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1.2 如何標識時間?

時間是物理學中七個基本物理量之一。5其他物理量都可以通過工具或者實驗的方法測量,只有時間無法被測量,日常使用的鐘表之類的計時器,只能算是時間的同步器,它們測量的并非時間本身。原因在于,時間單位不是通過測量得來的,而是通過計算得出的。時間的國際標準單位為秒。一秒的最初定義是一天(指平太陽日)的1/(24: 60: 60)的時間。后來有了更科學的定義,即以艷-133原子基態的兩個超精細能級之間躍遷所對應輻射的9,192,631,770個周期的持續時間為一秒。6因此,標識時間就變得非常困難,至少不像長度、質量、電流、溫度等那么容易被測量。

那么,過去人們是怎樣標識時間的呢?中國古代哲學家用“五行”理論來說明世界萬物的形成及其相互關系,當然也嘗試過用它們來標識時間。所謂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種基本元素,用于對世間萬事萬物進行取象比類。這五種基本元素都曾被古人用來標識時間。

古代把銅的合金叫作“金”,包括青銅、黃銅和紅銅。如果沒有強調指的是黃金,古人說的“金”,指的就是銅。在特定的場合,“金”專指銅鑼。所謂“鳴金收兵”,意思就是敲鑼撤兵。古人也用敲鑼的方式來報時,巡夜的更夫敲幾聲鑼,就代表是幾更天。一夜分為五更,每更是一個時辰,相當于現在的兩個小時。在人口眾多的都市,鑼聲傳播的距離太近,不能滿足大范圍報時的需求,人們就用撞鐘來代替。現在很多城市仍然保留著古人報時的建筑——鐘鼓樓。

作為報時工具的“木”,一般是指梆子。梆子是用木頭或竹筒做成的一種響器,配合銅鑼一起使用。更夫用敲梆子來報點,一個時辰分為五點,每點相當于現在的24分鐘。我們現在還保留著用“點”表示時間的習慣,只是其時間長度發生了變化。現在的“點”等同于半個時辰,也就是一個小時。在都市里,古人就通過擊鼓來報時,鐘鼓樓都建得比較高,可以讓晨鐘暮鼓傳播得更加悠遠。

可是,巡夜的更夫也好,鐘鼓樓的執事也好,他們是從何知曉時間的呢?這就涉及另一種用“水”來計時的工具了。古人發明了一種用盛水的銅壺以滴漏的方式來計時的工具,叫作漏刻。漏,是指帶孔的壺。盛滿水的壺以滴漏的形式,把水漏到受水壺里,受水壺的水位就會不斷升高,并帶動浮標上升。受水壺的壺壁上帶有刻箭,刻箭上標有刻度,浮標指示的刻度就是當下的時間。漏刻的優勢是永不疲倦,可以不分晝夜地計時。我們常用“時光流逝”來形容時間過得很快,其實就來源于漏刻計時。有了刻箭這把標尺,計時就更加精確了。

漏刻用水作為計時的載體,是有天然缺陷的。尤其是在我國的北方,寒冷干燥的氣候會導致水結冰、蒸發,嚴重地制約了漏刻的使用。于是,使用“土”計時的方式就誕生了,也就是沙漏。沙漏又叫沙鐘,其制作原理與漏刻計時大體相同,它是根據流沙從一個容器漏到另一個容器的過程來計量時間的。沙子既不會結冰,又不會蒸發,用沙子作載體比用水更具有優勢。

尋常百姓家是用不起漏刻或者沙漏的。他們的時間觀念主要來自兩個途徑,一個是聽聲,另一個是看天,所謂雞鳴五鼓或是日上三竿,就相當于人們日常作息的報時了。如果想要更精確一點的計時,古人就會用燃香法,也就是用“火”來計時。通常所說的“一炷香的工夫”,大約就是半個小時。

不管用金木水火土任何一種方式計時,都繞不開一個問題,就是如何授時。也就是如何確定初始時間,以及如何矯正時間的誤差。古人主要靠圭表和日暑來輔助和修正授時。圭表和日暑的計時原理,是通過測量太陽光下影子的長度或者角度來計時的。

測量正午時刻標桿影子長短的工具叫作圭表。這根標桿叫作“表”。“為人師表”“表率”中的“表”,本義指的就是這根標桿。圭表還包括一塊南北方向平放著的帶有刻度的平板,叫作“圭”,是用來測量表影長度的。“圭”是很古老的象形字,最早出現在商周時期的金文中。圭上有刻度,表影最短的那條線是夏至,最長的那條線是冬至,兩者之間按二十四節氣等分。圭的材質一般是銅。前面已經說過,過去把銅稱為金。所以,古訓“一寸光陰一寸金”,正是來源于此。人們很早就已經懂得用長度來標識時間了。

圭表是二十四節氣的計時工具,時間范圍太過粗略,要想計時精確一些,就得用到日暑。日暑的底座是個傾斜的圓盤,中間插一根垂直于圓盤的時針。圓盤被平分為十二等份,并用十二地支分別標識出來,每一份對應一個時辰,也就是兩個小時,這樣一天就是十二個時辰。一個時辰再分八個格子,每個格子就是一刻,也就是15分鐘。時刻時刻,時是時,刻是刻,陽光下時針的影子落在哪里,就是幾時幾刻。可見,人們還會用角度來標識時間。

概括起來說,古代時間的標識方式無外乎兩種:一種是把不可度量的時間轉化成可度量的長度,利用長度標尺的刻度來標識時間,比如圭表和漏刻;另一種是把不可測量的時間轉化成可測量的角度,利用圓盤上的角度來標識時間,比如日暑。

受此啟發,非線編輯軟件也使用長度和角度來標記影視工作中一些重要的數量關系。比如,軟件的時間線窗口就是采用長度標尺來表示時間的。在時間線窗口中,播放指針在標尺上的位置表示時刻,標尺上入點和出點間的距離表示時段,如圖1-1所示。有些非線編輯軟件中的時間標尺不止一條。比如在圖1-1中, EC標尺表示膠片的長度,加號前面的數值代表膠片長度的英尺數,加號后面的數值代表格數或幀數,EC時間碼直接用長度來標記時間;TC標尺上有時間碼,用冒號將其分隔成四段數字,從左到右依次是小時、分鐘、秒鐘和幀數。

在非線編輯軟件中,既然時間用長度來標識,那么就可以用角度去標識其他的屬性,比如聲音和畫面的屬性。用角度標識的聲音屬性叫聲像,英文名稱是“pan”,用于區分聲源所在的方位。“聲像調節”旋鈕也叫“pan”,用于調節該路聲源在空間中的分布。當往左調節旋鈕時,相當于把該路聲源放在聽音的左邊;當往右調節旋鈕時,相當于把該路聲源放在聽音的右邊。對于聲音的空間效果來說,聲像至關重要,它影響甚至決定了立體聲以及環繞立體聲聲場的形成。

用角度標識的畫面屬性叫色相,英文名稱是“hue”,表示畫面的顏色偏好。色相表現為色輪上的不同角度,色輪角度改變,色相也隨之改變。在圖1-2中,通過右窗格中的矢量觀測儀,可以查看左窗格中畫面的顏色偏向。通過矢量觀測儀可以觀察到左窗格中畫面的顏色分布不平衡,綠色的光斑明顯偏向YL(黃色)和R(紅色)之間,意味著左窗格中畫面的色相偏向橘黃,女孩的膚色也是杏黃色。如果通過色彩校正,使畫面的光斑偏向五點鐘方向,使之介于CY(青色)和B(藍色)之間,左窗格中畫面的色相就會偏向冷白,女孩的膚色也會變得更白凈一些。

圖1-1 非線編輯軟件時間線窗口中的時刻和時段

圖1-2 通過矢量觀測儀查看畫面顏色偏向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曲县| 宜兰市| 白朗县| 元谋县| 集贤县| 云安县| 碌曲县| 邹城市| 新营市| 寿宁县| 大足县| 石林| 郎溪县| 琼海市| 广宁县| 林芝县| 鹤峰县| 龙岩市| 永嘉县| 太仓市| 成武县| 古丈县| 绥宁县| 巴林左旗| 五峰| 炉霍县| 虹口区| 锡林郭勒盟| 开原市| 石家庄市| 乌兰察布市| 溧水县| 台中县| 揭阳市| 宿迁市| 罗江县| 苍山县| 彭山县| 资溪县| 鄂尔多斯市| 比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