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9章 俊彥濟濟一堂

王允頗為欣慰的離開了東配殿,劉協也返回了溫室后寢。

他能夠聽出來,王允頗有試探他態度的意思,也就援引經義,對朱儁表示了一番支持。

然而,他其實并不看好朱儁。

哪怕他破天荒的攻下了整個雒陽,但雒陽以西有澠池董越、華陰段煨,哪個都不好對付;留在雒陽當地,又得不到任何人力和輜重補給,后面肯定是要退走的。

有河南郡這個無人區在,有弘農、河東的董卓駐軍在,除非整個關東、河北同心協力,或者另辟蹊徑走南線的武關道,否則不可能威脅到長安。

但關東又怎么可能同心協力呢?

袁紹身為盟主,自己都在和親弟爭搶豫州,并謀奪了盟友韓馥的冀州。

同盟中的其他州郡長吏,怎么可能還信得過他?還不都是紛紛鞏固自己的基業,然后漸漸變成割據軍閥的模樣?

甚至連朱儁這次的勝利,都會讓討董同盟更加分裂開來。

身為當世名將之一,朱儁的個人號召力,絕對在袁紹之上。當初起兵討董時,如果朱儁在關東,盟主之位絕對就是他的,沒有袁紹什么事情。

但現在也還不晚。擁著收復雒陽的巨大名望,那些不滿袁紹的州郡長吏,必然要把他推出來,取代袁紹的盟主之位。

而原本的討董聯盟,也會變成兩個互相對抗的集團,彼此之間的爭斗勢必更加劇烈。

這一點,或許要讓朝堂中某些重臣失望了。

他們指望關東討董聯盟能成事,實際不過是一場鏡花水月。

劉協發現王允似乎就有這種苗頭。他說起河南尹楊懿敗于朱儁時,臉上頗有幾絲喜色。

好在門口的執戟郎衛隔得遠,只能聽見殿中的聲音,看見殿中的活動,卻不可能分清殿中眾人臉上的表情。

劉協和王允的一番對答,除了互相試探之外,還要各自擔心泄露本意,說起話來也是心累得很。

等到這次征辟的左署諸郎成長起來,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想辦法換掉那些有問題的執戟郎衛!

否則的話,他在殿中根本沒法好好交流。

畢竟不是任何人都能以家禮相見、引入后寢溫室敘談的。迄今為止,他也就在后寢見了宗親劉和、姑舅伏完這兩個人。

劉和是宗室長者、當朝大司馬劉虞之子,當時劉虞剛派人來長安朝見,以示幽州對朝廷的忠誠。他為了表達親近和籠絡之意,引劉和入后寢賜宴,怎么看都是理所應當之舉。

而伏完則是陽安長公主之夫,又是貴人伏壽的父親。他剛剛聘娶了董白,絕了伏壽的皇后之望,于是以家禮拉攏安撫伏壽的父親伏完,是不是也非常合乎人情?

但再多就不合適了。過于頻繁的援用家禮,以及不合適的援用家禮,勢必會召來董卓的懷疑,進而對他的后寢、掖庭也進行滲透監控。

那種情形,想想都是難受至極。

不知道劉和回幽州之后,把口諭交給其父劉虞,劉虞的反應會如何?

……,……

次日蔡邕講學完畢,劉協翻閱著近期的詔令存檔,赫然發現了下達給劉和的詔令:

以代持國相印綬、保全甘陵國之功,策命劉和為甘陵國相、建安中郎將,在郡中招募壯士,以抵御袁紹叛軍?

這位族兄,怎么跑到冀州甘陵國去了?這代持國相印綬,又是怎么回事?

按照他父親劉虞的性格,未得朝廷授權,不會干涉幽州之外的事務。那他總不至于罔顧口諭,和公孫瓚混到一起了罷?

口諭中的第一條袁紹奪州之事,如今可是已經應驗了的!

還有他那“建安中郎將”的名號……雖說以詔令中“保境安民”的評價,以“建安”為號很是切合,但劉協總覺得這名號實在太過熟悉。

仔細回憶了下,他頓時恍然大悟:這建安,不就是劉協用得最久的年號么!

這可真是奇特的緣分……

劉協決定想辦法把原幽州從事、新征郎官田疇召來,親自詢問一番。

朝廷既然有詔令給劉和,那劉和肯定先有奏書,說不定就是由田疇奏報的,而他也肯定有更多的消息。

原本他還想繼續多等幾天,等王斌收到朝廷詔令,正式持節前往郿塢迎董白入宮時,再推動伏完的左中郎將任命。

可是現在,既然要見田疇,那就要先處理好這批新征郎官的入署事宜。

他迅速召來了當值的侍中趙溫,請他代為向朝廷上書,舉薦不其侯伏完為左中郎將。

舉薦很快被尚書臺所接受,可見王允也對貴人伏壽抱有一些同情,也理解劉協想要維護伏家的意圖。

而左中郎將既然就任,又有理事的意愿,光祿勛左署中自然不能繼續空缺。伏完依著劉協之前的意思,請宣璠把新近征辟的郎官全部放到左署。

這是很正常的要求,光祿勛卿宣璠原本也有意這么處理。

如此一來,既不會影響現有右署郎官的正常更直秩序,也能安置好新征辟的郎官,讓他們多些時間了解郎署之中的制度,以及身為郎官的職責。

宣璠自己的從子宣成,也是新征辟的郎官之一。

錄名入署之后,伏完領著所有左署郎前來東配殿覲見,三十多人魚貫而入,一同拜倒在劉協的御案前。

他們的年齡都不大,最大的也就三十七歲,最小的則只有九歲,正是以恩蔭為郎的王端。

除了王端這唯一的兒郎之外,還有幾名少年郎。十七歲的楊修,十七歲的傅干,十五歲的法正,十五歲的士孫萌,十四歲的王粲。

望著這濟濟一堂的青年俊彥,劉協心中欣喜不已,頗有類似李二那般“天下英雄入吾彀中”之嘆。

然而,這些人大概已經有過一些聯系,隨后賜宴之時,很明顯的分成了三個小陣營。

一個是出身司隸諸郡的十名郎官,加上懵懵懂懂的王端;一個是董卓陣營中諸朝臣、將領的子弟,以及少數親近的涼州人;剩下的則是其他外州的士子,聯系得并不緊密,但顯然都不在那兩方之中。

這無所不在的派系啊……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什邡市| 阿勒泰市| 蒲城县| 班玛县| 新巴尔虎左旗| 建阳市| 永仁县| 柳林县| 三江| 阿鲁科尔沁旗| 大英县| 象州县| 嘉祥县| 巴林左旗| 翁源县| 鄄城县| 平原县| 台安县| 海晏县| 大方县| 拉萨市| 阿荣旗| 东明县| 阳山县| 石屏县| 台江县| 邵东县| 渭源县| 吉水县| 醴陵市| 贵南县| 清徐县| 即墨市| 沈丘县| 利川市| 贵溪市| 章丘市| 财经| 昭通市| 金沙县| 克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