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稱埃及是尼羅河的饋贈。縱觀古埃及文明的輝煌歷史,此話可謂言之鑿鑿。埃及產生了人類歷史上最早的文明之一,自南向北貫穿埃及的尼羅河滋潤著這塊處在撒哈拉沙漠邊緣的土地,養育著這里的人民,與文明發展的每一個階段息息相關,始終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尼羅河谷地先后孕育了多個燦爛的文明。從法老時期留存下來的眾多紀念性建筑物或紀念碑,包括金字塔、獅身人面像、方尖碑、神廟、王陵等,一方面得到了無數古典作家從不同的角度的精細描述和精湛評價,另一方面也極大地影響了后來的文化發展。羅馬皇帝甚至不惜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把包括方尖碑在內的許多古埃及文物運到羅馬等地。這些文明遺物后來又被轉化為彰顯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威力的證物,進一步激發了難以計數的詩人和畫家的創作激情。在早期基督教興起以及伊斯蘭教在亞洲和非洲傳播時期,埃及均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這得益于其連接兩大洲和緊靠紅海及地中海的優越地理位置;在西方列強對外擴張和大肆掠奪的過程中,埃及又成為受害者,亦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創巨痛深。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在復雜的國際局勢和險惡的地緣政治環境中,埃及也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埃及確實是一個充滿活力和具有無限吸引力的國家。

如果從古埃及人創造文字和國家的雛形算起,埃及的歷史至今將近7 500年。但是,很少有人愿意和敢于撰寫一部覆蓋古代至當代的埃及史。埃及學界通常把古埃及歷史的下限定在公元前332年亞歷山大率領軍隊推翻波斯人在埃及的統治。這一時間點似乎構成了一條無法逾越的鴻溝,專攻古代史的學者與研究中世紀的學者相隔兩邊,研究近現代埃及史的學者當然更不會接近這條鴻溝。在擁有先進技術和機械的電子化時代,現代人眼中法老的國度似乎處在無法企及的遙遠的過去,受到影視等媒體的夸大和渲染,有關古埃及的兩種錯誤觀念根深蒂固。一是把諸如金字塔、獅身人面像等古埃及文物歸于外星人所為或者認為其中含有我們無法真正理解的超自然秘密;二是把古埃及描畫為神秘莫測的土地,把木乃伊和各式各樣的墓葬品解釋為古埃及人癡迷于死亡的結果等等,不一而足。事實上,盡管法老時期的埃及人與今天的埃及人在語言、宗教和文化等方面沒有直接的關聯,不可否認的是,延續了數千年的地理和水文環境催生了難以泯滅的族群屬性。

蒂格諾教授專攻英帝國殖民史和埃及、尼日利亞及肯尼亞近現代史,在普林斯頓大學講授近現代史長達46年并擔任歷史學系主任14年。他把非洲史、亞洲史和拉丁美洲史納入學校的教學和研究范圍,提倡和推動學科之間的交叉研究,改變了普林斯頓大學之前的歷史學研究局限于歐洲史和北美史的狀況。在殖民史和帝國史鮮有學者問津的時候,蒂格諾業已在這兩個領域深耕了許多年,先后出版了《埃及的現代化和英國的殖民統治,1882—1914》(1966年)、《埃及與蘇丹》(1967年)、《埃及收入分配中的政治經濟學》(1982年)、《埃及國有、私營企業與經濟變革,1918—1952》(1984年)、《埃及的紡織業與英國的資本,1930—1956》(1989年)、《帝國末期的資本主義與民族主義:去殖民化過程中埃及、尼日利亞和肯尼亞的國家與企業,1945—1963》(1998年)。

在深入研究殖民和后殖民時期埃及歷史的基礎上,蒂格諾試圖讓讀者了解埃及這塊土地上的歷史積淀,講述當代埃及人文化和宗教的來龍去脈,這一嘗試和努力的結晶便是由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于2010年推出的《埃及7500年》。該書分為十二章,前四章涵蓋了埃及歷史的誕生至羅馬帝國統治時期;第五章至第七章分別敘述了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傳入;從第八章至第十章,蒂格諾講述了埃及近代史,其中包括奧斯曼帝國時期的埃及和拿破侖遠征之后的歷史;第十一章討論了納賽爾和薩達特對埃及的統治;最后一章聚焦穆巴拉克治下的埃及歷史。

埃及近7 500年的歷史長河匯集了法老文明、希臘—羅馬文明、基督教和伊斯蘭教文明。在一本并非鴻篇巨制之作中凝聚林林總總的輝煌文明,梳理紛繁復雜的歷史事件,闡釋濟濟彬彬的杰出人物,不僅需要膽識,更需要作者熟稔埃及歷史全貌,同時還需要作者具有甄選核心要素、用流暢的語言予以表述的高超技巧和豐富經驗。蒂格諾在書中充分展現了在其淵博的知識中提煉數千年歷史脈絡的才能和技藝;盡管此書為一部簡史,但書中不乏豐富的細節和生動的描寫,使歷史變得更加鮮活有趣。他介紹了歷史上最早的宗教改革家埃赫那頓和簽訂人類歷史上第一份和平條約的拉美西斯二世,評價了薩拉丁、穆罕默德·阿里、納賽爾、薩達特和穆巴拉克等領袖人物的功過,用一定的篇幅討論了英國學者馬丁·貝爾納提出的“黑色雅典娜”問題,甚至也沒有忘記在尼羅河谷勞作的農民的處境。在描寫近代以前的埃及歷史時,蒂格諾借助相關學界業已獲得的成果,勾勒了數千年歷史的主線并著重介紹了決定這個線條的重要人物和事件。至于近代以來的歷史,蒂格諾憑借其長期在該領域教學和研究的經驗和成果,做到了繁簡得當、重點突出,深刻剖析了埃及頻繁遭受外部入侵和異族統治的命運,多視角分析了由此生成的復雜歷史及其影響。從1798年法國軍隊登陸亞歷山大,到1882年英國軍隊占領埃及,從1922年埃及擺脫英國的殖民統治,到1952年埃及真正贏得獨立,蒂格諾描寫了無比曲折的埃及現代史以及埃及人爭取民族獨立和自由的坎坷歷程。

蒂格諾曾經長期從事埃及現當代史的教學和研究,多次在埃及長時間居住和進行各種形式的交流。正因為如此,他在書中不是羅列史實和年代,而是以歷史學家的視角縱觀埃及亙古亙今的悠久歷史,同時在字里行間傾注了一位人文學者對埃及這塊神奇土地的關注和摯愛。在蒂格諾的筆下,多族群和多文化長期競爭和融合促成了豐富多彩的文明,他從不同尋常的廣角,以色彩豐富且簡潔明了的敘述方式完成了這部埃及簡史。借助這部簡史,讀者可以理解埃及歷史的發展過程、多個歷史階段之間的關聯以及支配埃及歷史中傳承和斷裂的內外動因。本書配有插圖,書末標注了引用的論著并提供了相當充分的參考文獻。

蒂格諾的《埃及7500年》實屬一部頗具雄心和匠心的著作。應當說,他在很大程度上獲得了成功。

金壽福
2024年12月12日于上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宿松县| 广灵县| 阳原县| 嘉善县| 师宗县| 台南市| 北碚区| 翁牛特旗| 卫辉市| 夏邑县| 南康市| 宁海县| 乌海市| 山西省| 东光县| 凌源市| 甘南县| 固原市| 蓝山县| 翁源县| 农安县| 镇远县| 安阳县| 大洼县| 大新县| 密山市| 锦屏县| 巴马| 高要市| 青铜峡市| 祁东县| 巴林右旗| 石河子市| 东山县| 正阳县| 景洪市| 扶风县| 繁昌县| 南昌市| 北碚区| 田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