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1章 馬匹很可靠

頗喜見老爺問話,思忖一番,開口說道:

“......去年四月,官軍大敗,我家主歿于陣中......”

“而我卻獨活沖出虜陣,本想著要為家主收尸之后,再行離開。”

“可是一呆三個月,卻始終尋不見尸首!”

“那時已是七月,楊經略正好到沈陽。而小人聽說,朝廷將派十數萬平虜大軍到達遼東,心中真是一陣歡喜......”

“便投在了杜大帥(杜松)的帳下,想著剿滅建奴,為家主一報血仇,也可賺些軍功!既告慰他在天之靈,小人也可安心回家?!?

“可不曾想......小人又活了下來,可大軍卻敗得凄慘......”

“嘶”,旁邊五人倒吸一口冷氣,這莫非是官軍的天煞克星。

隨后,眾人一陣沉默......這仗打得實在太凄慘了點!

頗喜接著說道:“小人心灰意冷,便離了官軍,拿著文牒,一路南下,只想回宣府頗家,把還剩的一些遺物交還給主母?!?

說道此處,長嘆一聲,不再言語。

“沒想到,你這南人,也是俺們宣府的!”忽嘎楞幽幽說道。

這頗喜聞言,皺緊眉頭——他和建虜廝殺數仗,早就對胡虜恨之入骨,聽聞這廝居然說“俺們的宣府”,心中不滿已是爆發。

“誰們的宣府?什么時候成了你這叛民和北虜的宣府了?”

那日蘇三人聞言,本還有些佩服他是條漢子,可不想這南人膽敢歧視咱大蒙古人,眼中冒出怒火。

眼看沖突再起,李伯弢看著頗喜,一聲“住嘴!”,打斷了他的話。

心中想著,自己來自和諧社會,這題可熟悉了。

自洪武爺開始,便頒了旨意,說是:

蒙古雖非華夏族類,然同生天地之間,有能知禮義,愿為臣民者,與中夏之人撫養無異!

既然這些蒙人皆已歸順了大明,那么——

“宣府是你的,也是他們的,更是大明的!”

“南人北人,漢人蒙人,只要歸順大明,皆是天子子民。”

“朝廷一視同仁,無分你我!”

“冤有頭,債有主。咱大明的仇人是建奴,不是歸順的蒙人!”

“你可明白?你可知錯?”

頗喜怔住了,愣愣地看著李伯弢,一時竟不知道該如何作答。

他其實連這話什么意思都沒完全聽明白,但聽著這位進士老爺能一口氣說出這么一大串,如此聲勢浩大,總歸是自己錯了。

便不由自主地低下了頭。

李伯弢身后的三個韃子,此刻嘴巴張得老大,目瞪口呆地望著這位大元帥府的上官,眼里透出震驚與復雜的神色。

雖然,自己聽不懂什么,但也明白,這位大老爺居然斥責漢人,替他們蒙人說話!

心中更是莫名涌起一股感動——想著一路來到京師,所碰上的官吏,那可是一部血淚盤剝史。

而這位漢官,卻獨獨的不一樣,心中再次一陣唏噓。

這些蒙古人幸運就幸運在,他們碰到的是李伯弢,大明獨一份,從小在民族平等教育下長大的接班人。

李伯弢自幼痛恨民族歧視以及建虜。

所以,這些蒙人難得在大明境內碰上了這樣的漢官。

李伯弢見頗喜低頭不語,也不再多說,細思一下,問道:“文牒可否一看?”

頗喜聞言,從身上摸出一張文牒,說道:“撫順一役前,家主便已備下了文牒給咱,怕是萬一有個閃失,若咱還活著,好歹也能回頗家報信。”

李伯弢一邊聽,一邊接過文牒仔細端詳。

這份通關文牒上面蓋的是廣寧兵備道的紅色關防大印。

再細看內容,姓名、年紀、籍貫、行蹤去向,一應俱全,規規矩矩,合乎文理,看去不似做偽。

不過能給一個私兵,開出山海關通關文牒,這家主頗重光,應該職位不低。

可他仔細回憶,記憶中卻也想不起有這號人。

隨后,李伯弢轉過身來,看著蒙古三人組,問道:

“那么你們呢,確是內附歸順了大明?”

忽嘎楞聞言,立刻答道:“回老爺,俺們真的歸順了大明?!?

“你們的路引是如何得來?”

李伯弢知道,即使內附的部落,頂多也就來往邊鎮,要想來到南邊,特別是京師也是不易。

忽嘎楞轉頭和那日蘇交流了幾句,那日蘇從懷中掏出路引,遞給了李伯弢。

忽嘎楞繼續說道:“回老爺,那日蘇的叔父是在宣府北路獨石馬營,參將張應奎帳下效力?!?

“路引便是他叔父所給!”

“所任何職?”

“標下左二營前鋒把總?!?

那日蘇一聽到此,立刻昂首挺胸,兩眼看著李伯弢,心想好讓你知道,咱家里也不比你差多少!

李伯弢瞥了那日蘇一眼,見他突然昂首挺胸的樣子,也不知為何如此。

也就沒有理他,隨后拿起路引看了看,確是宣府所發。

他抬頭看了看忽嘎楞,又問道:

“你們年紀相似,年紀輕輕,可你又怎會北去塞外?”

忽嘎楞聞言一呆,想了想,說道:

“回老爺,俺并未北上,俺自小長于板升,是俺父母出了邊塞!”

原來是移民二代,那也算不了叛民。

李伯弢終于弄清了雙方的由來,聽上去都沒什么問題。

隨后心中一笑,管這么多干啥,只不過買匹馬而已,又不是刑部的捕快。

可說到買馬,他又糾結了起來。

一邊是蒙古馬,一邊是河曲馬,聽上去都還不錯。

可當李伯弢真正看到一旁矮矮小小的蒙古馬時,心里直犯嘀咕,總覺著這等小個頭,配在自己身下,未免寒磣了些——要騎就要騎大馬!

雖然,聽說這蒙古馬長于奔襲,以耐力著稱,可論起速度與威風,卻終究差了幾分。

而頗喜的河曲馬,也就是青甘河套一帶的馬匹,雖說此刻那馬瘦骨嶙峋,卻骨架高大,明顯比蒙古馬高出一頭。

他心里清楚,這馬看上去病懨懨的,眼神里也透著疲憊,但這匹河曲馬能從沈陽奔至京師,一路千里,已是出類拔萃。

若得良草好料,再精心調養一番,必定能煥發雄姿,稱得上百里挑一的駿騎!

隨口一問價錢,蒙古馬三十八兩一騎;

而這匹河曲馬果不其然,頗喜給了五十兩的價錢,遠遠高出了市面價格。

正想著,如何通過雙方互相壓一壓價格,就聽見此時,騾馬市里一片躁亂,從遠處開始傳來陣陣的步伐聲。

前方幾人,騎馬沖入了騾馬市,后面跟著一隊士卒。

這隊士卒有七八十人,頭戴飛碟帽,盔頂束著紅纓,身披黑袍,外罩藍色棉甲,紅色革帶束腰,腰懸黑色橫刀。

進了騾馬市,便四下散開,圍成了一個大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顺县| 麻城市| 五指山市| 边坝县| 栾川县| 贡嘎县| 临夏县| 禹城市| 武宣县| 永仁县| 湟源县| 大洼县| 寻乌县| 四平市| 瑞安市| 建平县| 大港区| 沧州市| 民勤县| 阆中市| 广德县| 台东市| 汉沽区| 高青县| 梅河口市| 平陆县| 拉萨市| 当阳市| 石柱| 从化市| 灯塔市| 宜宾市| 历史| 江北区| 四平市| 永城市| 黄大仙区| 龙川县| 潼关县| 景谷| 夏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