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原生應用開發:提示工程原理與實戰
- 魏承東
- 1597字
- 2025-03-12 18:27:20
1.1 AI原生應用的形態
ChatGPT讓人們感受到大語言模型的強大能力,進而對其產生了極高的期望。然而,大語言模型的應用遠不只聊天機器人這一領域,它正在以更廣泛、更多元的形態滲透各個領域,并已在內容創作、輔助助手、能力引擎、智能體等方面展示出巨大潛力。
1.1.1 內容創作
在引入大語言模型之前,內容創作主要由人工完成,這種方式盡管能賦予內容獨特的情感和深度,但也存在諸多限制:人工創作耗時耗力,難以應對需要迅速響應或大量產出的場景;人工創作受限于創作者的個體知識和想象力,難以持續產出高度創新和多樣化的內容;在多人協作或多語種環境下進行內容創作時,保持語言風格和文本質量的一致性尤為困難。
大語言模型可以利用其龐大的數據知識庫、卓越的語言生成和理解能力,輕松創作出高質量、富有創意的文本內容,如詩歌、故事等。大語言模型創作的內容不僅語法正確、邏輯清晰,且常常蘊含令人意想不到的創意和觀點,為內容創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此外,大語言模型還能根據用戶的需求和偏好定制內容,確保語言風格的統一,滿足個性化的創作需求。
這種從人工創作到人工智能生成內容的轉變,不僅優化了內容創作的流程,還提升了內容的多樣性和創新性,無疑是一場深刻的內容創作變革。
1.1.2 輔助助手
輔助助手是一種嶄新的交互模式,它為用戶帶來了更加自然、高效和個性化的交互體驗,并改變了人與計算機的交互方式。這種交互模式允許用戶通過簡單的自然語言與計算機進行交互,無須遵循復雜的預設規則和流程。輔助助手能夠理解用戶的需求和意圖,然后進行思考并做出相應的行動,這與以往必須遵循預設的規則和流程來操作圖形用戶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GUI)的產品的交互模式,形成了鮮明對比。同時,它還能整合各種產品功能與AI的多元能力(如語音識別、圖像生成、視頻處理、文字處理等),從而為用戶提供更全面、高效的服務,如圖1-1所示。

圖1-1 輔助助手可連接一切服務
例如,在日常辦公場景中,用戶只需對輔助助手發出簡單指令,如“請在我今天的日程中添加一個下午兩點的會議,主題是項目進展討論”,它便會即刻將會議添加到日程表,并設定相應的提醒;當用戶想要休假時,只需告知輔助助手“我計劃下周三休假一天,請幫我提交休假申請”,它便會自動填寫并提交休假申請表格。
1.1.3 能力引擎
隨著大語言模型的廣泛應用,自然語言處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領域正經歷著一場深刻的變革。傳統的NLP方法往往需要針對不同的任務設計特定的模型算法,這既增加了開發成本,也限制了系統的靈活性和可擴展性。
大語言模型的崛起改變了這一局面。其具有卓越的語言生成和理解能力,展現出作為能力引擎的巨大潛力。這種模型能夠在統一的框架下游刃有余地處理各類NLP任務,如文本生成、文本分類及信息抽取等,如圖1-2所示。
通過精心設計的提示,我們可以將大語言模型封裝為易于調用的服務,從而構建能力引擎使開發者能夠輕松地將強大的NLP能力集成到自己的應用系統中,極大地提升應用系統的智能化水平和用戶體驗。這種能力引擎的出現不僅可大幅度降低系統開發成本,更使得現有系統的革新成為可能。

圖1-2 能力引擎可應對各類NLP任務
1.1.4 智能體
在大語言模型出現之前,智能體(agent)主要依賴預先設定的規則和基于強化學習技術來處理各項任務,盡管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自然語言的理解和復雜任務的處理方面存在明顯的局限性。
大語言模型與智能體技術的融合,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新的、目標導向的問題解決策略。在這種策略下,大語言模型是智能體的“大腦”,為智能體賦予了卓越的語言理解和生成能力,還增強了其任務推理和規劃能力。這使得智能體能夠更深入地洞察問題背景,更準確地把握問題核心,從而生成既具邏輯性又富創意性的解決方案。
向智能體提出問題后,它便能自主分析、分解問題,并調用適當的工具來解決這些問題,如圖1-3所示。在大語言模型的加持下,智能體在通用問題的自動化處理方面更具優勢,為通往更高級別的通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AGI)打下了堅實基礎。

圖1-3 自主分析、解決問題的智能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