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心理史學家(3)
- 銀河帝國:基地(同名美劇原著)
- (美)艾薩克·阿西莫夫
- 3348字
- 2015-02-13 13:25:11
問:我并未強調(diào)數(shù)學家,我是問總?cè)藬?shù)有沒有十萬?
答:總?cè)藬?shù),那您的數(shù)目可能正確。
問:可能?我認為千真萬確。我認為在你的計劃之下,總共有九萬八千五百七十二人。
答:我想您是把婦女和小孩都算進去了。
問:(提高音量)我的陳述只說有九萬八千五百七十二人,你不用顧左右而言他。
答:我接受這個數(shù)字。
問:(看了一下筆記)那么,讓我們暫且擱下這個問題,回到原先已討論到某個程度的那件事。謝頓博士,能否請你再說一遍對川陀未來的看法?
答:我已經(jīng)說過了,現(xiàn)在我再說一遍,三個世紀之內(nèi),川陀將變成一團廢墟。
問:你不認為這種說法代表不忠嗎?
答:不會的,大人,科學的真理無所謂忠不忠。
問:你確定你的說法代表科學的真理嗎?
答:我確定。
問:有什么根據(jù)?
答:根據(jù)心理史學的數(shù)學架構(gòu)。
問:你能證明這種數(shù)學真的成立嗎?
答:只能證明給數(shù)學家看。
問:(帶著微笑)你是說,你的真理太過玄奧,超出普通人的理解能力?我卻覺得真理應(yīng)該足夠清楚、不帶神秘色彩,而且不難讓人了解。
答:對某些人而言,它當然不困難。讓我舉個例子,研究能量轉(zhuǎn)移的物理學,也就是通稱的熱力學,人類從神話時代開始,就已經(jīng)明了其中的真理。然而今天在場諸位,并非人人都能設(shè)計一臺發(fā)動機,即使聰明絕頂也沒辦法。不知道博學的委員大人們……
此時,一位委員傾身對檢察長耳語。他將聲音壓得很低,卻仍然聽得出嚴苛的口氣。檢察長立刻滿臉通紅,馬上打斷謝頓的陳述。
問:謝頓博士,我們不是來聽你演講的,姑且假設(shè)你已經(jīng)講清楚了。讓我告訴你,我認為你預(yù)測災(zāi)難的真正動機,也許是意圖摧毀公眾對帝國政府的信心,以遂你個人的目的!
答:沒有這種事。
問:我還認為,你意圖宣揚在所謂的“川陀毀滅”之前,會有一段充滿各種動蕩的時期。
答:這倒是沒錯。
問:單憑這項預(yù)測,你就想朝那個方向努力,并為此召集十萬大軍?
答:首先,我想聲明事實并非如此。即使真有那么多人,只要調(diào)查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役齡男子還不到一萬,而且沒有任何一人受過軍事訓練。
問:你是否替什么組織或個人工作?
答:檢察長大人,我絕對沒有受雇于任何人。
問:所以你公正無私,只為科學獻身?
答:我的確如此。
問:那么,讓我們看看你如何獻身科學。謝頓博士,請問未來可以改變嗎?
答:當然可以。這間法庭也許會在幾小時后爆炸,但也可能不會。如果它爆炸了,未來一定會產(chǎn)生些微變化。
問:謝頓博士,你在詭辯。那么,人類整體歷史也能改變嗎?
答:是的。
問:容易嗎?
答:不,極為困難。
問:為什么?
答:光就一顆行星上的人口而言,“心理史學趨勢”就有很大的慣性。想要改變這個趨勢,就必須用相當于這股慣性的力量來抵消它。這需要很多人的集體力量,倘若人數(shù)太少,想要有所改變就得花費很長的時間。您能了解嗎?
問:我想我能了解。只要許多人都決定采取行動,川陀就不一定會毀滅。
答:這樣說很正確。
問:比如說十萬人?
答:不,大人,差太遠了。
問:你確定嗎?
答:請想想看,川陀的總?cè)丝跀?shù)超過四百億。請再想想,毀滅的傾向并非川陀所獨有,而是遍布整個帝國,而銀河帝國包含將近千兆的人口。
問:我懂了。不過十萬人仍有可能改變這種傾向,只要他們和子子孫孫不斷努力經(jīng)營三百年。
答:恐怕還是不行,三百年的時間太短了。
問:啊!這么說來,謝頓博士,根據(jù)你的陳述,我們只剩下一個合理的推論。你用你的計劃召集了十萬人,卻不足以在三百年內(nèi)改變川陀未來的歷史。換句話說,不論他們做什么,都無法阻止川陀的毀滅。
答:您不幸言中了。
問:話說回來,你那十萬人并沒有任何不法意圖?
答:完全正確。
問:(緩慢而帶著滿意的口氣)既然如此,謝頓博士——現(xiàn)在請注意,全神貫注地聽我說,因為我們要一個經(jīng)過深思熟慮的答案。那十萬人到底是用來做什么的?
檢察長的聲音變得越來越尖銳。他冷不防地布下這個圈套,將謝頓逼到死角,并狡獪地斬斷所有的退路。
旁聽席上的貴族因此掀起一陣騷動,甚至傳染到坐在前排的委員們。除了主任委員不動如山之外,其他四位衣著鮮艷的委員都在忙著交頭接耳。
哈里·謝頓卻不為所動,靜靜地等著騷動消退。
答:為了將毀滅所帶來的影響減到最小程度。
問:你這句話究竟是什么意思?
答:答案非常簡單。川陀將要面臨的毀滅,并非人類發(fā)展過程中的孤立事件,而是一出大戲的最高潮。這出戲在幾世紀前便已開演,今后還會繼續(xù)加速進行。各位大人,我指的是整個銀河帝國的衰亡。
原先的騷動此時變成模糊的咆哮。檢察長也立刻吼道:“你公然宣傳……”然后就打住了,因為旁聽席上傳來陣陣“叛國”的怒吼,顯示這項罪名不必拍板便能定案。
主任委員將法槌緩緩拿起,重重敲下,法庭內(nèi)便響起一陣柔美的銅鑼聲。等到回音消逝,旁聽席上的聒噪同時停止。檢察長做了一次深呼吸……
問:(夸張地)謝頓博士,你可明白,你提到的這個帝國已經(jīng)屹立一萬兩千年,歷經(jīng)無數(shù)代的起起伏伏,受到千兆子民的祝福和愛戴。
答:我對帝國的現(xiàn)狀和歷史都很清楚。請恕我直言,但我必須強調(diào),我在這方面的知識要比在座每一位都多得多。
問:可是你卻預(yù)測它的毀滅?
答:這是數(shù)學所作的預(yù)測,我并未加入絲毫的道德判斷。對于這樣的展望,我個人也感到遺憾。即使承認帝國是一種不好的政體——我自己可沒這么說——帝國覆亡后的無政府狀態(tài)會更糟。我的計劃所誓言對抗的,正是那個無政府狀態(tài)。然而各位大人,帝國的覆亡是一件牽連甚廣的大事,可沒有那么容易對付。它的原因包括官僚的興起、階級流動的停滯、進取心的衰退、好奇心的銳減,以及其他上百種因素。正如我剛才所說,它早已悄悄進行了數(shù)個世紀,而這種趨勢已經(jīng)病入膏肓、無可救藥了。
問:帝國仍如往昔般強盛,這難道不是很明顯嗎?
答:我們見到的只是表面的強盛,仿佛帝國會延續(xù)千秋萬世。然而檢察長大人,腐朽的樹干在被暴風吹成兩截之前,看起來也仍舊保有昔日的堅穩(wěn)。此時此刻,暴風已在帝國的枝干呼嘯。我們利用心理史學來傾聽,就能聽見樹枝間的嘰嘎聲。
問:(心虛地)謝頓博士,我們不是來這里聽……
答:(堅定地)帝國注定將連同它所有的成就一起消逝。它累積的知識將會散佚,它建立的秩序也將瓦解。星際戰(zhàn)爭將永無休止,星際貿(mào)易也必然衰退;人口會急劇減少,而各個世界將和銀河主體失去聯(lián)系。如此的情況會一直持續(xù)下去。
問:(在一片靜寂中小聲問)永遠嗎?
答:心理史學不但可以預(yù)測帝國的覆亡,還能描述接踵而來的黑暗時代。各位大人,如同檢察長所強調(diào)的,帝國已經(jīng)屹立了一萬兩千年。其后的黑暗時代將不止十二個仟年,它會持續(xù)三萬年。然后“第二帝國”終將興起,但在這兩個文明之間,將有一千代的人類要受苦受難。我們必須對抗這種厄運。
問:(稍微恢復(fù)一點)你自相矛盾。你剛才說無法阻止川陀的毀滅,因此,想必你對所謂的帝國覆亡同樣束手無策。
答:我并沒有說可以阻止帝國的覆亡,但是現(xiàn)在還來得及將過渡期縮短。各位大人,只要允許我的人立刻行動,便有可能把無政府時期縮短到一個仟年。我們正在歷史的臨界點上,必須讓那些突如其來的重大事件稍加偏折——只要偏一點就好,也不可能改變太多。但這就足以從人類未來的歷史中,消除兩萬九千年的悲慘時代。
問:你準備如何進行?
答:善加保存人類所有的知識。人類知識的總和,不是一個人甚至一千人所能概括的。當我們的社會組織毀敗之后,科學也將分裂成上百萬的碎片。到時候,每個人學到的都僅僅是極零碎的片斷知識,無用又無益。知識的碎片起不了作用,也不可能再傳遞下去,它們將遺失在世代交替的過程中。但是,假如我們現(xiàn)在著手將所有知識集中起來,它們就永遠不會再遺失。未來的世代可以從這些知識出發(fā),不必自己再重新來過。這樣,一個仟年就能完成三萬年的功業(yè)。
問:你說的這些……
答:我的整個計劃,我手下的三萬人和他們的妻小,都將獻身于《銀河百科全書》的準備工作。他們一生都無法完成這個龐大的計劃,我甚至見不到這個工作正式展開。但是在川陀覆滅前它一定會完成,到時銀河各大圖書館都能保有一套。
主任委員舉起法槌敲了一下。哈里·謝頓走下證人席,默默走回蓋爾身邊的座位。
他微笑著說:“你對這場戲有什么看法?”
蓋爾答道:“您先發(fā)制人。但是接下來會怎么樣呢?”
“他們會休庭,試著和我達成私下協(xié)議。”
“您怎么知道?”
謝頓說:“老實講,我并不知道。一切決定都操在這位主委手上。我花了幾年時間研究這個人,試圖分析他的行為和手段。可是你也了解,將個人無常的行徑引進‘心理史學方程式’有多么不可靠。但我仍然抱著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