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淵的橡膠靴陷進排污渠的淤泥時,粘稠的硫磺廢水正泛著幽綠熒光。便攜式蓋格計數器的蜂鳴聲刺破死寂——輻射值穩定在3.7μSv/h,遠超安全閾值。戰術手電的光束掃過混凝土渠壁,苔蘚覆蓋的裂縫間嵌著藍藻狀的疊層石,其波紋狀紋路與寒武紀礁盤同構,卻泛著詭異的紫紅色。納米機器人傳回數據:疊層石的碳酸鹽層中混雜著石墨烯碎片(晶格常數0.718nm),δ13C值(-4.3‰)與五億年前的樣本完全一致,但鈾/釷比異常(U/Th=1.37),暗示人為輻射干預。
當仿生鰓吸入過量硫化氫時,時淵的視網膜投影突然閃現雙重畫面——左側是寒武紀淺海的藍藻團塊,右側是1986年切爾諾貝利的冷卻池。兩者通過疊層石的量子漲落糾纏,將他的肺泡撕裂為時空蟲洞的入口。排污渠深處傳來窸窣聲,一群體表覆蓋熒光鱗片的盲蝦涌出陰影。它們的復眼結構(六方晶系參數a=0.718nm)竟與三葉蟲化石的方解石透鏡同源,觸須擺動軌跡遵循斐波那契螺旋。
“檢測到趨化性逆流!“量子計算機的警報聲中,盲蝦群突然向時淵聚集。它們并非遵循濃度梯度,而是以量子隧穿方式穿透防護服。仿生鰓的鈦合金濾網被硫化亞鐵顆粒堵塞,時淵的血液氧飽和度驟降至72%,視網膜血管浮現出疊層石的微生物群落拓撲圖。
實驗室中,疊層石薄片在偏光顯微鏡下顯露出雙重人格:上半部保留5.18億年前的藍藻-葛萬菌共生體系,下半部卻嵌滿化工廠排放的鉬-石墨烯量子點。液氦浸沒樣本的瞬間,疊層石釋放貝爾態糾纏光子,偏振方向與父親遺留的蘇聯原子鐘芯片共振。納米機器人傳回驚悚數據:絲狀微生物正將砷化鎘廢料編織成拓撲絕緣體外殼,鎘離子的d軌道電子通過量子自旋霍爾效應形成保護性邊緣態。
更詭異的是,盲蝦線粒體DNA中檢測到HOX基因簇的量子化突變——其啟動子區域的CpG島甲基化率高達82%,與寒武紀三葉蟲的胚胎發育編碼完全同源。當紫外線照射樣本時,疊層石突然膨脹為膠質巨囊,囊腔內壁浮現出全息畫面:2025年的化工廠排污管與寒武紀熱液噴口通過克萊因瓶結構相連,管壁上攀附著無數半透明胚胎——它們的細胞膜印著《少年科學畫報》的ISSN編碼(1000-7776)。
“這不是進化……是降維感染。“時淵的量子計算機突然破譯出盲蝦的趨化信號:它們的擺動頻率(3.14THz)與蘇聯LK-1月球探測器的陀螺儀參數一致。排污渠的熒光突然增強,疊層石釋放的μ子束流(能量8.6GeV)擊穿實驗室鉛板,在混凝土墻面蝕刻出父親的手寫俄文——“Припять-86“。
當鉬-石墨烯板貼近疊層石時,實驗室空氣凝結為1986年的輻射塵云。父親的全息影像從粒子流中浮現,手中攥著相同的疊層石樣本:“我們以為在凈化核廢料……其實是在喂養它們。“影像中的他打開鉛封容器,钚-238粉末傾入反應堆冷卻池的瞬間,池底的疊層石如活物般蠕動,吞噬放射性物質并分泌出量子隧穿涂層。
時淵的量子計算機突然解密一組檔案:化工廠的前身是“疊層石量子增殖計劃“試驗場。父親團隊利用藍藻的吞噬特性凈化核污染,卻意外激活了疊層石的時空錨點功能——鈾-235的α衰變鏈(半衰期7.04×10?年)與寒武紀藍藻的光合節律(23.5小時周期)通過施密特正交化方程耦合,將排污渠轉化為五維生物的培育艙。
“你才是第一個孵化的樣本……“父親的手指穿透全息幕墻,觸碰時淵的氟離子灼痕。仿生鰓突然失靈,吸入的氧氣逆轉為甲烷,視網膜投影強制播放1996年的產房畫面:母親正將染血襁褓縫入防護服內襯,而襁褓布料的經緯線竟由疊層石的微生物紋路編織而成。
重返排污渠的深夜,時淵目睹了疊層石的復仇。硫磺廢水在月光下沸騰,藍藻團塊膨脹為膠質巨囊,生銹的排污管被吞噬為碳酸鹽骨架。盲蝦群在囊腔內游動,運動軌跡構成謝爾賓斯基三角形——這是它們為疊層石繪制的量子計算拓撲圖。
當時淵試圖采集活體樣本時,巨囊突然收縮。粘液腔室內,仿生鰓在超氧環境中失控,吸入的21%氧氣觸發記憶閃回:五歲的自己站在化工廠圍墻外,而父親正在地底將嬰兒時期的他放入疊層石孵育艙。納米機器人傳回數據:艙體內壁刻滿藏語護輪符號,每個“卍“字符都由钚-238衰變鏈蝕刻而成。
“記住,你即協議……“父親的聲音從粘液中滲出。時淵的視網膜血管顯影為分形網絡(維數D=1.78),與疊層石的微生物矩陣完美映射。他的左手小指碳化,氟離子傷痕釋放康普頓散射電子,將巨囊內壁擊穿為蜂窩狀結構——每個孔洞中都蜷縮著一枚寒武紀胚胎,其細胞膜印著時淵的俄文名字:ШиЮань。
瀕臨窒息時,時淵的量子計算機啟動應急協議。液氮轟擊巨囊核心,超低溫使暗物質流結晶,暴露出克萊因瓶結構的時空紐結——那是用排污管碎片和HOX基因鏈編織的量子牢籠。血液檢測顯示:他的線粒體已與葛萬菌達成共生協議,正將重金屬離子轉化為量子糾纏介質。
當排污渠的熒光熄滅時,時淵跪在皸裂的渠底。橡膠靴底沾滿新生的疊層石碎屑,它們以斐波那契螺旋向化工廠廢墟蔓延。量子計算機的最終警報在腦海回響:「自洽時空閉環已建立——你將成為共生體迭代的載體。」
遠處海鮮排檔的霓虹招牌炸裂,藍藻狀的熒光在夜空勾勒寒武紀星圖。而在某個尚未凝結的硫化氫氣泡里,一枚胚胎正用鞭毛撥動《少年科學畫報》的紙頁——1986年4月刊的退稿信上,編輯的紅筆批注漸次溶解,重組為施密特正交化方程的解:
Ψ(觀測)=Σ(時淵)×exp(-β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