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歷三十五年,秦淮河畔。
目盲的琴師柳如是抱著焦尾琴,指尖在琴弦上輕輕一撥。琴音如流水般淌過畫舫,卻掩不住岸上錦衣衛的馬蹄聲。她知道,這是來抓那位常來聽琴的舉人的——那人總愛在酒后吟誦建文舊事。
“柳姑娘,今日彈《廣陵散》可好?“舉人的聲音有些發抖。
柳如是微微一笑,指尖流轉間,琴音忽如金戈鐵馬。岸上的馬蹄聲驟然停歇,舉人趁機從后窗躍入河中。她聽見水花輕響,知道這人已借著琴聲掩護遁走。
柳如是并非天生目盲。
七歲那年,她親眼看見父親——一位錦衣衛百戶,因私藏建文舊檔被東廠剝皮。行刑前夜,父親用銀針刺瞎了她的雙眼:“如是,記住,這世道看得太清,反而活不長。“
從此她以琴為眼,在秦淮河畔討生活。琴聲里藏著錦衣衛的暗號,畫舫下埋著建文舊臣的密信。她看不見,卻比誰都清楚這金陵城的風向。
一日,柳如是正在調琴,忽覺琴弦微顫——這是有人登船的暗號。來客身上有淡淡的藥香,說話時帶著川音:“姑娘可會彈《秦王破陣樂》?“
這是接頭暗語。柳如是撥動琴弦,琴音忽如鐵騎突出。來客低聲道:“漢王要反,東廠已在查建文舊檔。姑娘若知道什么...“
話音未落,岸上傳來王彥尖利的笑聲:“柳姑娘好雅興,不如到詔獄彈一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