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絕非久居人下之輩
- 三國:挾曹操以令天子
- 天黑獨白
- 2155字
- 2025-03-13 13:02:23
罷了,既來之則安之,自己今天表現已經足夠顯眼,吸引了衛覬和裴茂這兩位名人的注意力。
自己也沒有幻想三言兩語,兩人就被自己征服,納頭就拜。
那是十年前的網絡小說位面才會出現的場景,自己現在可不奢望。
按照今日自己的觀潮,若是再露鋒芒,就成楊修了。
衛覬和裴茂絕不是傻子,自己過于賣弄聰明,只會招來殺身之禍。
有些事情點到為止,種下一粒種子,時機到了,自然開花結果。
不急。
王二狗殷勤的幫助林晦收拾起周圍的衛生來。
“林二郎,你可是大孝子,這種粗活我來干。”
林晦哭笑不得,“大孝子也是人,怎么干不了粗活?”
王二狗睜大眼睛,認真道:“那不一樣,大孝子以后都是做官的,怎么能干粗活呢?”
林晦反應過來,王二狗說的可能是舉孝廉。
東漢繼承西漢的選拔官員制度,通過地方推舉選拔兼具孝行和廉潔的人才。
這種制度時間一長,自然就被世家大族壟斷,平民百姓根本沒有孝廉的名額。
王二狗弄不清楚具體差別,只知道孝子都是人上人,日后要當大官,所以提前討好林晦。
東漢的老百姓雖然被教育排斥在門外,但也懂得趨利避害,應該巴結什么人,向什么人靠攏。
只有你贏了,他們才會跟著你。
身邊不少人聽到王二狗的話,也都紛紛湊了過來。
熱情的過來套近乎。
“二郎,我也姓林,我幫你接碗水……”
“林孝廉,你坐得舒服嗎,我這里茅草多,給你多墊一些……”
像是有了翻身的希望,紛紛釋放著自己的善意。
隱隱約約,把林晦看成了高一個階層的人物。
林晦心中大為觸動。
社會風氣的力量是十分強大的,底層老百姓同樣受影響,等級森嚴的意識,無時無刻滲透著所有人。
自己想要改變這一切,無疑是一條漫長的路。
但無論什么時代,你只要帶著他們不斷贏,那他們就會一直跟著你。
今天自己以平民之身,獲得衛覬和裴茂認可孝子之名,在王二狗這些百姓看來,就是一次小贏。
一次小贏,就足以讓他們釋放善意。
若是自己后續再贏下去,以小贏積大贏……
林晦心中慢慢有了自己的想法。
……
吃了干糧,走出鹽丁屋舍,天色已深,夜空繁星點點,空氣中飄來的咸味讓人精神一震。遠處中條山如同一頭睡著的巨獸,星光照射下的鹽池閃爍著迷人的光澤。
四周的岸邊不時傳來戰馬的嘶鳴聲、護鹽隊的怒斥聲。
似乎是有人逃跑了。
越來越多的鹽丁走出屋舍,伸長脖子,看向火把聚集處。
朱墨騎著戰馬,呼嘯而來,鞭子破空,高聲呼喊著:
“都給老子滾回去睡覺!再湊熱鬧老子抽死你們!”
有人似乎被鞭子抽到,哭爹喊娘。
林晦搖搖頭,高聲道:“諸位,我們回去休息吧,走了一整天,都累了,明日還要早起,睡飽覺,才能熬過去!”
離開生活已久的村子前來服役的鹽丁,要么家里沒錢,要么和里魁關系不好,性子大多軟弱。
再加上林晦今日以孝子大出風頭,眾人心中本來就有一絲敬畏,沒有任何反駁,都跟著林晦回到了屋舍之內。
王二狗看到這一幕,低聲道:
“看吧,林二郎,大家都信服你呢。”
“睡覺吧,別多想,明天估計會很累。”
“好的林二郎。”
……
逃跑的鹽丁被抓了回去。
衛覬眉頭緊皺:
“一次性來的鹽丁太多,若是沒有妥善安置,恐怕后續還有風波。”
新來的這群鹽丁還沒有開始干活,就有逃跑的,這可不是個好兆頭。
裴茂插回手中長劍,無所謂道:
“只要挺過今夜,等明日新鹽監來了,一切就和你伯儒兄無關。要發愁也是他張奉發愁,誰讓他貪得無厭,竟新征如此多的鹽丁。”
衛覬雙手背后,臉上露出悲傷之色,“郡守令竟如此兒戲,隨意征召鹽丁,每戶都出鹽丁,聞所未聞,分明是趁機盤剝百姓!”
裴茂臉色一沉,“郡守府中,糧倉虧空嚴重,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恰好張奉來了,只能趁機出此下策。”
衛覬長嘆一口氣,“這一道郡守府令下去,張奉撈取鹽利,郡守罰栗補虧空,各縣豪強招收流民,層層盤剝下去,百姓被吃干抹凈,當真好手段。”
“伯儒兄此言謬矣,一切罪責,皆是宦官操權導致。我們河東郡都算好的,聽聞洛陽的士族,都被張讓強占了百傾良田,奈何陛下寵信,無處申冤。
要我看,不出十年,天下必定生變,到時候不知道是誰會站出來力挽狂瀾,做那擎天之柱!”
裴茂語氣激動,但衛覬卻從中聽出了興奮之意。
“巨光兄,今日的范氏助孝,你怎么看?”
“范氏助孝……范氏現在野心大了,也敢妄圖染指士族名望,他們也配?”
汾陰范氏,如今掌管著鹽池三分之一的畦田,有一支三百人的部曲,平日負責維護整個鹽池的巡邏。
在朝廷看來,這三百人是有編的郡府兵,但實際上,兵餉全被郡守府吃了。
私下里,范氏靠三分之一的畦田養三百兵卒,上供一部分鹽利給現任太守和鹽監,維持著自己的勢力。
范氏老族長曾經是某一任太守的屬吏,這才抓住機會,拿到了這一份好差事。
等到其他士族發現,范氏已然坐大,有兵有錢有人罩,不好處理。
但新任鹽監明天到任,或許各方勢力都會有所反應。
“那你的意思是說,林晦此人,也是范氏家奴?”
裴茂搖搖頭:“我看不像,倒像是合作關系。
林晦此人,心性極強,絕不是久居人下之輩。”
說到這里,裴茂微微一笑,“伯儒兄起了愛才之心,不如把此人也招進安邑縣衙?”
“此人對于孝道頗有見地,言談舉止,不像農戶之子,倒像是出自名門大族,若能負責一縣教化,也是一件美事。”
衛覬直言不諱,表達了對林晦的欣賞。
裴茂沒有反駁,卻給衛覬提供了一個建議:“此子心性甚高,表面對我們禮數做全,眼神里卻沒有絲毫敬畏,還需要磨一磨性子才能用。”
“璞玉也需要打磨,巨光兄所言極是,那就暫且讓他磨礪幾天,等他受不了鹽池之苦,再出面招攬。”
“如此甚妙。”裴茂撫掌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