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蚩尤旗現,王者將征伐四方
- 劉協:待朕看看爾等的下場!
- 秋郢
- 2198字
- 2025-04-30 18:00:00
他口中的太尉馬翁叔公,即為前太常卿馬日磾。在太尉之職空缺四個多月之后,因著失職之事已過風頭,最終還是由他順位升任。
馬日磾升任太尉,太常卿之位空出,又由前時長安地震之后、被策免的前司空種拂擔任。
這兩件事沒發生多久,荀彧一介白身,卻能在這戰亂隔絕的當下,及時獲得這些朝堂上的動向。可見他叔父司空荀爽過世之后,朝堂上依然還有與荀氏互通消息的重臣。
那么他作出的董卓“必以亂終,不得久執朝政”判斷,是否也有所依據……
曹操立即應下:“便依文若所言!我將以河南任峻為上計掾,待河南戰事稍止,即與平原、甘陵之掾同赴長安!”
“將軍此舉,必得朝廷褒揚。”荀彧笑道。
兩人正欲繼續討論幾句,忽然心有所感,一齊望向天空。
就看見剛剛放晴散開的云層后面,赫然有一顆淡紅色的彗星經天而行!
……,……
長安未央宮西側,太常北庭的靈臺上,司徒王允與太常卿種拂兩人肅然而立。
在兩人的身后,有太史令王立躬身侍立著。
這莫名熟悉的場景,讓王允很快想起了近半年之前的那個凌晨。
當時有孛星出于東方,太史令王立見到后,立即派人知會了他和時任太常卿馬日磾。
王立解釋說,按星象的預示,當是有亂兵自東而來,禍亂朝廷制度。而為了避免人心紛擾,馬日磾曾有意放棄繼任太尉之機會,主動提議向朝堂隱瞞天象。
但天象終究沒能隱瞞住,馬日磾兜兜轉轉,也還是繼任了太尉之職。
可見天行有常,隱瞞不得,一切也終究會回到正軌。
至于這次的異常天象,則是一顆剛剛出現的彗星,彗星呈淡紅色,尾端略有彎曲,宛如上古之時的旗幟。其形象既鮮明,光芒也較為明顯,哪怕在晴朗的白天也清晰可見。
星象如此清晰鮮明,看到的人肯定不是一般的多,如果不早點給出妥善的解釋,估計會引起一些騷動。
好在馬日磾新任太尉不足一月,即有星象示警,朝廷也不會把責任追究到他身上。
他心中嘆了口氣,嚴肅的問王立道:“如此星象,所兆者何?”
“回司徒公,此彗星名為‘蚩尤旗’,主王者征伐四方。昔年孝武皇帝大舉征討匈奴之前,此彗星亦曾出現過。”王立躬身回答。
王允稍稍一愕,繼而心中狂喜。
按照這星象的解釋,豈不是說天子成年之后,將立下如孝武皇帝那樣的武功?!
若是果真有這么一天,那如今的董卓,還有意圖割據的劉焉,顯然都已成為天子腳下的墊腳石。而河北、關東的亂局,也必然會平息在天子的號令之下!
然而,身邊的前司空、現任太常卿種拂卻問道:“可還有其他的兆示么?”
王允頓時反應過來。
這天子征伐四方的兆示,雖然吉利無比,卻肯定不方便在朝堂上公開。
否則的話,誰知道董卓會怎么想?征伐四方的兵權重歸于天子手中,就意味著他這個太師已經失勢或死亡,他難道會坐視么?會甘心成為明日黃花么?
于是他也迅速的附和道:“陛下年方十一二歲,如何主持征伐?這星象必然有別的兆示,太史令當再察之。”
王立微微皺眉,尋思著《五行志》、《天官志》乃至諸多讖緯中的內容,片刻后再次回稟二人道:“若非王者征伐四方,便是朝廷中有主持兵事的重臣即將身隕。除此以外,再無其他。”
這不是一樣的意思么!王允心中震驚之意更甚。
朝廷中主持兵事的重臣,除了董卓還有誰?他如今正在試圖誅殺董卓,難道天象已經預示著會成功?
可這一項兆示,同樣不能拿到朝堂上啊!
否則的話,讓董卓有了防備之心,他王允再要行事,豈不更加艱難?
王允心思百轉,卻又歸于無奈。
彗星天象瞞不住,而解釋只有這兩種。
如果朝廷都不采用,而后有民間擅長讖緯的士人揭露出來,那對朝廷的威望、對太史令王立的聲望,都是巨大的打擊……
兩人離開靈臺,各自返回部門。種拂忽然說道:
“如今朝中主持兵事的重臣,不僅有太師,還有執掌禁軍的中軍校尉,執掌司隸州郡兵的司隸校尉等。甚至連北軍五校,官秩皆為二千石,亦勉強可歸于重臣之列。”
王允斟酌他的意思,似乎是在提醒自己,如何把星象兆示這潭水攪渾,從而在朝中隱瞞誅殺董卓的意圖。
可是,王允自忖從來沒有向種拂透露過什么,種拂如何會猜中自己的計劃?
他試探著問道:“穎伯此言何意?”
“子師何必明知故問?”種拂笑了笑,“子師應當知道,昔年我曾擔任過潁川太守,與故司空公、穎陰荀慈明頗有君子之誼。后來接任慈明的司空之位,亦為他臨終前所表薦,欲委我承其遺志也。”
荀慈明就是荀爽,曾為王允的屬吏,兩人關系非常密切。王允素知他有誅殺董卓的心思,亦曾一同有所謀劃,卻不幸于去年病逝在司空任上。
這么說來,種拂也和荀爽一樣、有誅殺董卓的意圖么?
往這個方向一想,王允忽然若有所悟。
種拂是河南雒陽人,而董卓擅權后,遭受荼毒最嚴重的就是雒陽。
原本繁華甲于天下的城池、宮室和民居,都被董卓部下放火燒掉;包括帝陵在內的諸多北邙大墓,很多都被涼州軍、并州軍所盜掘。
至于縣中的民眾,遭遇也分外的悲慘,不時就會受到涼州軍、并州軍的肆意劫掠;有些里閭的男丁,甚至被全部斬去頭顱,拿去當作他們剿滅盜匪的功勞。
到了最后,縣中幸存的所有民眾,又被強制著放棄故土,遷來了三輔地區。
不僅如此,種拂的兒子種邵,昔年為諫議大夫時,曾奉大將軍何進之命,以詔令阻止董卓進軍雒陽,并一度扛住董卓的威脅,把其軍隊阻擋在雒陽以西的夕陽亭。
董卓受此折擾,對種邵自是不忿,得勢之后,很快借故把他降職為議郎。前時又以他為益州刺史,讓他隨車騎將軍趙謙出征,意圖讓他火中取栗,去和擔任益州牧的劉焉死磕。
鄉里和鄉親受到這樣的殘害,兒子又被這么折騰,種拂反對董卓,乃至意圖誅殺,實在是太正常不過了……
王允握住種拂的手,感慨的說道:
“孟子言‘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此言果真不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