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8.黃金丨法幣丨比特幣丨元貨幣

如果價值無法得以流轉,那么經濟就會陷入停滯;如果沒有合適的交易媒介,社會的無謂消耗就會增大。所以,人類一直在探尋最優的資產媒介,來讓價值持續流通。

在人類原始時期,由于生產力低下,生產資料十分簡單,如果一個人想要得到另一個人的東西,他會采用“物物交換”的直接貿易方式。打個比方,我養了一只羊,但我想吃蘋果;你剛好種了一棵蘋果樹,我就用一只羊去換你的100個蘋果。這是人類社會原始時期“以物易物”的體現。

但隨著交換規模的擴大,物物交換變得十分麻煩且受限。比如今天你想用羊肉換蘋果,但對方不想吃羊肉,而是想吃牛肉,那么交換就無法達成;也可能后來這個人又想要吃羊肉了,回來找你,但你的羊肉早已賣掉了。這是物物交換因需求不匹配,以及時間不匹配而造成的一種結果。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一般等價物”應運而生。

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蘇美爾人發明了“麥元”制度,即將固定量的大麥谷粒作為通用單位,來衡量和交換其他貨物,大麥也成了最早的系統化的資產媒介。當時最普遍的單位是“席拉”,約等于一升。但“麥元”有個很大的缺點,即大麥的儲存和運送存在局限性,同理還有貝殼、布帛這樣的資產媒介,它們都曾是人類歷史上的一般等價物,但最后因為商品交換進一步擴大,在流轉和使用中存在著很大損耗,也不適合長時間存儲,所以退出了歷史舞臺。

此后,不同地區的人類文明幾乎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同一種資產媒介——黃金和白銀。作為貴金屬,黃金和白銀都具有稀缺性、穩定性和延展性,它們不易腐壞,而且易切割。馬克思曾說過一句很著名的話:金銀天然不是貨幣,但貨幣天然是金銀。這也從側面說明了金銀本身是具有作為人類資產媒介的屬性的。

另外,作為人類歷史上重要的資產媒介,黃金和白銀本身都是有使用價值的,而且因為其稀缺性,黃金和白銀成了承載信用的物品。不過,黃金和白銀也不是完美的,它們的局限性體現在不易攜帶和不易衡量。每一次黃金交易,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成本在支付環節,這便降低了交易效率。隨著商業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又出現了一種全新的資產媒介,也是人類歷史迄今為止最重要的一種資產媒介:法定貨幣,或者說法幣。

法幣的發展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鑄幣階段”。金屬冶煉技術的出現與發展是鑄幣廣泛使用的前提,鑄幣具有價值穩定、易于分割、便于儲存等優點。

第二個階段是“紙幣階段”。在商業貿易高度發達的宋朝,官方便發行了紙質貨幣——交子,這也是現代紙幣的雛形。同時,像早期的商業票據、銀行券等,也都是“紙幣階段”的產物。

第三個階段是“數字貨幣階段”。20世紀后,隨著科技發展,貨幣也不斷朝著數字化演化,信用卡、借記卡、記賬卡等交易工具出現,貨幣開始走向無實物的數字化。如今支付寶、微信支付已經成了我們日常生活交易的主要方式。

作為現代國家發行的貨幣,法幣本身沒有內在價值,也不代表實質商品或貨物,發行者也沒有將貨幣兌現為實物的義務。它只依靠政府的法令使其成為合法的貨幣。法定貨幣本質上是一種“信用貨幣”,由主權國家進行信用背書,賦予其流通價值。在這種信用體系中,國家屬于債務人,作為債權人的我們被取消了向國家的追索權,但國家以法律和強制力保證其在交換中被接受。

在布雷頓森林體系生效期間,全球的各類貨幣依托于美國信用;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后,美元與黃金脫鉤,貨幣則完全由各國政府自身的信用承載。

法幣有其自身的優點:易識別、持久性、便攜性、防盜性等。法幣依靠發行者控制發行量來維持價值。事實上,各個國家常常因為各種原因印發超量貨幣,比如為了短期繁榮、促進經濟發展,或者是為了穩定社會、降低失業率,也可能是為了渡過經濟危機,減少經濟波動。超量印發貨幣會導致通貨膨脹,導致個體擁有的資產縮水。

法幣避免不了“通貨膨脹”的陷阱,一旦國家沒有守住應該遵守的“信用”,濫發貨幣,最終承擔后果的還是持有資產的個體。

在人類鑄幣史上,大多數發行貨幣的政府,都有很大動機去多發貨幣,透支貨幣的信用,導致惡性膨脹,引發經濟危機。這主要還是因為在法定貨幣這一資產媒介體系中,起作用的是一個“中心化”的記賬本。

人類需要解決法定貨幣的缺陷,同時還能保有貨幣功能的資產媒介,這種資產媒介要能夠去除貨幣發行的中心化問題,創造一個不會無限超發、透明可追溯的貨幣體系,并且可以在沒有第三方機構信用背書的情況下實現價值流通,比特幣(bitcoin)應運而生。比特幣出現的年份,剛好是全球飽受金融危機折磨的時候,那時很多人對法定貨幣下的中心化記賬體系越來越失望,疑慮也越來越深。

比特幣有以下特點。

(1)總量恒定,可以無限被分割——不會因為超發貨幣而導致個體貨幣貶值。

(2)點對點分散交易——去中心化,無須第三方信用背書。

(3)透明可追溯——公平公開。

(4)無法篡改和復制——不會有假幣問題。

(5)匿名交易——最大限度保護隱私。

它與法定貨幣不同,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而是依據特定算法,通過計算產生。比特幣系統基于P2P(peer-to-peer lending,個人對個人)通信網絡、非對稱性加密算法、分布式數據庫及以巨大算力作為運轉成本的工作量證明共識機制,可以在全球任意時間、地點進行安全可靠的、點對點的、極低成本的即時傳輸。

比特幣的設計特點解決了傳統貨幣存在的許多問題,但比特幣不是完美的,它解決了法定貨幣存在的問題的同時,自身也存在著許多缺陷,如市場容量小、流動性不足、容易被操控、交易費用高、處理能力弱、波動性大等缺點,都極大地限制了比特幣作為資產媒介的普及和流動。

當下比特幣更像一種實驗貨幣,它是數字化貨幣的雛形,但絕不是終點。不過,比特幣的出現及其背后的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必然會推動資產媒介的變革。

那么,人類能找到一種完美的貨幣,來解決傳統貨幣存在的缺陷嗎?元資產的出現給了我們希望。在未來的元宇宙中,基于元資產可能會出現一種全新的交易媒介:元貨幣。

什么是元貨幣?可以這么理解,元貨幣是在比特幣基礎上進行優化的加密貨幣,它保留了比特幣的去中心化的優點,同時也彌補了比特幣難以流通的缺陷。元貨幣并不是單一的一個幣種,它是由一個又一個不同的垂直性貨幣合約組合構成的統稱,這些元貨幣集合起來會成為統一的金融基石,分散開來又各具功能,同時這些元貨幣彼此之間可以在同一時間完成市場兌換。

元貨幣的底層邏輯依舊是區塊鏈技術,并通過智能合約及DAPP(Decentralized Application,去中心化應用)等方式,來保障元貨幣能夠完成它的合約功能及交易使命。

元貨幣擁有貨幣的基本職能:

(1)交易媒介——它是一種商品交易的中間媒介;

(2)價值度量——有自己的價值單位,具有貨幣的可分割性;

(3)價值儲藏——能把價值換成元貨幣進行儲存,可隨時隨地進行使用。

同時,元貨幣也有一些傳統貨幣所沒有的特點:

(1)去中心化——基于區塊鏈技術實現的去中心化;

(2)智能合約——基于數字協議開發出來的智能合約;

(3)多元貨幣——并非某一固定貨幣,而是多種貨幣的集合;

(4)具備功能——除了具有貨幣基本職能,還帶有功能屬性;

(5)錨定主體——貨幣錨定的是發行者主體,不一定是國家;

(6)獨立自由——一旦發行,沒有誰可以將其凍結;

(7)無界限流通——可以在全世界范圍無界限流通。

元貨幣或許是人類社會資產媒介發展的更高形態。元貨幣的出現大概率將讓貨幣重新回歸它應有的本質,讓人們重拾對資產媒介的信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山县| 武川县| 同江市| 中牟县| 搜索| 洪雅县| 仪征市| 皋兰县| 高淳县| 郁南县| 房山区| 花莲县| 长阳| 独山县| 女性| 交口县| 广饶县| 旬阳县| 汶川县| 四会市| 清流县| 高唐县| 潜山县| 金山区| 永宁县| 翁牛特旗| 深州市| 天祝| 英吉沙县| 宕昌县| 尉犁县| 炉霍县| 自治县| 当涂县| 阿拉尔市| 定日县| 岳阳县| 鄂尔多斯市| 英德市| 城口县| 额济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