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險社會中的刑法(第二版)
- 勞東燕
- 2018字
- 2025-03-28 09:42:41
序言
《風險社會中的刑法》自2015年出版至今已有八年,在獲得刑法學界關注的同時,也遭到一些批評。這些關注和批評于我而言,是莫大的鼓勵。無論是贊譽還是批評,都表明本書的相關研究及其結論被認真對待,有助于我對書中相應內容進行省視與反思。
值此再版之際,有必要對三個方面的問題作出說明。
首先,本書關注的核心命題是隨著風險社會的到來,刑法理論如何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化而作出適應性的調整。在相當程度上,本書更為關心刑法理論如何變化,盡管在有些部分對應當如何變化也表達了初步的立場。這意味著,本書對實然與應然之間是作明確界分的。從書中對刑法基本原理與基礎概念所經歷變化的描述或勾勒,并不能想當然地推導得出我對于這樣的變化是全盤贊同的。在當初出版本書時,由于對其中很多理論應當如何發展缺乏成熟的見解,故而論述的重心更多地放在變化如何發生以及為什么會發生的問題上,而對相關刑法理論應當如何選擇發展的方向做了留白式的處理。這樣的留白處理可能容易引起誤解,且在事實上成為引發諸多對我所主張的風險刑法理論的批評的肇因。
從早期的相關研究開始,我便意識到,刑法理論朝政策化、預防化方向的發展,一方面因其具有現實的社會基礎而表現出必然性的面向,另一方面,這樣的發展所蘊含的內在危險也一直是令人擔憂的。我在2007年發表的《公共政策與風險社會的刑法》 ( 《中國社會科學》 2007年第3期)一文中對此有過明確的表達。只是由于精力所限,在此后相當長的時間里,我對于如何控制預防主義刑法的危險未作進一步的探究。
其次,本書與我后續有關刑事政策與功能主義的研究之間存在緊密的內在關聯。可以說,本書與我后續的研究始終貫徹這樣一條主線,即刑法作為法律系統的組成部分如何合理地發揮其社會功能。這也使我的相應研究,即便涉及的是具體個罪的教義學構建,也往往立足于社會治理的角度來進行考慮。
如果承認刑法理論需要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化而做出適應性調整,則如何為刑法教義學體系與相關領域的理論發展錨定方向,并為這樣的調整提供方法論上的加工與支持,便是需要進一步探究的命題。基于此,在完成本書的研究之后,我花了頗多的時間與精力,思考在刑法教義學體系內部如何構筑能夠實現自我演變的發展機制。此方面的相關研究大體可分為兩個部分,即刑法解釋論層面如何完成方法論轉型與犯罪論體系層面如何實現理論性重構,以期為整個刑法體系的適應性調整提供必要的支持。有關刑法解釋的部分,相應研究成果已匯集在《功能主義的刑法解釋》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20年版)一書之中。在該書中,我力圖在推進刑法解釋論完成適應性調整的同時,就如何控制刑法解釋的功能化與實質化所蘊含的危險提供基本的框架。這也是對預防主義刑法的危險所作的回應。有關犯罪論體系的部分,目前尚有部分章節未完成,預計在未來兩年內可結集出版,初步考慮的書名是《功能主義的刑法體系》(或《功能主義的刑法理論》)。
最后,本書的新版相對于舊版所作的修改主要在于增加了四章內容,調整了個別章節的順序安排,同時對一些具體的論述做了相應的處理。舊版的不足之處在于,內容的完整度不夠,同時體系性上也有明顯的欠缺。這次修訂主要做了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增加了四章內容,分別是第三章“刑法體系應變性機制之構建”、第五章“風險刑法理論的檢視與省思”、第十一章“過失犯中預見可能性理論的反思與重構”,以及第十二章“過失犯理論重構的正當性論證與適用”。二是對個別章節的順序安排做了調整。將舊版中的第五章“事實因果與客觀的結果歸責”拆分為兩章,即新版中的第七章“事實因果與結果歸責的類型”與第八章“結果歸責理論的類型學展開”;同時,將舊版中涉及不法論主客觀之爭的章節與涉及未遂犯中著手理論的章節更換了前后順序。三是對一些章節的標題進行重新擬定,具體論述上也做了相應的處理,包括但不限于因立法或司法解釋有修改而做的調整。
修訂本書的想法始于2020年。疫情三年改變了很多,包括個人的心境,也延誤了對本書的修訂。好在疫情終于結束,修訂工作也終于告一段落。在此,要感謝我指導的博士生陶秋林與李昱在修訂過程中所提供的幫助。《漫長的季節》的主人公王響,對著經過的火車大喊“往前看,別回頭”。在某種意義上,這可能表達了時代的某種情緒。究我心底,卻并不喜歡這樣的人生態度。的確,回首過去,直面曾經的黑暗與創傷,不免讓人覺得痛苦。然而,遺忘或者塵封過去的苦難,當作從未發生一樣,雖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恢復元氣,卻也由于從不吸取教訓而容易重陷苦難。在同一個地方,一而再再而三地摔倒,無論是對于個人還是社會,都是莫大的悲劇。尤其是對于一個社會而言,缺乏必要的反省,或遲或早終究會因缺乏直面黑暗的勇氣而遭到反噬。社會中的黑暗之處,不會因為人們選擇不聽不看不說而自動地消失不見。這原是很簡單的一個道理。任何時候,直面黑暗都是走出黑暗的必要前提。有勇氣直面黑暗,同時在看清現實之后仍然心懷希望,并愿意為之做出努力,這是我對未來自己的一份期待。
勞東燕
2023年6月26日
-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含法律解釋)(2017年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簡明讀本
-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精裝版)
- 死刑證據控制的理論與實踐
- 職務犯罪預防與警示
- FBI破案術:美國聯邦警察教你無敵破案術(最新升級版)
-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理解與適用
- 判例刑法學(第二版)(上下卷)
- 刑法學(上)(第二版)
- 尖端醫療領域刑法理論及立法對策研究
- 上市公司刑事風控二十講:典型案例與防范要點
- 壟斷犯罪立法研究
- 刑法學(下)(第二版)
- “刑事一體化”視野中的刑事容隱法律體系研究
-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實用版)(根據修正案十修訂)(201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