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他不會想吃了我吧?
- 洪武大帝回憶錄
- 人見人說哇塞
- 2451字
- 2025-03-24 10:35:50
如今穎上縣的城門早已關閉,為了給程遷借一套合身的衣物,程遠只能在半夜敲開了金兒銀兒姐妹花的房門。
他在驛站里也只認識這兩個女子了。
開門的是換了一身素色貼身長衫的銀兒,當她看清來者是程遠時,臉“刷”的一下就紅了。
“公,公子?”
這位公子莫非改主意了,還是打算在今夜吃了我姐妹二人?
程遠知道對方是想歪了,為了防止銀兒繼續想歪下去,他第一時間說出了自己目的。
“銀兒姐姐,能否買你幾件衣裳?”
誰知這話一出口,銀兒的臉反而更紅了。
不僅要我們姐妹的身子,還打算帶上衣裳在路上把玩嗎?這位公子看著正經,沒想到竟然如此……風流。
銀兒低下腦袋,囁嚅道:
“公子,衣裳都是驛站的,銀兒沒辦法做主,不過我這里還有一雙……一雙自己的手帕,公子若不嫌棄,就,就……”
最終,銀兒還是沒膽子把話說完。
“啥?”程遠愣了片刻,怎么有種誤會更深了的感覺。
“銀兒姐姐,我要的是身上穿的衣裳,你提手帕作甚?至于驛站那邊,不必擔心,我自會與吳驛丞說清楚。”
程遠自認為自己已經說的很清楚了,但是銀兒如今的思緒已是脫韁野馬。
原來這位公子是有這種愛好嗎,我是不是應該幫他保密啊?
銀兒抬頭偷偷撇了一眼程遠的身材,又看了看自己,提醒道:
“公子,銀兒的衣裳是不是有點太小了,要不,我去給你拿幾件姐姐的?”
她又想到哪里去了?
累了,程遠的心累了。今天的遇到的女孩怎么都這么難對付。
這時金兒也走了過來,見程遠一副生無可戀的樣子,向銀兒輕聲問道:
“銀兒,公子這是?”
銀兒一臉無辜。
“姐姐,我也不知道啊,公子突然就這樣了。”
最后還是程遠將事情又給身為姐姐的金兒說了一番,三人才算是解開誤會。
金兒一指頭敲在銀兒的腦袋上。
“都告訴你少看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你看,鬧笑話了吧,去取幾件新衣過來。”
金兒教訓完妹妹,又轉頭對著程遠歉意道:
“抱歉啊,公子,我妹妹從小就愛聽說書先生講一些亂七八糟的話本,所以才這樣的。”
“無礙。”
程遠表面上一副不計較的樣子,但是心里已經暗暗在立下誓言。
又是話本!等我程遠以后發達了,一定要把那些能寫出這種狗血劇情的狗作者都拉出來挫骨揚灰。
最后,程遠從銀兒手中接過了一套嶄新的女子衣裳,留下了一點銀子,才告辭二姐妹。匆匆離去了。
……
……
當程遠再次回到廂房時,發現屋內的少女已經沉沉睡了過去。
想來也是,今天的程遷,無論是身體還是精神,其實都已經很疲憊了。
程遠將新衣裳疊好放在她的枕邊,又坐回了自己的躺椅里,就要在此對付一晚。
不知是因為躺椅不舒服,還是今日發生的事情太過復雜,程遠翻來覆去了半天,就是睡不著。
他將躺椅挪到床邊,就那么靜靜欣賞著少女平靜的睡顏。
微微翹起的睫毛,精致小巧的瓊鼻,紅潤的櫻唇。
明明以前只是覺得程遷長得不錯,今日越看,卻越覺得眼前的少女是如此清麗動人。
程遠瞥了一眼床頭程遷那身換下的舊衣裳。
洗衣服這種事,程遷大小姐肯定是不會的。
哎,反正閑著也是閑著。
程遠內心一聲輕嘆,拿起那身衣裳出門去了。
月光下,驛站內的水池邊,多了一個浣衣搗紗的男子身影。
……
……
第二天天還未亮,鹽隊就已經再次啟程了。
不過與之前不同的是,程遠的馬車里多了一個人。
程遷坐在程遠對面,嘴里哼著歡快的小調,雙腿晃動,帶著那干凈素白的長裙也跟著來回搖擺。
“你跟著可以,但是我們得約法三章。”
程遠豎起了三根手指在程遷面前。
“第一,沒有我的允許,不能擅自離開馬車。”
“第二,每次出去,都需要有我陪同。”
“第三,一路上不該看的別看,不該問的別問,不該做的別做。”
前兩條程遷能理解,這是為了保護她的安全,畢竟如今荒郊野嶺,離開了程遠,不說盜匪流民,自家鹽隊里的人對她來說都不一定安全。
但是這第三點,程遷卻有些不理解。
“三哥,什么叫不該看不該問不該做的啊。”
程遷長這么大,這是第一次出遠門,她對世界的了解除了身邊人的口述外,就只有那些話本了,她根本不知道如今的世道到底是什么樣子的。
程遠決定給她打一劑預防針。
“云莊老人曾在關中寫過一篇《哀流民操》,你讀過嗎?”
“讀過啊,聽說父親以前很推崇張先生,我就也讀了幾遍他的文章。”
程遠直視著程遷的眼睛,嚴肅地說道:
“如今河北水患已有四年,流民大量南下,咱們這一路上,死者滿路,剝皮食草的景象肯定是少不了的。”
程遷捂住了嘴,想著那字字露骨的詩句,眼神中流露出了一抹驚恐。
程遠揉了揉她的頭發。
“莫怕,如果遇到了流民,我會提醒你的,只要你乖乖待在馬車里,就不會有什么危險的。”
程遷抬起頭,剛剛輕快的表情已經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臉哀傷,雙眼中泛起一抹晶瑩。
“三哥,那些流民真的會賣兒饗女嗎?”
程遠沉默了數息,最后還是無奈哀嘆一聲,點頭道:
“會。”
“那,那如果我們遇到了,能不能給他們一些食物啊?”
程遠聽著程遷這天真的話,沉默不語,只是搖了搖頭。
程遷不解,追問道:
“為什么?咱們不是有很多糧食嗎?”
程遷當然不知道,就是因為他們的糧食太多了,才不能隨意發放。
鹽隊四十輛牛車,每輛車至少拉了十五石糧食,一共就是六百石糧食,這差不多是21世紀的八萬斤了。
這種規模的放糧可不是之前李察罕那次,把糧食分發給流民,然后他們磕個頭謝恩,就結束了。
一旦鹽隊開始放糧,方圓百里內成千上萬眼睛冒著綠光,饑腸轆轆的流民都會蜂擁而至。
到時候沒有足夠的人手維持秩序,一但場面失控,糧食全被搶光都是最好的結果了。
流民暴動,鹽隊的牛、馬、騾甚至人,都有可能被吃的分毫不剩。
但是這種真相對于現在的程遷來說還是太殘忍了,程遠只能想了個更冠冕堂皇的理由:
“民間富戶賑災是需要得到官府允許的,私自放糧,小心被拉去砍頭。”
這話也不全是假的,如今流民遍地,再加上白蓮教盛行,大元朝廷其實已經意識到了如今已是民怨沸騰,所以特下詔令,不允許百姓私自聚集。
黃河水患鬧了四年了還不大規模征發民夫治河,也有這個原因在里面。
“砍頭”兩個字顯然是把程遷嚇住了,但是她還是悄聲說道:
“咱們偷偷給那些流民一點,應該不會被發現吧?”
程遠不打算和程遷在這個問題上繼續糾纏了,他語氣嚴厲地訓斥道:
“程遷,不該做的事情別做,不然會給我們整個鹽隊都惹上麻煩的。”
說完,也不看程遷的臉色,就側躺在座位上,開始閉目小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