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專業:人才培養的基本單位

人才的培養與成長有多重路徑和多種形式。對于絕大多數現代人的成長以及成才而言,專業是人才培養的基本單位。

一、 專業的概念

專業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概念,包含學科性專業、教育性專業和職業性專業三種含義。學科性專業是指一定科學領域或一門科學的專業分支;教育性專業是指培養專門人才的基本單位或組織形式;職業性專業是從社會分工、職業分類的角度來定義的,相對于普通職業的專門職業。這里的專業指的是教育性專業,特指高等教育中培養人才的基本單位。

業界對專業這一概念形成了多樣的界定。 《現代漢語詞典》中將“專業”定義為:“高等學校的一個系里或中等專業學校里,根據科學分工或生產部門的分工把學業分成的門類?!痹凇掇o海》中,“專業是高等學?;蛑械葘I學校根據社會分工需要而劃分的學業門類。” 《教育管理辭典》中對專業的定義與《辭?!分械囊恢?,并進一步指出各專業都有獨立的教學計劃,以體現本專業的培養目標和要求?!督逃筠o典》中,將專業定義為“高等教育培養學生的各個專門領域”,指出社會職業分工、學科分類、科學技術和文化發展狀況及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需要是專業劃分的依據。在潘懋元、王偉廉主編的《高等教育學》中,認為“專業是指課程的一種組織形式” 。在吳啟明、薛天翔主編的《高等教育學》中,“專業是指高校中根據學科分類和社會職業分工需要分門別類進行高深專門知識教與學活動的基本單位” 。在周川主編的《簡明高等教育學》中,“專業是高等學校根據社會專門職業分工和學科體系的內在邏輯而劃分的基本教育單位”,是依據確定的培養目標設置于高等學校(及其相應的教育機構)的教育基本單位或教育基本組織形式。

在上述對專業的既有界定中,多數界定共同指出了 “學科分類”“社會職業分工需求”是專業形成的基礎和劃分依據,一部分定義則強調專業是一個教育基本單位,另一部分則指出專業的主要構成要素包括培養目標和課程體系。綜合而言,可以將專業定義為:專業是高等學校根據學科分類和社會職業分工需求分門別類地以確定的培養目標和課程體系進行人才培養的教育基本單位。

二、 專業的基礎

專業的基礎主要包括專業的學科基礎、社會基礎、課程基礎、師資基礎等。這些基礎及其發展深遠影響著專業的形成、發展和變化。

(一) 專業的學科基礎

這里的學科分類是指按科學的性質而劃分的門類,指一定科學領域或一門科學的分支。專業的出現和演化是與學科的不斷分化和綜合密切相關的。 18世紀自然科學從哲學中分化出來后,出現了一系列學科門類。19世紀上半葉,自然科學的分化已經達到相當精確的程度。之后,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基礎學科不斷分化,相繼出現了二級、三級學科,同時,學科綜合的趨勢也大大增強,原有學科之間的交接部分產生了新的邊緣學科。20世紀30年代以來學科之間又出現了交叉的趨勢,這樣,大量的綜合學科、橫向學科、邊緣學科不斷產生,這些構成了新專業的學科基礎,推動了專業的發展和更替。

(二) 專業的社會基礎

社會分工和職業需要對從業者知識結構、能力和素質的不同需求,是專業設置的基礎。中世紀后的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由于社會分工不發達,大學的專業設置也極為單一。但四大傳統專業設置儼然受到不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對于四大傳統職業從業人員需求的影響。例如,貿易糾紛頻發導致對法律專業從業人員的迫切需求,是以法學著稱的博洛尼亞大學誕生的重要因素;因當時戰爭頻繁,需要救助的傷員增多,亟須懂得醫術的治病療傷的人員,在后來以醫學著稱的薩萊諾大學,以培養醫生為主要目標的醫科專業應運而生;巴黎大學前身是巴黎圣母院大主教學校,是教會為了培養高級僧侶和神職人員,在自己管轄的土地上建立起來的教會學校,以神學著名。 18世紀末,工業的發展促使整個社會結構發生了深刻變化,社會分工極大地提高了勞動生產率,一系列新興的產業應運而生,職業需求越來越專業化,很多專業不斷從原有的專業大類中分離出來,形成新的專業。大學的專業設置越來越多地受到新的社會分工和職業需求的影響。

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或者同一國家的不同歷史時期,專業不是固定不變的。專業的劃分以一定的社會分工為前提,又與一定的學科基礎相對應。由于專業形成的社會分工和學科基礎處在不斷的分化與綜合的過程中,因此,專業決不是一成不變的。首先,學科是專業的基礎,由于專業的學科基礎處在不斷發展之中,同一專業在不同時期往往具有不同的發展方向,專業的內容和發展方向要與學科的形成、發展相適應,專業需要隨著學科的發展不斷更新,以新的綜合和組合方式形成新的專業。其次,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不斷引起社會結構尤其是經濟結構的調整變化,進而引起對各類專門人才的需求。專業需要根據整個經濟社會動態系統的變化不斷調整發展,盡可能反映科學技術和現代生產發展的趨勢。

(三) 專業的課程基礎

人才培養是“專業”的實質所在,人才培養離不開專業的基本構成要素——培養目標和課程體系。首先,培養目標是專業的核心,它具體規定了各專業所要培養的人才應達到的基本素質和業務規格。其基本內容包括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專業能力以及身體方面的特殊要求和職業道德等。其次,專業中圍繞特定的人才培養目標形成課程體系。專業按照學科發展和分類以及社會職業分工需要選擇學習內容,形成系統化的知識體系,這種知識體系融于教與學活動系統中形成課程以及課程體系。教學活動將系統化、結構化的知識體系轉化為社會分工和社會職業需求的人才的知識結構、能力和素質,最終實現專業人才的培養。

(四) 專業的師資基礎

教師及其團隊是專業的重要條件,劃分為不同系統。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一段時期,大學教授劃分為教育部部聘教授和校聘教授,當時胡煥庸教授為唯一部聘教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一段時期,開始大學教授級別劃分,包括一級教授、二級教授和三級教授等,一級教授中的絕大多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即后來的中國科學院院士) 。 21世紀以來,大學教師劃分為不同級別,從高到低為一級教授、二級教授、三級教授、四級教授、五級副教授、六級副教授、七級副教授、八級講師、九級講師、助教、見習助教等。其中,一級教授相當于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有的學校如中國人民大學、中央民族大學等評定文科一級教授,這是各自學校意義上的文科一級教授。大學教師劃分為專職教師、兼職教師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喀喇沁旗| 望江县| 天等县| 台东市| 安陆市| 靖边县| 疏附县| 邯郸市| 商都县| 平度市| 荣成市| 丹棱县| 满城县| 莱芜市| 康保县| 开原市| 永修县| 阳江市| 宜章县| 田东县| 来安县| 达尔| 兴业县| 南陵县| 东乌珠穆沁旗| 固镇县| 韩城市| 济阳县| 高平市| 萝北县| 黄陵县| 望奎县| 云南省| 汪清县| 蒲江县| 南皮县| 东明县| 子洲县| 化德县| 无为县| 上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