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未名湖》雜志創(chuàng)立并發(fā)售
- 導(dǎo)演1978:開局跟天仙媽相親
- 導(dǎo)演007
- 2144字
- 2025-04-03 00:03:30
北大,查劍英等人創(chuàng)辦的《未名湖》雜志因為有五四文學社的背書,再加上有辰東這個《牧馬人》的作者會在上面刊登一篇詩稿的噱頭,使得本來繁瑣的審批環(huán)節(jié),變得一路順暢,甚至學校還給予了大量支持;
于是,才開學的第二周星期三,《未名湖》雜志,便正式成立。
比歷史上早了足足大半年。
李茹是北大化學系的一名77級今年大二的學生,她不太喜歡小說,比如班上同學都贊不絕口的《牧馬人》,她看了就覺得‘一般’,但是她偏愛詩歌。
尤其是喜歡戴望舒的《雨巷》:我撐著油紙傘,獨自仿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
最近《牧馬人》的作者辰東要在他們北大一個新創(chuàng)的校園雜志上發(fā)表一篇詩歌的消息,早就如同颶風一樣席卷整個校園,甚至就連隔壁的清華園也都收到了風聲。
李茹當然也是知道這件事的。
且因為是她鐘愛的詩歌,李茹對于這一期《未名湖》的雜志也抱有很高的期待。
聽說今天《未名湖》正式成立并發(fā)刊,她剛一下課,就帶著同學小跑著來到了文學社這邊,因為學校批給《未名湖》雜志的辦公場所,就和五四文學社毗鄰。
“好多人啊?!?
李茹以為自己來的算是早的,結(jié)果到了地方之后才發(fā)現(xiàn),這里已經(jīng)排了很長的隊伍。
“怎么回事?好像根本沒動靜?!崩钊愕耐瑢W看著隊伍根本沒動,有些疑惑問道。
“聽說是雜志還沒到。”李茹也不清楚,但有前面到這的同學熱心的回答了一下。
“啊?那這要等到什么時候去?”李茹有些緊縮眉頭。
就在這時,一個蹬著三輪自行車的年輕人從遠處駛來,路過這條《未名湖》雜志門口這條長長的隊伍時,嘴里不停地招呼著:“讓一讓,讓一讓!”
大家不約而同的讓開一條路,但很快就有眼力好的同學注意到,這輛三輪自行車上載著的,正是他們苦等的第一期《未名湖》雜志。
當這消息傳開,原本就‘心浮氣躁’的隊伍,仿若一滴水掉進了滾燙的油鍋當中,討論聲和議論聲頓時紛至沓來。
“劉正云同志,你可總算來了。”
查劍英幾個在現(xiàn)場應(yīng)付‘群眾’的同志早已經(jīng)是焦頭爛額,看見劉正云終于拉來了一車雜志,他們也如釋重負的松了一口氣。
其實按照他們幾個‘創(chuàng)始人’的想法,是想在正式發(fā)售第一期雜志之前,先講兩句的。
但是看眼下這個趨勢,大家似乎也不想聽他們‘啰嗦’,所以還是直入主題——讓雜志上架吧。
很快,第一份《未名湖》雜志賣了出去。
那名買到雜志的同學本來就是沖著《牧馬人》的作者辰東的詩歌來的,自然拿到雜志的第一時間就找到了《理想》。
他開始先是默默地念: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點燃熄滅的燈;理想是燈,照亮前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念著念著,他整個人的精氣神像是被這首詩給點燃了一樣,竟慷慨激昂的朗誦了出來,不光如此,他還情不自禁的跟著手舞足蹈。
后面還在排隊的人,雖然提前聽到了這首詩的內(nèi)容,但沒有一人舍得離開,相反,這首《理想》遠遠超出了他們的預(yù)期,哪怕不是為了支持學校的校園雜志,就沖這首詩,也值得他們單獨買一份回去做珍藏了。
李茹終于也買到了一份雜志,然后她發(fā)現(xiàn),聽到和看到,又是一種不一樣的震撼。
她也如前面很多同學一樣,拿到雜志之后開始聲情并茂的朗誦起了這首《理想》。
“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絕處逢生。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偉大,有理想者就是一顆‘大寫的人’?!?
讀著讀著,李茹只覺得頭皮發(fā)麻,好像靈魂都在戰(zhàn)栗,但她清楚,那是因為自己在興奮,在激動。
就像當初讀戴望舒的《雨巷》一樣,她也曾經(jīng)有過同樣的感受。
同時,她也非常享受這種感受……
“請乘理想之馬,揮鞭從此起程;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陽正晴?!?
讀完最后一句,李茹依舊沉浸在這首詩帶給她的震撼與無限美好當中,久久不愿清醒,任由兩行清淚從臉頰滑落也不曾擦拭。
半響,她才意猶未盡的長嘆了一口氣,嘴里重復(fù)念道:
“真好,這首《理想》寫的真好,真好??!”
不到半個小時,陳耀東抄……啊呸,寫的這首《理想》,就以訊而不及掩耳之勢,迅速傳遍了整個北大校園。
甚至不光在北大學子之間流傳,就連不少老師也看了,而且全都贊不絕口。
乃至他們都不敢相信這樣一篇上佳的詩稿,竟然是從一個剛考上大學的新生筆下誕生的。
……
章德凝是1952年出生的燕京姑娘,同時,她也是76屆北大中文系畢業(yè)的學生,畢業(yè)后被分配到《人民文學》,從事編輯工作。
因為和母校的香火情,她當天就知道北大出了一首了不得的詩稿。
源于職業(yè)的敏感性,章德凝在知道這事過后的第一時間就匆匆趕來了北大,并且這會兒人都已經(jīng)出現(xiàn)在了《未名湖》雜志的特批教室。
查劍英負責接待。
“章學姐,您想采訪什么,我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謝謝啊查師妹,我這次代表《人民文學》過來,確實有一些問題想要了解一下?!?
“章學姐您請說。”
“我了解到,發(fā)表在你們《未名湖》雜志上的這首《理想》的作者叫辰東,他和《牧馬人》的作者辰東是同一個人嗎?”
“是的。”
“他是北大的?”
“不是。”
“那他為什么會在北大一個新創(chuàng)的校園雜志上發(fā)表他的詩稿呢?而且還是《理想》這樣一首質(zhì)量很高的作品?!?
章德凝說完覺得自己的話容易引起誤會,于是又解釋了一下:“當然我這樣說沒有貶低《未名湖》雜志的意思,只是從正常邏輯出發(fā),實事求是的分析一下原因,希望查師妹不要生氣!”
查劍英并不是那種小氣的人。
她反而很驕傲的說道:“因為陳耀東同志,哦,也就是辰東,他和我,還有我們《未名湖》的幾個創(chuàng)始人,都是要好的朋友!”
ps:求票!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