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稻

原文

凡稻種最多。不粘者,禾曰秔,米曰粳。粘者,禾曰稌,米曰糯(南方無粘黍,酒皆糯米所為)。質本粳而晚收帶粘(俗名婺源光之類),不可為酒,只可為粥者,又一種性也。凡稻谷形有長芒、短芒(江南名長芒者曰瀏陽早,短芒者曰吉安早)、長粒、尖粒、圓頂、扁面不一,其中米色有雪白、牙黃、大赤、半紫、雜黑不一。

譯文

稻的種類最多。其中不黏的,禾名為秔,米名為粳。黏的,禾名為稌,米名為糯(南方沒有黏黍,釀酒都用糯米)。本來是粳米,因為收獲得晚而帶有黏性的(俗名“婺源光”之類),不能釀酒,只能做粥,又是一種稻。稻谷的外形有長芒、短芒(江南把長芒的叫作“瀏陽早”,短芒的叫作“吉安早”)、長粒、尖粒、圓頂、扁面等,其中米色有雪白、牙黃、大赤、半紫、雜黑等。

難點精講

①秔(jīng):同“粳”(jīng),黏性較小的稻。

②稌(tú):稻子,又特指糯稻。

原文

濕種之期,最早者春分以前,名為社種(遇天寒有凍死不生者),最遲者后于清明。凡播種,先以稻麥稿包浸數日,俟其生芽,撒于田中,生出寸許,其名曰秧。秧生三十日即拔起分栽。若田畝逢旱干、水溢,不可插秧。秧過期,老而長節,即栽于畝中,生谷數粒,結果而已。凡秧田,一畝所生秧,供移栽二十五畝。

譯文

從浸種的日期說,最早的在春分以前,名為社種(遇到天寒,會有凍死不生的情況),最遲的在清明以后。播種時,先用稻稈、麥稈把種子包起來,浸泡數日,等它生芽后,撒在田里,生出寸許高,就是秧了。秧長了三十日就要拔起來分別栽種。若是趕上干旱或者積水過多,就無法插秧。秧苗如果培育太久,老了就會長節,這時即便栽入田中,最后也只能長出幾粒谷子而已。一畝田中培育的秧苗,可以移栽到二十五畝田里。

難點精講

③社種:古時以立春、立秋后第五個戊日為春社或秋社,這里指在春社日浸種。

④清明:二十四節氣之一,公歷4月4—6日交節。

⑤稿:谷類植物的莖稈。

原文

凡秧既分栽后,早者七十日即收獲(粳有救公饑、喉下急,糯有金包銀之類,方語百千,不可殫述),最遲者歷夏及冬二百日方收獲。其冬季播種、仲夏即收者,則廣南之稻,地無霜雪故也。凡稻旬日失水,即愁旱干。夏種冬收之谷,必山間源水不絕之畝,其谷種亦耐久,其土脈亦寒,不催苗也。湖濱之田,待夏潦已過,六月方栽者,其秧立夏播種,撒藏高畝之上,以待時也。

譯文

秧苗分栽后,早的七十日即可收獲(粳米有“救公饑”“喉下急”,糯米有“金包銀”之類,各地叫法很多,列舉不完),最遲的要經過夏天到冬天,兩百天后才能收獲。廣南稻可以在冬季播種,到仲夏就能收獲了,因為那里氣候溫暖,沒有霜雪。稻田只要有十天缺水,就得擔心干旱。夏天播種、冬天收獲的稻谷,一定要選山間泉源不絕的田畝,這種稻谷生長周期長,土地也寒涼,不會催苗長得過快。湖濱的田畝,等夏天洪水過后,到六月才能栽種,秧苗要等到立夏才能播下,并且應該撒在高處的田畝上,為的是等待農時。

難點精講

⑥方語:方言。

⑦潦(lǎo):雨水過多,水淹。

原文

南方平原,田多一歲兩栽兩獲者,其再栽秧,俗名晚糯,非粳類也。六月刈初禾,耕治老膏田,插再生秧。其秧清明時已偕早秧撒布。早秧一日無水即死,此秧歷四、五兩月,任從烈日暵干無憂,此一異也。凡再植稻遇秋多晴,則汲灌?與稻相終始。農家勤苦,為春酒之需也。凡稻旬日失水則死期至,幻出旱稻?一種,粳而不粘者,即高山可插,又一異也。香稻一種,取其芳氣以供貴人,收實甚少,滋益全無,不足尚也。

譯文

南方平原的稻田,多是一年兩種兩收,第二次栽種的秧苗,俗名叫晚糯,不是粳米一類。六月割早稻后,翻耕稻茬田,以便再插晚稻秧。這些秧在清明時已經和早稻秧一起撒播下去了。早秧一天沒有水就會死,而這種秧經過四、五兩月,任由烈日暴曬也不必擔心,真是奇怪的事。晚稻遇到秋季連續晴日,就需要不斷汲水灌溉。農家勤苦,是為了到春天可以有米釀酒。一般的稻谷十天沒水就會死,而變化出的一種旱稻,粳而不黏,就是在高山上也可以插秧,又是一件奇怪的事。還有一種香稻,因有香氣而供給貴人,但是產量很低,也沒什么滋養價值,不提倡種植。

難點精講

⑧刈(yì):割。

⑨膏:菅生堂本(“菅本”)注疑當作“稿”。

⑩暵(hàn)干:曬干,使干枯。

?汲灌:汲水灌溉。

?幻出:變化出。旱稻:菅本、陶湘本(“陶本”)作“早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水县| 磐石市| 吉首市| 东兴市| 突泉县| 象州县| 锦屏县| 灌云县| 新源县| 沙洋县| 怀来县| 德江县| 伊金霍洛旗| 海原县| 镇远县| 泽普县| 义乌市| 九江县| 上犹县| 南乐县| 通州市| 通许县| 团风县| 杨浦区| 泰兴市| 温州市| 木兰县| 酉阳| 隆德县| 萍乡市| 鞍山市| 海淀区| 黑河市| 英德市| 福建省| 泉州市| 乌鲁木齐县| 隆昌县| 绥中县| 宣汉县| 镇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