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yī)臨床必讀叢書重刊:幼幼集成
- (清)陳復正編撰 楊金萍等整理
- 691字
- 2025-03-19 00:01:27
整理說明
《幼幼集成》,清代陳復正編撰,成書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主要版本有:清乾隆十五年庚午(1750)廣東初刻本登云閣藏板、清乾隆十五年(1750)冬至會藏板、清乾隆十五年(1750)翰墨園藏板、清乾隆十六年(1751)聚奎堂刻本積秀堂藏板、日本文化十一年甲戌(1814)林權(quán)兵衛(wèi)刻本、清乾隆以后至民國多種刻本及石印本、1956年上海衛(wèi)生出版社鉛印本、1962年上海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鉛印本、《中國醫(yī)學大成》本。本次整理,以登云閣本為底本,參合冬至會本、翰墨園本、聚奎堂本等多種刻本,并參考1956年上海衛(wèi)生出版社鉛印本、1962年上海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鉛印本、1986年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點校本、1997年華夏出版社點校本。同時參考《內(nèi)經(jīng)》《傷寒論》、萬氏《育嬰秘訣》、萬氏《片玉痘疹》等內(nèi)容。
本次整理,以對校為主,四校合參,力求給讀者提供一個較完整、訛誤較少的本子。具體方法如下:
1.本次整理一律使用簡體橫排,全書文字原則上盡量使用簡體規(guī)范漢字。不使用異體字,通假字、古今字予以保留。
2.全書標點使用通行標點符號。
3.藥名盡量規(guī)范統(tǒng)一,如旋復花→旋覆花,白芨→白及,葳靈仙→威靈仙等。
4.原書中“右”字用以代表前文者,一律改為“上”字。
5.底本中的錯、漏、衍、倒等,結(jié)合諸本或改或補或乙轉(zhuǎn),或明確的錯誤,徑改。
6.原書中正文與注文,本次整理分別以大小字區(qū)別。歌賦與釋文之間,亦以不同字體區(qū)別。
7.目錄與正文標題不一致之處,及正文標題前后矛盾者,當互相校補,不出注。
8.書中重出的方子,原書方后多注“方見某某門”,因“某某門”與目錄與正文標題中的“某某證治”“某某病論”不符,則一一核對,據(jù)目錄及正文標題,回改為“某某證治”“某某論”。
9.書后附方劑筆畫索引,便于讀者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