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長安,寒風刺骨,白雪皚皚。那年,唐高祖武德七年,就是公元624年,正是這個嚴寒的季節,工部尚書武士彟府邸的一隅,迎來了一名不同尋常的嬰兒——她就是后來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
但這并不是一個喜慶的時刻。她的母親,楊氏,心中并沒有因這小生命的降臨而感到一絲絲歡愉。她所盼望的并不是一個女孩,而是一個可以為她帶來家族榮光、提高自己地位的男孩。命運偏偏讓她失望,連生兩胎,都是女孩。這股失望逐漸轉為冷漠,楊氏對這天使般的嬰兒少了幾分溫情。畢竟,在她眼中,這個小生命無法改變她身處武家的窘迫地位。
楊氏本是隋朝皇室的后代,她的父親楊達,是隋煬帝楊廣的堂兄,曾經擔任過納言,權勢一時。她的家族地位不容小覷,可她卻總是覺得命運對她不公。
楊氏的丈夫武士彟,最開始不過是一個木材商人,生意雖有些許起色,但與楊氏的家族相比起來,簡直是天差地別。不過,命運的安排卻讓這兩個看似不相干的人走到了一起。
隋煬帝好大喜功,喜歡大搞基本建設,到處修建離宮別館。大業元年,隋煬帝下令營建東都洛陽,楊達受命主持工程。就在那時,武士彟憑借自己在木材生意上的成功,認識了楊達。為了在這場大工程中分一杯羹,他親自備下厚禮,拜訪楊達。
武士彟的一番諂媚言辭,加上他外表的忠厚老實,很快贏得了楊家的好感。就這樣,本來屬于兩個世界的人,開始有了交集。富商與豪門的交往,漸漸成了理所當然的事。
隨著隋朝的滅亡,兩家的關系發生了逆轉。楊達一夜之間成了階下囚,而武士彟卻因在李淵起兵時的出力,被封為高官,晉升為新貴族。就在這一年,武士彟的妻子相里氏去世,他陷入了喪妻的悲痛之中。不久后,武士彟迎娶了楊達的女兒,楊氏,作為續弦。雖然這門婚事被外人稱為“義舉”,但楊氏那時已經沒有選擇的余地。她的父親已死于亂世,她也只能寄希望于這段婚姻帶來些許的庇護。
楊氏進入這個新家庭后,漸漸發現自己陷入了一個尷尬的境地。武士彟的兩個兒子——武元慶和武元爽——已經長大成人,對這個后母并不敬重。她的心中,時常充滿了孤獨與無助。她知道自己沒有兒子,若有一天丈夫老去,她將陷入極大的困境。她回想起自己的親戚,堂兄楊師道已成為唐高祖的桂陽公主的再婚丈夫,而她的侄女已經成為唐高祖第三子李元吉的妃子,自己卻依然只能在家中默默無聞。身為曾經的皇室后代,楊氏的心中,充滿了失望與惋惜。
于是,楊氏開始頻繁地讀佛經,默念佛祖的教誨。她將自己的一切寄托于佛法中。她相信,樂是夢,苦是諦,世間的一切都是短暫的、無常的,惡與苦才是永恒的存在。這些深奧的道理,似乎讓她的心稍微得到了些許安慰。然而,生活的無常,卻依然讓她感到深深的孤獨。
武士彟,作為唐朝初年的一位權貴,曾深得李淵的信任。李淵在隋朝末年的太原起義時,正是武士彟的支持和幫助,讓李淵能夠成功發動起義。李淵當上帝位后,武士彟的地位也逐漸水漲船高。即便如此,作為商人出身的武士彟,始終無法與那些關隴貴族同僚站在同一層級。
權力的游戲從來沒有簡單。唐朝建立后,李淵依賴的是關隴貴族的支持,而武士彟,雖然官至工部尚書,卻依然是一個商人出身的“微族”。他無法改變自己的身份。唐高祖李淵在武德八年將他派往揚州擔任大都督府長史,武士彟在唐初的權力的漩渦中,似乎是一個邊緣的存在。
歷史的風云變幻,又一次給了他機會。唐高祖李淵退位后,唐太宗李世民登基,開始了他的雄圖偉業。李世民十分倚重武士彟,尤其在唐太宗即位后的幾年里,便頻繁召他回朝。這讓武士彟對未來有了一點點期待。
但是僅僅過了一年,在唐太宗貞觀二年,武士彟再次被派往利州擔任都督,他隨即帶著妻兒離開了長安,開始了新的征途。
武士彟離開長安時,他的二女兒年僅四歲,正是無憂無慮的年紀,天真爛漫。對于這個女孩的童年,后來的史書上卻充斥著許多帶有迷信色彩的記載。人們說她生來不尋常,喜歡穿著男孩的衣服,喜歡玩弄父親的官服,仿佛她的每個舉動都預示著未來的不平凡。
有一個故事,來自《太平廣記》卷二二四的《譚賓錄》,它的內容如今看來更像是一種后來的神話加冕。故事講述的是武士彟剛到利州時,恰逢成都的名術士袁天綱經過。袁天綱此行是奉朝廷之命進京,而路過利州時,武士彟便邀請他到府中,為家人相面。
袁天綱一眼看出了楊氏的不同尋常,臉上浮現一絲驚異,低聲道:“夫人骨相非凡,必定生有貴子。”
楊氏的心里涌上一絲期待。隨即,袁天綱又轉向了兩個兒子,武元慶和武元爽,沉吟片刻后說:“這兩個孩子,雖然將來能成大官,但命運多舛,結局并不好。”
接著,袁天綱的目光轉向了長女——即后來的韓國夫人,表情有些復雜:“此女將來嫁的是達官貴人,但她的婚姻,注定要帶來一些不利的事情。”楊氏心里一緊,似乎不愿聽下去。接著,袁天綱的目光終于落在了她的二女兒身上——當時,武則天穿著男孩的衣服,奶娘正抱著她走過。
袁天綱微微一怔,眼睛一亮,緩緩說道:“這位郎君……神彩如龍,氣度非凡,眼神清明,頸項高挺,身姿如鳳凰。此相,必定大有作為。”接著,他似乎有些遲疑,輕聲補充道:“如果她是女孩,未來必定會做皇帝。”他說完,便轉身離去,留下一個迷一樣的預言。
這些話,放在今天看來,或許只是些封建迷信的虛言,可能也有后人為了塑造武則天的傳奇而加以渲染。但袁天綱的預言如同一顆深埋在心底的種子,不知不覺地生根發芽,影響了這個女孩的一生。
武則天童年并不像大多數女孩那般充滿嬉笑玩耍。她早早地體驗到了孤獨與寂寞,甚至在八歲那年,曾經在本州的皇澤寺當了一名沙彌尼,也就是小尼姑。楊氏或許是為了表示對佛祖的虔誠,或許是因多次失望后想通過佛祖祈求一個男孩,才作出了這樣的決定。關于她在寺中的歲月,史書中沒有詳細記載,只能推測,武則天的閱讀與修行,恐怕大多與佛經教義密切相關。
這段經歷,后來武則天成為皇帝后,從未提起過。也許,這段往事對于她來說,充滿了某種忌諱。可無論如何,這個小女孩在早年的孤寂中早早地學會了思考與忍耐,也正是這些歲月,成就了她日后的非凡膽略與智慧。
時光流轉,公元631年,武士彟因病被調任到荊州,年僅八歲的武則天便跟隨父母一起前往了江陵。公元634年秋,武士彟的哮喘病復發,越來越嚴重。終于有一天,他倒在床榻上,再也未能起身。
唐高祖李淵的駕崩傳到荊州時,武士彟的病情更是急劇惡化,最終在第二年五月去世。有人說,他因驚聞李淵的去世而悲痛成疾,甚至嘔血而亡。但更多的說法則是,武士彟的病只是舊病復發,他的死也與李淵的去世無關。
唐太宗李世民得知武士彟患病后,派遣名醫前去診治,但醫師因途中受阻未能及時趕到。李世民對武士彟的死,深感惋惜,認為他是忠誠的臣子,遂命令歸葬武士彟于文水,并委派李動負責喪事。
楊氏帶著三個女兒,護送著武士彟的靈樞,踏上了從荊州到文水的漫長旅程。一路上,悲傷的氣氛彌漫四周,但送葬隊伍中的楊氏婦女,并未因這場喪事而感到絲毫欣慰。即便葬禮儀式顯得十分隆重,但人們的眼神依然冷漠、疏遠。雖然和李淵關系匪淺,但是武士彟沒有得到像其他高官那樣的陪葬獻陵的榮譽,大家都知道他在唐朝的地位并不顯赫。
葬禮結束后,負責喪事的李動便再沒有出現。而這一切,武則天看在眼里,記在心中。她看到家道中落后的武士彟家,幾乎與那些底層百姓相似,自己也在這個過程中,開始接觸到生活的殘酷。比起她的同齡人,武則天的心智早早地成熟了。
送葬隊伍中,年僅十二歲的二女兒——武則天,身穿素衣,戴著孝帽,神情哀傷。盡管如此,她那如畫的容顏、憂郁的神情,依舊掩不住她與生俱來的美麗。周圍的人們不禁議論紛紛,而這些議論,終究也無可避免地傳入了一些有心人的耳中,并且給他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奪嫡
【古風群像+輕松搞笑+高甜寵妻】【有仇必報小驕女X腹黑病嬌九皇子】《與君歡》作者古言甜寵新作!又名《山河美人謀》。磕CP的皇帝、吃瓜的朝臣、大事小事都要彈劾一下的言官……古風爆笑群像,笑到停不下來!翻開本書,看悍婦和病嬌如何聯手撬動整個天下!未婚夫又渣又壞,還打算殺人滅口。葉嬌準備先下手為強,順便找個背鍋俠。本以為這個背鍋俠是個透明病弱的“活死人”,沒想到傳言害人,他明明是一個表里不一、心機深沉的九皇子。在葉嬌借九皇子之名懲治渣男后。李·真九皇子·策:“請小姐給個封口費吧。”葉嬌心虛:“你要多少?”李策:“一百兩。”葉嬌震驚,你怎么不去搶!!!
劍來(1-49冊)出版精校版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我陳平安,唯有一劍,可搬山,斷江,倒海,降妖,鎮魔,敕神,摘星,摧城,開天!我叫陳平安,平平安安的平安,我是一名劍客。走北俱蘆洲,問劍正陽山,赴大驪皇城,至蠻荒天下。斬大妖,了恩怨,會舊人,歸故鄉。刻字劍氣長城,陳平安再開青萍劍宗!
龍族Ⅰ:火之晨曦(修訂版)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騰訊視頻熱播中!人類歷史中,總是隱藏著驚人的秘密。在多數人所不知道的地方,人類與龍族的戰爭已經進行了幾千年。路明非的十八歲,在他最衰的那一刻,一扇通往未知國度的門轟然洞開。直升機如巨鳥般掠過南方小城的天空,在少年路明非的頭頂懸停。隱藏在歷史中的那場戰爭,就要重開大幕。歡迎來到……龍的國度!
麻衣神算子
爺爺教了我一身算命的本事,卻在我幫人算了三次命后,離開了我。從此之后,我不光給活人看命,還要給死人看,更要給……
龍族Ⅴ:悼亡者的歸來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騰訊視頻熱播中!熱血龍族,少年歸來!這是地獄中的魔王們相互撕咬。鐵劍和利爪撕裂空氣,留下霜凍和火焰的痕跡,血液剛剛飛濺出來,就被高溫化作血紅色的蒸汽,沖擊波在長長的走廊上來來去去,早已沒有任何完整的玻璃,連這座建筑物都搖搖欲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