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章 朱溫篡唐后被殺的預言

讖曰:

蕩蕩中原,莫御八牛。

泅水不滌,有血無頭。

頌曰:

一后二主盡升遐,四海茫茫總一家。

不但我生還殺我,回頭還有李兒花。

頌曰的第一、二句“一后二主盡升遐,四海茫茫總一家”,已然點明了唐室的滅亡。“升遐”即升天西歸之意,唐朝最后的一后二主,正是何后、昭宗以及昭宣帝。而滅亡唐朝之人,便是梁主朱溫,也就是朱全忠。

讖曰中的“蕩蕩中原,莫御八牛”,意即偌大的中原竟抵御不了“八牛”,八牛上下組合,正是“朱”字;“泅水不滌,有血無頭”,則暗指“溫”字。

黃巢之亂后,藩鎮之間的爭斗愈發激烈,甚至直接干涉朝政。其中,宣武節度使朱溫和河東節度使李克用最為驕橫,李克用還曾一度攻入長安。

昭宗繼僖宗之后即位,然而朝政卻受制于鳳翔節度使李茂貞和太監劉季述。宰相崔胤(yìn)為改變局面,召朱溫前來援助朝廷,結果朝中官員幾乎被誅殺殆盡。此后,整個朝廷完全被朱溫掌控,就連崔胤也遭朱溫殺害。

公元904年,朱溫請昭宗遷都洛陽。正月下旬,朱溫脅迫昭宗從長安出發,昭宗最終抵達東都御殿受朝,改元天祐,仍為公元904年。同時,改換陜州為興唐府,并授朱溫為護國、宣武、宣義、忠武四鎮節度使。

昭宗此時毫無主權,事事受到牽制,心中抑郁煩悶卻又無計可施。無奈之下,他封錢镠為越王,羅紹威為鄴王,期望他們能報恩勤王。

而李茂貞、李繼徽、李克用、劉仁恭、王建、楊行密等人則發布檄文,共同討伐朱溫,皆以復興唐室為口號。朱溫本欲攻打李茂貞,卻又顧慮昭宗英氣尚存,恐生變故,便打算廢去昭宗皇位,再與諸鎮開戰。

于是,朱溫派宦官李振到洛陽,與蔣玄暉、朱友恭、氏叔琮等人共同商議。這些人對朱溫唯命是從,全然不顧昭宗安危,想出了一條毒計。

公元904年的一個秋夜,昭宗宿于椒殿。蔣玄暉率領牙官史太等一百多人,前來叩宮門,謊稱有緊急軍情,需面奏皇帝。宮人裴貞剛一開門,史太等人便一擁而入。

裴貞見勢不妙,慌張質問:“若有急奏,何必帶這么多兵?”話未說完,她細嫩白皙的脖頸便挨了一刀,倒地身亡。

蔣玄暉在后面大喊:“至尊何在?”昭儀李漸榮打開窗戶,只見刀劍光芒閃爍,深知大事不妙,趕忙叫醒皇上。

此時昭宗也已驚醒,穿著睡衣光著腳,從寢室奔出。剛到寢室門口,便迎面遇上手持長刀的史太。昭宗明白來者不善,轉身便逃,卻發現門口已被堵住,只好繞著房間四處奔逃,史太在后面緊追不舍。

李漸榮見皇上處境危急,挺身而出,用身體護住皇上,試圖擋住史太的刀。刀未刺中昭宗,卻刺中了李漸榮。李漸榮倒地時高呼:“陛下快走!”

昭宗此時嚇得面如土色,只聽背后一聲“殺!”,隨后頸項一陣劇痛,兩眼一黑,便倒地死去。至此,“一后二主”中已死去一主。昭宗享年三十八歲,在位十六年。

何后聽聞外面人聲嘈雜,夾雜著廝殺之聲,慌亂中從屋內走出。看到手持刀劍的軍士和倒在地上的昭宗,她頓時六神無主,只得趴在地上向蔣玄暉求饒。蔣玄暉心生憐憫,放過了何后。

隨后,蔣玄暉對外謊稱是李漸榮、裴貞殺害了君主,接著假借詔命立輝王李祚為皇太子,改名李柷,監軍國事。次日,又假稱皇后旨意,令太子李柷在昭宗靈前即位。當時李柷年僅十三歲,即位后為昭宣帝,尊何后為皇太后。

時光流轉,又過一年,昭宣帝不敢改元,仍稱天祐二年。此時,朱溫已決意篡唐,計策既定,便派蔣玄暉邀請昭宗的兒子們到九曲池赴宴。宴會上,朱溫將諸王灌醉,隨后命武士將他們全部扼死,尸體投入九曲池中。

朱溫一心想當皇帝,不斷催促蔣玄暉讓昭宣帝行禪讓禮。然而,蔣玄暉認為此事不宜急于求成。偏偏宣徽副使王殷嫉妒蔣玄暉,在朱溫面前進讒言,朱溫愈發覺得蔣玄暉有問題。

何太后住在積善堂,得知朱溫要逼兒子讓位,生怕母子性命不保,于是暗中派宮人阿枚、阿度去找蔣玄暉,請求他在昭宣帝禪位后保全母子性命。

此事被王殷知曉,他便誣告蔣玄暉、柳璨、張廷范在積善堂夜宴,與太后焚香立誓要興復唐祚。朱溫遂令王殷捕殺蔣玄暉,而后進入積善堂殺了何太后。至此,“一后二主”中的“一后”命喪黃泉。

當時,外界輿論對朱溫極為不利,他不敢立刻篡位,此事又拖延一年。朱溫極為注重表面功夫,一面逼迫昭宣帝退位,一面又佯裝推辭。等到眾人再三勸進,朱溫才裝作不好意思的樣子穿上龍袍。

就這樣,唐朝二百八十九年的國運,在這半推半就之中被朱溫篡奪。昭宣帝被廢為濟陰王,遷居曹州,由朱溫派兵看守。又過一年,朱溫用毒酒將其毒死。至此,“一后二主盡升遐”。“四海茫茫總一家”,唐朝江山落入朱溫一家之手,然而朱溫并未一統天下。“不但我生還殺我”,此句預示著朱溫后來被兒子所殺之事。

朱溫篡唐后,改國號為梁,是為梁太祖,建都開封。梁的疆域僅涵蓋河南、山東、河北、陜西和湖北的一部分。

朱溫做皇帝已有十幾年,始終未立皇后。昭儀陳氏、李氏起初皆因美貌得寵,待姿色稍衰,便被打入冷宮。

朱溫有個養子叫朱友文,被封博王,頗具才藝,朱溫對他疼愛有加,甚至勝過親生兒子。朱溫遷都洛陽時,將汴梁交給朱友文管理。

朱友文的妻子王氏,容貌絕美,朱溫對她頗為欣賞,便以侍奉自己養病為由,召她到洛陽侍寢。王氏不僅不推辭,還極力奉承。纏綿之時,王氏提出希望朱溫將來將梁室江山傳給朱友文,朱溫欣然答應。

然而,有一個女人在暗中作梗,且存心要與王氏拼個你死我活。這個女人便是朱溫親生兒子朱友珪的妻子張氏。張氏同樣嬌艷動人,在王氏未入宮前,她是朱溫專寵的兒媳,常與朱溫親昵茍且。如今王氏得寵,張氏心懷怨恨,更何況王氏的要求可能使丈夫失去皇位。于是,她派人暗中窺探王氏的行蹤。

公元912年,一日,朱溫屏退左右侍從,單獨召王氏進入房間,神色隱秘地對她說:“我病入膏肓,恐怕難以痊愈。明日你前往東都,將友文召回,我要囑咐后事,不可延誤。”王氏聽聞,喜出望外,即刻啟程去傳遞消息。

然而,此事被人秘密告知了張氏。張氏聽聞后大驚失色,急忙去找朱友珪。

“官家要把皇位傳給友文,若等他們夫婦得志,我們恐怕都性命難保啊!”張氏一邊哭訴,一邊說道。

朱友珪也驚得目瞪口呆,正手足無措時,突然一人插話道:“哭有什么用?當務之急是先下手為強!”

朱友珪抬頭一看,原來是仆夫馮延諤。他怔怔地看了馮延諤半晌,突然靈機一動,拉著他進入密室,密談許久。

此時,崇政院派來的詔使已走進大廳。朱友珪出來接旨,卻得知自己被貶為萊州刺史。這一消息讓他更為驚駭。他勉強送走詔使,而后回到密室與馮延諤繼續商討對策。

朱友珪換上便服,悄悄潛入左龍虎軍營,與統軍韓勍(qíng)秘密商議。韓勍早已目睹諸多功臣宿將被朱溫誅殺,人人自危,心中惶惶不安。朱友珪的到來,正合他意。

韓勍率領牙兵五百人,跟隨朱友珪喬裝混入禁門,按照計劃分頭埋伏妥當。

待到夜深人靜,朱友珪帶頭沖破宮門,徑直沖入朱溫的寢室。宮內侍從聽聞有兵闖入,知道大事不妙,紛紛四散而逃。只剩下一位老者,聽到喧嘩聲,揭開蚊帳,匆忙披衣而出。見自己的兒子滿臉殺機地提劍而入,他頓時怒不可遏。

“你這逆子,悔不該當初沒殺了你!你竟敢造反,天理難容!”朱溫怒吼道。

“老賊,今日便要將你碎尸萬段!”朱友珪早已不把父親放在眼里。朱溫身上未帶武器,只得轉身狂奔。朱友珪緊追不舍,揮劍連刺朱溫腹部三次。朱溫年老多病,疲憊不堪,沒跑幾步便眼前一黑,頭暈目眩,摔倒在地。朱友珪上前一步,朱溫慘叫一聲,氣絕身亡,享年六十一歲。這正應了頌曰第三句“不但我生還殺我”的預言。

那么,頌曰的第四句“回頭還有李兒花”又是何意呢?

朱友珪殺父后,當了三年皇帝,后因政變失敗而自殺,梁末帝繼而即位。

當時,沙陀人李克用的兒子李存勖英銳雄武。梁末帝一直被李存勖擊敗,最終于公元923年,梁被李存勖所滅。

李存勖滅掉后梁后,改國號為唐,即唐莊宗。因莊宗姓李,國號為“唐”,所以被稱作“回頭李兒花”,盡管李存勖并非唐室宗室,而是沙陀人。

金圣嘆針對此象批注說:“這個預言所指的,是朱溫殺害了何皇后、昭宣帝以及昭宗,然后自己稱帝建立梁朝,這就是所謂的‘一后二主’。沒過多久,朱溫又被他的次子朱友珪所殺,這正好對應了頌語中第三句的意思。而李克用的兒子李存勖,為了替父親報仇,歷經無數戰役,最終滅掉了梁朝,之后將國號改為唐,建立了后唐,這便是頌語中第四句所表達的含義。”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岸区| 卢湾区| 泸定县| 张家港市| 翁源县| 孙吴县| 宝应县| 宁阳县| 含山县| 万荣县| 读书| 福泉市| 开平市| 庐江县| 巢湖市| 潜山县| 蒙阴县| 平顶山市| 都匀市| 巴东县| 金门县| 蒙山县| 闽清县| 郎溪县| 马公市| 成都市| 东港市| 封开县| 清水县| 陆良县| 大兴区| 锦屏县| 峨边| 永安市| 砀山县| 儋州市| 阿拉善左旗| 淮北市| 松江区| 沧州市| 苏尼特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