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詩經(jīng)百句:中華經(jīng)典百句(口袋本)作者名: 劉冬穎本章字?jǐn)?shù): 522字更新時間: 2025-03-07 20:10:17
螽斯唱歌祝愿多子多福
螽斯羽①,詵詵兮②。宜爾子孫,振振兮③。
(《周南·螽斯》)
① 螽(zhōng)斯:又名斯螽,一說為蟈蟈,一說為蝗蟲。
② 詵詵(shēn):螽斯群飛的聲音,形容蝗蟲群集、眾多的樣子。
③ 振振(zhēn):形容眾多而興旺的樣子。

中華民族多子多福的觀念由來甚早,很多具有多仔、多籽特征的動、植物常被當(dāng)作崇拜對象,比如烏龜、青蛙、魚、葫蘆、桃子、瓜等。祝福“宜爾子孫”的《螽斯》,正是古人多子多福愿望的表達(dá)。螽斯這種昆蟲繁殖力極強,古人認(rèn)為,螽斯一次可產(chǎn)99子,一年生兩代或三代。所以,《詩經(jīng)》才把螽斯寫進詩句,再三祝頌“宜爾子孫”。
這句詩影響非常大,不僅老百姓重視螽斯這種小蟲子,皇家宮廷更是看重。現(xiàn)收藏于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清宮舊物“翡翠玉白菜”,上面就雕刻了一只栩栩如生的螽斯。北京故宮里還有一道螽斯門,位于紫禁城內(nèi)廷西路西六宮區(qū)域的西二長街南端,與北端的百子門相對,始建于明代。螽斯門南向,建筑形式樸素,為單開間琉璃門,黃琉璃瓦歇山頂,檐下為綠琉璃仿木構(gòu)件,裝宮門兩扇。此門名為螽斯,其用意在于祈盼皇室多子多孫、帝祚永延。
《螽斯》是《詩經(jīng)》的第五篇,詩中所承載的多子多孫的美好祝福,成為傳統(tǒng)文化的鮮明烙印,深深地印在了古代中國人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