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隨朕沖擊陷陣營!
書名: 劉協:待朕看看爾等的下場!作者名: 秋郢本章字數: 2229字更新時間: 2025-05-03 07:00:00
董承迅速聚集身邊從騎,怒氣沖沖的前去和對方交涉。
沒過一會兒,他帶著一名身著輕甲的騎將前來。來人在劉協、董白駕前落鞍下馬,大禮拜倒:“臣奮武中郎將麾下左校尉宋憲,拜見陛下、拜見大貴人!”
奮武中郎將,正是呂布的名號。
“朕管你是誰!”劉協怒道,“你違反太師禁令,私自出營在先;又違反朝廷制度,悍然沖撞執金吾。兩咎并發,已是死罪難免!”
宋憲心中懊悔不迭。
好不容易輪到出營的日子,來到這塊最大的獵苑,又看到有一支小軍在這邊,他一時忍不住見獵心喜,以軍陣展開圍獵,意欲戲耍一番,沒想到卻碰到了執金吾!
執金吾不該是在長安城中,盔甲鮮明的耀武揚威么?怎么換了常服,跑來這平樂觀附近?
他倒不擔心天子真會以罪殺他。
昔年在雒陽,大伙干的那些事比這嚴重多了,不也都好好的?
只是最近奮武中郎將心情不好,若是得知他犯錯,還當場被抓住,怎么也得抽他幾十鞭……
所謂好漢不吃眼前虧,宋憲當即叩頭求饒:“臣營中近日缺少肉食,是以出營狩獵;又不知執金吾在此,貿然沖撞,懇請陛下饒恕!”
他的姿態放得很低。其中多半的原因,乃是聽董承說有太師孫女、大貴人董白在此。
哪怕是奮武中郎將呂布,也不敢得罪這位貴女,何況于他?
劉協意在把事情鬧大,自然不會輕易放過,當即令光祿郎中張猛、段楊等,上前卸掉他的甲衣,把他綁縛起來。
宋憲一下子懵了。不是說天子幼弱么,怎么這般強硬?他都請過罪了,還要綁人抓人?
執金吾董承勸解道:“陛下容稟。適才宋校尉聽說陛下和大貴人前來狩獵,頗有悔過之心,并主動提出前來請罪。懇請陛下念他這份恭謹,予以從輕發落。”
他這會的怒氣已經消散了不少,轉而擔心起了當下的事態。
這幫并州兵,可不是什么忠誠守禮之輩。若是陛下處置宋憲太過,把此人麾下這些驕兵惹急了,鼓噪起來,他董承可不一定能應付得住……
劉協微微點頭,似乎若有所思。
正當董承慶幸天子理智尚在時,這位陛下卻冷笑著說道:
“違反太師禁令之事,你一個部校尉,諒來也沒這個膽子……且前頭帶路,引朕去你的軍營,朕只和你們的主事者說話!”
董承頓時愣住,心中再次叫苦。
眼下這一千并州騎,就已經夠麻煩了,天子還要去捅人家的大營!
他有心犯顏強諫,但看見大貴人董白望著天子,眼睛忽閃忽閃的,毫不掩飾眸光中的欣賞之意,諫止的話再也說不出。
天子想在大貴人面前展示其威嚴風范,自己怎么好阻攔他?
而有了這位大貴人和天子在,越是并州軍的高層,越是不敢輕易造次。
他們去了平樂觀的并州軍大營,形勢或許還更穩當些。
如此一番思索,董承立刻收攏一眾從騎、執戟,緊緊的護衛在天子、大貴人身邊。
在他們身后,跟著宋憲麾下的那千余騎軍。這些人沒有得到自家校尉的命令,除了分出少量斥騎回營報訊外,其他人只能這么跟著,隱隱有些騷動的跡象。
好在此行是前往并州軍大營的,隨著距離越來越近,騎軍的騷動也漸漸平息。
平樂觀門口,有一營步軍護衛著,為數約有千人,鎧甲兵器俱是精煉,軍容極其嚴整。
為首的軍將年約三十余,手持一柄長劍,待執金吾隊列靠近到五十步外,當即大聲呼喝道:
“軍營重地!且止步!”
很顯然,營中的將領已經預先從斥騎口中得到消息,才會擺開這樣的陣勢。
劉協便讓張猛前往傳令:“陛下有諭,欲進大營召見營中主事者,軍吏皆當避讓!”
張猛乃涼州名將張奐第三子,自有一番氣勢,嗓門也頗為洪亮,比法正那變聲期的尷尬嗓音強。
那軍將卻答道:“軍中聞中郎將令,不聞天子之諭!”
他的聲音同樣十分響亮,劉協聽得很清楚,向身邊的法正笑道:“只以此營觀之,倒是有細柳之風!只可惜主事者治軍不嚴,失于約束。”
先漢周亞夫細柳營的故典,法正也聽蔡邕說過,連連點頭稱是。
劉協又讓張猛傳話:“陛下問你,可是姓成?”
軍將莫名其妙,但還是斟酌著回應道:“后校尉成廉乃在營中,臣乃前校尉高順!”
劉協聞言哈哈一笑:“既然不是姓成,于朕何加焉?諸郎衛、從騎聽著,隨朕一同沖陣!”
說著,劉協令御者駕著乘輿,徑直向高順的軍陣沖去。
執金吾董承目瞪口呆,嚇得幾乎失神。
乘輿上不僅有天子,還有參乘的大貴人董白。
無論是誰出了一點事,他都不可能擔待得起!甚至他三族之人加起來都不可能擔待得起!
更何況,這整件事情說起來,乃是天子在幫他挽回顏面!
無奈之下,他只能咬緊牙關,策馬沖在了乘輿前頭。
對面的高順也是進退兩難。
中郎將呂布不在,主事的督軍校尉魏續,乃是以中郎將內弟而上位,并無多大威信和才能。
魏續知道這次是他自己未能約束下屬,犯了太師的禁令;如今面對氣勢洶洶的天子和大貴人,又不愿承擔責難,遂讓他在門口設防阻擋,讓天子無功而退。
誰料到天子這點年齡,居然敢親自沖陣呢?
督軍校尉自己失于約束,又缺少擔當,卻讓他頂在前面。
如今天子決意沖陣,轉瞬即至,他如果繼續抵擋,天子、大貴人必然受傷,屆時他將如何自處?
眼看天子的乘輿越來越近,高順心中轉過諸多念頭,終于還是長嘆一聲,向麾下傳令道:
“讓開正門,拜迎陛下入內!”
軍陣迅速作出調整,諸軍士讓開了中間的正門道路,各自拜倒在兩邊。劉協的乘輿毫不停留,直接沖入了平樂觀大營之中。
入得大營,乘輿漸漸停下來。諸郎衛、諸從騎盡皆環繞在邊上,各自眼中頗有服膺、崇拜之意。
劉協卻有點意興闌珊。
他固然不想當曹髦的前車之鑒,成為后世網絡名梗的主角。
但也希望并州軍能表現得稍稍硬氣些,最好能讓乘輿受點損壞,讓輿車上的他或董白受點小傷。
只有這樣,他除了吸引到董卓的注意力之外,還能以維護董卓禁令、維護乘輿威嚴的名義,對并州軍施以一些懲罰,讓呂布和董卓產生嫌隙,間接幫助一下王允。
甚至還能以保護董白的名義,從董卓手中薅回一點護衛的軍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