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爹您這治國的水平,還不如我這個四歲小孩
- 崇禎五年:開局就喊大明要亡了
- 太子何故造反
- 2084字
- 2025-03-08 06:27:58
朱由檢對朱慈烺的輕視是有道理的。
正如周氏想的那樣,這樣的題目,便是進士來了,都會有些棘手。
不過作為讀了那么多年書的進士,要想回答這樣的問題,倒也算不上是很難。
反正……幾句孔孟之道的政治正確的話,填上去,這不就跟你高考作文的議論文一樣,隨隨便便都能把八百字給填滿。
只是,身為進士,你肯定不能僅僅只滿足于此。
你還得給文章整體潤色一下。
使得你這篇文章,從文風上,顯得跟別的人的不一樣。
別人讀了你的文章,會使得對方覺得你的文章更加地富有感染力,說服力更強。
這才是一名進士最起碼的應有的水平。
如果要拿朱慈烺去跟一名進士比,那朱慈烺肯定是不可能比得過大明的進士的。
不過他年紀還小,因此,不需要文章多么地出眾,只需要道理能夠講得通就好。
然后朱慈烺僅僅只是思索了五秒鐘都不到,便立即抬頭回道:“爹你所指的士習不端,指的是什么?”
“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你指的,應當是現如今的官員,喜歡錢財,勝過任何東西?”
“以至于我大明如今的朝堂之上,幾乎人人愛財,人人貪腐。”
只見朱由檢便道:“我指的正是這個!你能有什么法子,可以立刻糾正這些陋習?”
朱慈烺便道:“兒臣能有什么方法,當年太祖朱元璋殺了那么多人,都沒能讓那些貪官收手。”
“若是兒臣說自己有法子,那不就等同于是欺君。”
“而且,這豈不是說,兒臣比太祖還厲害了?”
朱由檢想了想,好像也是。
可他很快便又說道:“爹如今正考你呢。知道便是知道,不知道,便是不知道,別拉出太祖皇帝出來給你當擋箭牌。”
“而且說起來……你是如何知道太祖皇帝殺了很多人的?”
很多人就連自己祖父所做出的事跡,都未必能夠清楚地知道。
你更別說隔著如今已經有了二百多年的朱元璋的事跡了。
雖說可能很多人讀書學習的第一件事,就是先認家譜。
可朱由檢也不記得自己曾有跟對方說過太祖的事。
朱慈烺便道:“這都不重要,爹你不要擅自岔開話題,我還得答題呢。”
朱由檢:“……”
朱由檢如今只想打他一頓。
回道:“你不是說,你沒有法子?”
朱慈烺便道:“我是說了,我沒有法子。可我以為,爹你想要糾正士習,而且是立刻糾正,這想法從一開始就是錯的。”
周氏也好奇地看著朱慈烺。
只能說今日朱慈烺的表現,太過于驚人了。
朱慈烺接著說道:“爹你清楚,大明如今有多少貪官?”
朱由檢被朱慈烺問得說不出話來。
畢竟這貪官有多少,誰知道?
可很快朱由檢便甩了甩袖子,輕斥道:“你不明白如今的大明的國勢人情,如若不能立刻矯枉振頹,太平何日可望?”
朱慈烺也是道:“那也不能像爹您這樣蠻干。”
“兒臣猜測,如今的大明朝堂,不貪的官員,猶如鳳毛麟角。”
“若是讓朝臣一排排地站著,爹您拿出一把弓出來,我給爹您遞上一支箭。”
“爹您蒙著眼睛,就朝著他們射上一箭。”
“如若是誰被射死了,兒臣覺得,都不會有一個是死得冤枉的。”
“這便是如今大明的貪腐的情況。”
“所以爹您想要立刻糾正士習,除非把他們全都射殺了。”
“否則……你不可能糾正得了。”
只見朱由檢也是問道:“你是如何得知,隨便殺一個,都沒有冤枉的?”
朱慈烺便道:“因為想想都知道,如今這世道,你不貪腐,你能當官嗎?你能當得上大官嗎?你那些不貪的官員,不向魏忠賢行賄的官員,憑什么你能當官,甚至是身居要職,成為內閣首輔?”
朱由檢便道:“可現如今,魏忠賢已經不在了,內閣首輔,也早已換人,我觀如今朝堂之上,也不是毫無清廉之人。”
朱慈烺便道:“這一個兩個的,頂什么用。而且太祖朱元璋已經給了我們答案,就算是砍頭,官員們也要貪,這是阻止不了的。”
朱由檢見朱慈烺又提到了太祖,便是道:“那按你的意思,這就不用去管了?那這天下,還如何太平?”
朱慈烺便道:“糾正士習這種事,不能急于一時。爹您可曾聽說過千金市馬的故事?”
這突然又提到了‘千金市馬’,這讓朱由檢開始急躁了起來。
只見朱由檢回道:“我自然聽說過。這又與‘千金市骨’何干?”
朱慈烺便道:“要想糾正士習,可以使用‘千金市骨’的辦法。其實古往今來,導人向善的辦法,無非就是做好獎懲,對好的,就要褒獎,對壞的,就要懲罰。”
“把好的那些人,都提拔上來,把壞的那些人,都讓他們遠離朝廷,甚至是罷了他們的官,這樣一年年下來,自然也就能讓清廉之人,都充滿整個朝堂。”
“就如同魏忠賢把持朝政時,也不是一上來,就全是閹黨,全都是附和魏忠賢的人。”
“魏忠賢也是依靠一年年,不停地打壓異己,最后才使得即便是內閣首輔,大明從上到下,全都是他的人。”
“魏忠賢讓朝堂全都聽他的,都尚且需要花費那么多年。”
“現如今要逆轉這個過程,自然也需要不少于那樣的時間。”
說完了以后,只見朱慈烺又可惜道:“其實……爹你在三年前做了一件非常非常錯的事。”
“那便是將韓一良革職為平民。”
“那本來是一個很好的,可以拿韓一良充當千里馬的馬骨的機會。”
“當初爹你若能大大地提拔韓一良,提拔像對方這樣的,清廉,不容易接受別人賄賂的人。”
“給他安排適合他當官的位置,以及賞賜他,那還何愁像對方那樣的清廉之人不自己聞聲而來?”
“韓一良可是爹您登基以來,第一個敢說出朝廷官員貪腐嚴重的人。”
“可爹你卻因為對方不敢說出行賄他之人的名字,結果就把對方給革職了。”
“兒臣說實話!爹您這治國的水平,還不如我這個四歲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