力強,可為太孫,你我更該努力,扶助殿下上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