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此乃驅虎吞狼之計(求月票)
- 三國:挾曹操以令天子
- 天黑獨白
- 2006字
- 2025-03-29 21:23:28
“多少錢這也是你能問的?”張讓翻了一個白眼,“這董卓是個武夫,早年在羽林軍中任職,頗為勇武,擔任過廣武令,鎮壓過羌人叛亂,是個人才。
熹平元年,任并州刺史,和太原王氏并不太對付,被王允安排調任匈奴中郎將。”
“身為匈奴中郎將,駐扎在美稷這個苦寒之地【注:美稷就是后世的內蒙古準格爾旗】,董卓受不了這個苦,想要買個輕松的官,這才求到我這里。”
“啊,爹,兒子這個鹽監可不能賣他啊!一女不侍二夫,一個官位怎么能賣兩次?”
張奉急了,自己當初可是真金買的鹽監,這還沒撈多少呢,就又被干爹賣了?
“放你娘的屁!董卓買的是河東郡太守的位置。”
“爹,董卓也看上了鹽池之利了!那我這鹽監……”
張讓看著張奉委屈巴巴的樣子,忍不住嘆道:
“罷了罷了,董卓買官的錢,我分你一些,這鹽池我們鞭長莫及,能賺多少你就別強求了。”
張奉立刻眉開眼笑,跪拜道:“多謝爹!那林晦要怎么安排,此人做事伶俐,可以來洛陽幫爹做事……”
“林晦……不,你讓他繼續留在鹽池,我讓董卓護住林晦。”
張奉一愣,隨即恍然大悟:
“爹,此計甚妙!
如此一來,我們不僅賺了董卓的買官錢,還能占住鹽池,此乃驅虎吞狼之計!”
張讓悠然拿起酒樽,一飲而盡,眼神露出得意的神色:“就讓董卓和王氏去斗吧……”
……
河東郡。
鹽池。
中條山下,煙霧繚繞。
衛覬一身深色長袍,望著下面的鹽兵。
“林兄,我觀鹽兵軍容甚嚴,幾乎比得上邊軍之威,你從哪里發現的如此人才?”
衛覬手指著下面的薛超,轉頭問道。
林晦微微一笑,心情很不錯。
自從把家中二老接到鹽池,沒有了后顧之憂,全力開始安排薛超操練士兵。
隨著衛氏、裴氏、弘農楊氏三大家族都與林晦進行了鹽糧交易,鹽兵的訓練進度明顯加快。
再加上工匠們在林晦指點下,冶煉打造鐵器,如今的鹽池兵器庫也煥然一新。
兩千鹽兵,同時也是鹽丁,林晦將后世的五步曬鹽法拆分,提升了曬鹽效率。
李封一統計,發現食鹽的產量竟比往年翻了一倍。
不過林晦卻將此事埋在心中,讓李封嚴格保密,不準透露給外界。
現在自己雖然有了自保之力,但那也是針對范氏而言。
若是放眼天下,自己這兩千鹽兵,根本不夠看。
悶聲發大財才是最好的。
還有許多改良的手段可以用,食鹽的產量還可以再翻!
“衛兄,薛超之前不過是看守兵器庫的守衛,平民之中,亦有人才啊。”
林晦意有所指。
若是以前的衛覬,定然對林晦這番話嗤之以鼻。
沒有研讀過經義,算什么人才?
但是林晦讓他改變了想法。
自家的十名鐵匠,在自家煉鐵的時候,打造出的兵器,普普通通。
但是到了鹽池,在林晦的指點下,工匠們像是瘋了一樣,冶煉打造技術突飛猛進,出產的兵器比在衛家打造的要鋒利許多!
同樣的工匠,同樣的鐵礦,打造出來的兵器,質量怎會如此不同?
林晦告訴衛覬,說這是激發了工匠本身的天賦。
衛覬半信半疑,直到鹽丁們在短時間內成為一支紀律嚴明的鹽兵。
他相信了。
林晦比自己更有識人之明,也更會用人。
“對了,朝廷的詔令下來了,新任的河東太守是董卓,對于此事,你如何看?”衛覬話題一轉,臉上露出擔憂之色。
如今朝廷的詔令越發讓人不懂。
董卓之前是匈奴中郎將,不過一介武夫,如何擔任的起一方太守?
楊義好歹也是弘農楊氏的門生,董卓又是誰家的門生?
“董卓此人……沒見過,不好說,等他到了再說吧。”
林晦心中也有些無語。
朝廷的詔令下來前,張奉就給自己寫信,告訴自己洛陽發生的事情。
王允跑了,只把王允家抄了。
董卓要來河東當太守,是自己人。
張奉讓自己放心,替他守好鹽池,王氏來人也別怕,董卓會幫保護他的安全。
董卓會保護自己的安全嗎?
林晦暗自搖頭,董卓來當河東太守,就是為了以鹽利養私兵。
董卓后來之所以能夠進京,就是靠鹽池之利,養了五千精銳無比的私兵。
說起來,自己現在做的事情,和董卓差不多。
也是在用鹽利養私兵。
董卓來了之后,必定要插手鹽利,自己要提前做好應對……
……
范舉看著手中密信,眉頭緊皺。
“新任太守是董卓,如此一來,我們又得大出血了。”
其弟范赟雙手背后,“大哥,董卓此人是武將出身,為人豪爽,之前他擔任并州刺史時,我們就曾和他做過生意,應該好相處吧,我們怎么會大出血呢?”
“正因為此人豪爽,對待下人十分大方,所以我才擔心他胃口太大!”
“此話怎講?”
“哼,董卓不管到哪里,一直帶著五千私兵。
這五千私兵,都是從小月氏人、盧水胡人、羌人、漢人中選拔少年健勇,戰力極強,被稱作【湟中義從】。”
“如今董卓來河東,必然要帶這五千湟中義從,所耗費的糧草必定巨大。”
范赟恍然大悟,“所以他有可能會用鹽池之利來彌補軍需糧草?”
“不是有可能,是一定!”
“大哥,我想到了!”范赟突然臉上露出喜色,“林晦此賊最近一直用鹽換糧草,十分囂張,郡守和安邑縣令都不聞不問,如今董卓要來,不如我們把事情捅到董卓那里。
董卓本就想插手鹽池,我們送上如此好的機會,他定然會感激我們!
如此一來,我們便可坐收漁翁之利!
此乃驅虎吞狼之計也!”
范舉不可思議看著自家弟弟,之前提的都是餿主意,沒想到今天卻給了自己一個驚喜:
“你何時竟有此智?驅虎吞狼之計,甚好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