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老路并非代表正道或者捷徑,而是被前人的成見所左右了。
意識到被命運所困,對你來說其實并非壞事。正因有命運存在,我們才可以通過研究了解它,更好地適應甚至改變它。因為命運存在,所以才能改變。如果命運不存在,那么人的一生就完全沒有規律可循了,這樣反而非常可怕,我們會因失去一切經驗性的支撐而迷失方向。通常必須找到病因才能治愈疾病。
一個智者的人生,隨著其修行的深入,受命運束縛的程度會越來越小,命運的軌跡也會越來越淺。
通常當一個人前行時,只要有現成的路可走,哪怕它是坎坎坷坷、崎嶇不平的,一般人總會習慣性地沿著這條現成的路走下去。這就是所謂的“路徑依賴(path—dependence)”。但如果前面只是一片森林,沒有固定的路,人們反倒會各自設定好目標,然后徑直朝最終目標前行。
在我們還沒有真正覺悟時,人生就在走老路。我們的人生經驗大部分來自前人、長輩、友人和書本等,而且這一系列經驗也許都還只停留在知曉的初級階段,并沒有深入地理解、實踐和證實過。
所以,走老路并非代表正道或捷徑,而是被前人的成見所左右。我們往往在不自覺地被這條路牽引著被動行進,而不是真正自覺、自在地前行和創造。
一個覺悟的人、真正的智勇雙全者,會選擇創造最佳的捷徑前行。對于他而言,只有目標而沒有既定的路線,所有的路都在他創造力的腳下,未走時沒有路,走過了也依然沒有路。
到今天為止,你是沿襲舊人的路,還是走在自己的路上?
改變慣性思維模式,失敗變成功
農夫在地里栽下了兩棵樹苗。
第一棵決心長成參天大樹,所以拼命吸收營養,不斷充實自己。最初幾年,它沒有結出任何果實,這讓農夫很惱火。而另一棵樹也拼命吸取養料,卻打算早點開花結果。它做到了,這讓農夫很是欣喜。
時光飛轉,久不開花的樹終于結出了又大又甜的果實。而過早開花的那棵,不但所結的果實苦澀難吃,還因此累彎了腰,終于被農夫砍倒,當柴燒了。
兩棵相同的樹,為什么命運卻截然不同?
意識,決定了你的命運
盡人事,聽天命:要順應運勢,也要主動改命。
命運給我們帶來諸多煩惱,可它究竟是如何定義的?英國《宗教倫理百科全書》說:“命是一種勢,那是我們人為的能力所不能抵抗的。常是一種機械的、物質的、無意識的勢力。這種勢力能管理全世界,便是人也在被管理之列。”果真如此嗎?我們認為:
命運就是指一個人的生命藍圖,它是人們(過去、現在的)意識活動軌跡的一種外在反映。
簡單而言,命運是意識活動(心的作用)的外在反映。
若細分,“命”和“運”還有不同的含義:“命”是意識的活動軌跡,“運”是時間、空間、外界等其他因緣與意識活動軌跡的一種關聯作用。
每個人在不同時期,調用自己的意識,與各種因緣(包括種種事物、現象、信息等)進行和合作用后所產生的不同結果的延續就是命運。任何生命和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規律和特性,人類也不例外。命運是人類生存的一種規律,人類若能更好地理解和認識自身的規律,就能更好地將自身的優勢和特性發揮出來。
人們常說:“盡人事,聽天命。”其中的“天命”就是指“運”或“大勢”。“運”相對于“命”而言是硬件,其規律明顯但不易改變,所以最好是順應運勢。“盡人事”就是調動自己的主觀意識改“命”,所以要多在“命”——即自身意識的軌跡上著手。事實上,命運是人們的意識與外界時空環境結合與作用的產物,基本是由人主動創造的。因此,如果你的意識已成了定數,那么你的命運就基本定死了。
現在,為了找到病根,你需要先給自己做個測試。要盡量對自己誠實一些,才能得到真實有用的診斷。
面對命運,你是哪類人?
有這樣一則故事:
有人聽說一位大師幾十年來練就了移山的絕活,所以,請其當眾表演一下。
大師在一座山的對面坐下,擺出各種架勢。見沒有動靜,就向前挪了幾步,觀眾好奇地跟了上來。就這樣,觀眾不知不覺間已隨大師來到了山前。正當觀眾開始懷疑大師究竟能否移山時,卻聽大師說移山表演完畢。眾人大惑不解。
大師微微一笑道:“事實上,世上根本沒有什么移山大法,唯一能夠移動山的方法就是:山不過來,我過去。”
大師對待移山的態度,其實也是一種對待命運的態度。通常,人們要么認為命運是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而改變的,要么認為命運是不能改變的。具體來說,人們對待命運的方式大致有五類,看看你屬于哪一類。
不知不覺型:面對命運的折騰,你毫無辦法
如果你從沒想過命運是怎么回事,那么你的意識還沒有完全蘇醒,還處于懵懵懂懂的狀態,過一天算一天,就像活在夢境中,被動地做著夢,完全受自己過去的業力、習慣、環境或情緒的驅使。因為你幾乎放棄了創造、思考、判斷的權利,受那個潛藏在主觀意識背后的能量(潛意識)控制。這樣,你幾乎是100%的被動,100%的被命運所驅使。
今天還有很大一部分這樣的人:沒有明確的目標,每天得過且過。他們被動地活著、被動地工作、被動地思考、被動地感受著快樂或悲傷……
聽天由命型:你放棄改變,總是忍耐
如果你不是前一種人,那么你已有所進步,已思考過有關命運的問題。但也許你誤認為人的命主要是由老天、神等決定的,因而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很小。“人的命,天注定”往往是你的口頭禪。如果“山不過來,我過去”是一個主動者的信仰,那么你會認為“山過來與否是天意”,“我過去也好,不過去也好,都是注定的”。
你冥冥中認為有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存在,但不曾深刻地思考和分析過到底有什么東西主宰著自己的命運,習慣把一切不可知但的確又有作用力的自然、超自然的現象和事件歸結于天或神,認為這些都是某種神力所為。在你的內心深處,其實是服從于這樣一種具有強大勢力、不可抗拒的隱形主體——你的確相信有神存在,因為很多時候你深切地感覺到自己的確無能為力,而不可測為這一切遮上了神秘的面紗,你將一切未知歸結于神的存在。
有這種想法的人,其實是在給自己找一個臺階下,給自己內心中的恐懼和無知找了一帖安慰劑。他們告訴自己命運是不能改的,而不是自己改的方法不對或力度不夠,于是放棄了可以去改變、去認識、去努力的權利。一旦把外部環境等提升到了是由神或其他主宰決定的層次,那你就已經屈服于命運,并走上了迷信的道路。
這樣的人雖然還是屈服于命運,但已經開始花一部分時間來思考命運到底是怎么回事,已經開始有一點點覺知。由于受能力、學識等的限制,所以需要給自己找一個借口,以此來調節自己的心態。否則過多的無知、疑惑、得不到、求不得和失敗,會讓人們感到無法繼續活下去。這個世界就是如此,生活很苦,但又在可以忍受的范圍內。人們一般按照自己的能力、根基和業力情況,盡量將自己調整到一個能夠接受和忍受的壓力范圍。對他們而言,人生苦短,需要忍耐和自得其樂。
有所覺知型:你總是感到外界條件的束縛
也許你不信神,但這并不意味著你已在主動掌控命運。因為還有一類人,認為命的一部分是由客觀條件(但不是老天或神)決定的,還有一部分是人自己決定的,但對自己該如何決定卻不是很清楚。對他們而言,“山不過來我想過去也過不去”,因為他們不清楚如何改變和超越。
他們不相信神或其他力量能主宰一切,但又弄不清究竟是什么在起決定性作用。他們認為物質是構成命運的一個主要方面,就像電腦的硬件配置決定了電腦的性能。一個人的家庭出身、智商、所受的教育、所處的環境等等是構成命運的硬件。這類型的人認識到,這些比自己更強大的東西是不能被自己的主觀意識所完全改變、調用或控制的,這是一種客觀規律或法則,這種法則在他們看來就是所謂的命運。比如人無法生活在天上,這是合情合理的規則,命運似乎就是一整套合理的、自然的生命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