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古體字
- 從讀書破萬卷肝到萬界造化圣人
- 七卿六域
- 2132字
- 2025-04-07 07:37:00
“文衡天鑒考驗,現(xiàn)在開始!”
“所有人,取出文符,心神溝通?!?
伴隨著文衡院上空響起,如同玄樞閣一樣,略有幾分蒼老的聲音,這場三年一次的文衡天鑒聯(lián)考,正式開始。
文生們紛紛取出文符,微闔雙眼,手握文符,心神溝通。
秦銘跟著照做。
嘩——
整個文衡院上空,仿若有天幕罩下,宛若論道臺上的倒扣碗狀的青色氣體將文衡院完全罩住。
眼前的景色倏然變化,好似空間扭曲一般,接著就感覺自身縮小如一粒塵埃,正在朝著書頁中墜落。
再睜眼,先是一陣強光沖入眼簾,但雙目適應(yīng),一切都變了。
無數(shù)文字漂浮在上方,組建成了一方天穹。
身下則像是一頁頁書籍,放眼望去,看不到盡頭。
這里,是文衡天鑒?
意識幻境?
還是方才的那個文符,具有類似的傳送功能,連同身軀一起進入了文衡天鑒?
秦銘打量著自身,感應(yīng)著雙手真實的觸感。
不像是意識幻境,更像是身臨其中。
但......
【洞幽燭微】開啟,他便發(fā)現(xiàn),身體似乎又是意識虛幻而成的,所謂的觸感,也只是意識產(chǎn)生。
這般想著,他往前走了幾步,好似踩在湖面上,每一腳出去,都會蕩開圈圈漣漪。
走出腳下一頁,前方忽有白光凝聚,漸漸的,形成了一位身穿白色長衫的白發(fā)祥和老者。
“小友,準(zhǔn)備好了嗎?”老者笑著開口。
“好了?!鼻劂懝笆?。
梁元說過,文衡天鑒的考驗者,是位白衣長衫老者。
“好,那便開始了?!崩险咭琅f保持笑容。
“小友看好了,我只做一遍。”
只見得白色長袖輕輕揮舞,一縷文氣自袖中飛向上方蒼穹,好似穿針引線一般,在文字海洋中飛舞,直到串住十個文字飛落。
準(zhǔn)確說那不是文字,而是邊旁部首或者僅是撇捺。
并且,是極為活躍的邊旁部首,像是脫了水的魚兒一般,劇烈的跳動掙扎,欲要掙脫文氣化為的引線。
老者卻是渾然不顧,再次揮袖,那縷文氣一分為二,半邊依舊串著邊旁部首,另半邊則在邊旁部首之間游動,好像在尋找什么。
忽的,一個邊旁部首被單獨剝離出來,另半邊的文氣又化作困繩,死死捆住那個邊旁部首。
就像是上鉤的魚兒掙扎許久,終是耗盡了力氣,那個邊旁部首也是終于不怎么動彈,半縷文氣才將其松開,接著去尋找第二個部首,第三個......
當(dāng)剝離出五個邊旁部首和,那縷文氣也幾乎耗盡,虛弱暗淡。
好在,似乎已經(jīng)達成目標(biāo)。
五個邊旁部首組合到一起,成為了一個完整的文字。
秦銘不認識,但猜測那應(yīng)該是一種很復(fù)雜的古體文字。
“此字,為‘春’字。”
“一縷文氣,半炷香,組合出‘春’字的古體字,便算過關(guān)?!?
演示完畢,也不給思考時間,老者直接輕揮衣袖,就將十個邊旁部首驅(qū)散,回歸文字星辰。
同時,老者身側(cè),有半炷香開始燃燒,又有一縷文氣飛向了秦銘。
所以,這就是文衡天鑒?
抬眸望向文字天穹,秦銘大概理解,文衡天鑒真正的考驗是什么了。
用老者給的一縷文氣,組合成文字,看似簡單,實則卻是在考驗對文氣的掌控程度。
正常來說,圣賢書的參悟程度越高,能夠領(lǐng)悟的文氣越多,但真正能體現(xiàn)圣賢書領(lǐng)悟程度的是,文氣的掌控程度。
如孟學(xué)守御、策論之劍、語論共鳴等文法,文氣越多越強,可同等文氣之下,勝負的關(guān)鍵就在于文氣掌握程度了。
一縷文氣組合文字,其實就是類似孟學(xué)守御、策論之劍這樣的文法施展的文氣操控基礎(chǔ)。
老者先親身演示一遍,接著就是半炷香的考驗,尋常人確實很難通過這種方式一次就能領(lǐng)悟,唯有一定的基礎(chǔ),看出老者在做什么,再結(jié)合自身所學(xué),通過考驗。
這也是為何梁元會說,文衡層級,可以理解成文道境界,但不能真正當(dāng)成文道境界。
通過方才的觀察,秦銘發(fā)現(xiàn),大概有三處難點。
第一個,即是以一縷文氣飛入文字蒼穹,牽引邊旁部首落下。
第二個,以一縷文氣串住跳動如離水魚兒的文字。
第三個,則是真正考驗如何操控文氣施展文法,且是通過文衡天鑒提供的文氣。
而這,對于能夠推演文法的秦銘來說,自是沒有多少難度。
片刻思索,秦銘便分出心神,附著到那縷文氣上,文氣化為一縷流光,直沖文字之海。
不同于老者先前控制文氣如字海,目標(biāo)明確,很快就引下十個文字,秦銘控制的這縷好似大海中的一葉扁舟,迷失了方向,毫無規(guī)律的在無數(shù)文字中穿梭。
“這些文字......”
文字全都是古體,他不認識。
透過文氣,他隱隱有種直覺,若是能推演出什么,說不定能讓【讀書】進度增長。
半炷香不多,但足夠嘗試了。
于是,那縷文氣依舊在無數(shù)古體文字中游走,或是停頓,或是環(huán)繞。
同時,各種古體文字,邊旁部首銘記到他腦海中。
“先前老者凝聚的第一個古體字為‘春’字,用的是這幾種組合......”
秦銘推演古體字的方式很簡單,通過‘春’字,尋找規(guī)律。
當(dāng)然,僅一個‘春’字的古體字肯定是不夠的。
在臨近半炷香燃盡之時,他堪堪組合出來。
“恭喜小友?!?
“接下來為第二字?!?
白袍老者似乎只有一種和善笑容,當(dāng)秦銘組合出第一字時,說著早就預(yù)定好的話語,然后便開始了第二字的組合。
跟第一字差不多,先去字海中尋找部首,再以一縷文氣組合。
不同于第一字的是,第二字明顯更為復(fù)雜。
時間不變,文氣不變,文字復(fù)雜,難度提升。
“第二字為‘秋’字......”
秦銘繼續(xù)操控文氣,進入字海,先用大部分時間明記古體文字,再到最后時間組合文字。
第三字...第四字...第五字......
一直到第六字,秦銘臉上忽有笑容掠過。
“似乎,有些頭緒了?!?
六個古體字,三炷香時間,記住了成千上萬的古體字,他也終于發(fā)現(xiàn)了點規(guī)律。
但,依舊不夠。
僅是發(fā)現(xiàn)文字的組合規(guī)律,以及對應(yīng)的意思,距離成詞,成句,乃至是成章,讓【讀書】進度提升,還有不小的距離。
“繼續(x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