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我劉和,奇貨可居
- 劉協:待朕看看爾等的下場!
- 秋郢
- 2195字
- 2025-04-09 18:00:00
“還不是袁車騎、公孫將軍相爭之事!”姚貢嘆道,“前者袁車騎得州,令我往鄴城拜見。彼時公孫將軍尚駐兵于國中,我不能相違,以長吏不得妄自出境為由,拒絕了他的命令。”
“袁車騎昨日又行文于我,以州內養兵之需,責成我甘陵國提前解送年賦六千萬,不從則以法繩之。”
“這六千萬之數,乃是往年戶口極盛時的賦稅份額。可前幾年有黃巾之亂,國內大受荼毒,裹挾、逃散者甚多,連甘陵王都為賊人所執,王世子則死于亂中,哪里還有那么多戶口?”
“更何況,我甘陵乃是王國,國內賦稅之半乃是王俸,怎么能全額解送?而袁車騎居然還要提前……此舉分明是要置我于死地,方便他換上親信,取而代之!”
多半就是這樣了。這位國相,倒是明事之人……劉和心想。
可再明事又能如何?袁紹行文既下,哪怕姚貢現在投靠,袁紹都很可能會殺了他!
他向這位國相建議道:“事已至此,國相何不棄官歸家?”
姚貢反問他:“韓馥韓文節讓州歸家之后的下場,劉公子尚不知么?”
劉和搖了搖頭。他確實還不知道。
“韓文節歸家不久,有袁車騎屬下的都官從事朱漢,調動麾下的士卒包圍了韓文節的家宅,手持利刃闖進去,嚇得韓文節躲到了樓上。韓文節的長子沒能避開,當即被他打斷了雙腳。”
“此事過后,袁車騎捕殺了朱漢,說他先時曾被韓文節輕視過,一直心有怨恨,才擅自做下這等事情。但韓文節已經嚇破了膽,不敢再留于鄴城中,如今也不知去了何處……”
姚貢望向劉和:“這件事情,劉公子怎么看?那朱漢,果然是擅自行動么?”
“無論他是睚眥必報,還是喜歡揣摩上意,袁車騎把這么個人任命為都官從事,負責察舉州中犯法官員,還給予指揮士卒之權柄,到底是存了什么心思?”
劉和心中暗嘆。
和袁術相處下來,他早已不復之前的天真,何況姚貢還分析得這么清楚。
他只得問道:“事已至此,國相讓我如何相救呢?”
“請劉公子受我甘陵國相之印,代掌此國!”姚貢語出驚人,“再為我向令尊大司馬請一屬職,孰可保全。”
“此事不可!”劉和連忙拒絕,“郡國二千石之任,在于朝廷,豈能私相授受?至于大司馬府之任,代為相請不難,國相可以放心。”
“如此我自己倒是保住了,但甘陵國怎么辦?”姚貢提醒他,“劉公子若不接手,甘陵國即是無主之地,袁車騎、公孫將軍豈不是要將兵爭奪?這甘陵國內百姓,豈不又要遭受荼毒?”
“劉公子乃朝廷比二千石侍中,若是出外,必掌大郡大國。所謂事急從權,只有劉公子掌握了這一國,才能借助令尊的威望,讓袁車騎、公孫將軍不敢覬覦。”
“哪怕他們悍然動手,劉公子手中的五千幽州精騎,再配合國中的州郡兵,也有阻擋的能力!”
劉和心中頗為動搖。
這番話,著實是合情合理。為了國中不受荼毒,或許可以從權一下?
他向姚貢拱了拱手:“國相為民之心,令我頗為佩服。然茲事體大,我當一并詢于家父。”
姚貢直接從懷中掏出印綬:“劉公子盡可先受此印。令尊那邊,必然與我意同,不會坐視甘陵國受難。”
“國相何以篤定?”
“劉公子莫非忘了?黃巾亂前、亂后的甘陵國相,都是令尊,”姚貢露出了幾分感嘆神色,“令尊在任上頗有惠政,因病歸家之后,百姓仍有頌辭。”
“后來黃巾肆虐,國內荒殘,朝廷再次以令尊擔任國相,竭力安頓百姓,恢復產業,于是甘陵國大治,令尊也因而被征入朝,擔任尚書令重職。”
“以令尊向來的仁厚,以及和這甘陵國的深厚淵源,如何會反對公子出手保全國內百姓呢?父子共保一國,足可為當世佳話矣!”
劉和終于被說服,心中生出一些躍躍欲試來。
既然當年父親能從這甘陵國走向朝堂,為尚書令、宗正卿、幽州牧、大司馬;自己難道不能從這開始,為驅逐賊臣、護衛天子積蓄力量?
甚至于,以袁紹、袁術的所作所為,難道不也是賊臣么?
他深吸了一口長氣,從姚貢手中接下了國相之印:“既如此,我便不再推脫。”
“正該如此!”姚貢喜道,語氣頓轉輕松,彷佛放下了千斤重擔,“還有一事,劉公子或許該留意下。”
“什么事情?”
“有公孫瓚派遣其從弟公孫越,領一千精騎來到了國中,”姚貢指了指劉和放在案上的文書,“其請求駐地的文書里,去向也是南陽,與公子此文書相同。”
“居然有這種事?”劉和詫異道。
作為中郎將,公孫瓚的調兵權限并不高,為何會突然向南陽袁術處派兵?而且還以自己的親信從弟率領?
他很清楚的記得,袁術曾提起過,公孫瓚的另外一位從弟公孫范,可是掌著渤海太守之印!
這其中肯定干系不小……劉和思索著,向姚貢請求道:“我欲借廨中差役一用,去請鮮于校尉過來議事。”
“劉公子已掌國相之印,此廨即為所用,何必用借?”
姚貢說著,出門叫來一名差役,吩咐他前往鮮于銀的駐所。
等到鮮于銀到來,他知趣的告辭道:“我將召集廨中郡吏、書佐等,公布代易之事。稍后有郡吏名冊送上,劉公子若有所征辟、斥退或調整,盡請自專。”
“國相費心了,一切照舊便是。”劉和連忙應道。
鮮于銀有些疑惑。這國廨正堂,國相居然就這么走了,把地方讓給他倆?
才想詢問幾句,劉和卻擺了擺手:“個中緣由,后面再和仲堅分說。現有一件緊要之事……”
他把公孫越領兵前往南陽、眼下駐于縣中之事告知鮮于銀,吩咐他盡出騎軍,包圍其駐地,再把公孫越提到此處來。
有心算無心,五千對一千,六百石的假校尉對無秩的行校尉,結果沒有任何懸念。
鮮于銀全副武裝,吩咐數名騎卒把公孫越押到劉和面前,呈上從他身上搜出來的書信。
看過這書信之后,劉和重重的吐了幾口長氣,忽然笑出聲來:
“袁術扣留我,欲奪我幽州精騎;公孫伯珪去信袁術,也是建議扣留我,奪我幽州精騎,真可謂英雄所見略同!”
“我劉和,倒也奇貨可居,足感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