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研究重點和主要研究方向

VVC是臨床常見多發病,又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的病,需要婦產科、皮膚性病科、醫學真菌科等多學科協同進行創新研究。RVVC的形成機制和理想治療方案、VVC治療耐藥、有效治療新藥研發,以及中西醫結合治療等,是今后研究的重點。

從國內外文獻看,目前對VVC研究比較多的是RVVC。盡管RVVC的形成確切機制目前還不完全清楚,但比較多的研究結果顯示,其發病與陰道局部免疫失調、陰道微生態失衡關系比較密切。治療不徹底、再感染等也被認為可能是VVC復發的原因。以陰道局部免疫、陰道微生態為切入點探討RVVC的形成機制和治療方法是今后研究的重點。國內外中西醫都有相關學術團體組織專家撰寫治療VVC和RVVC的共識和指南,但目前還沒有公認理想的治療方案,有待于不斷補充和完善。

VVC治療中,念珠菌耐藥問題是目前研究的另一個熱點。臨床上,唑類抗真菌藥是國內外治療VVC方案中推薦首選藥物,隨著唑類抗真菌藥物的長期廣泛使用出現了念珠菌耐藥的問題,近年有加重趨勢,給VVC的防治帶來新的困難和挑戰。念珠菌對唑類藥的耐藥機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發現與真菌細胞靶位酶的改變、外排泵蛋白過度表達、生物膜的形成、細胞應激反應、脂類的代謝、耐藥相關轉錄因子突變等因素有關。

中醫、中西醫結合防治VVC是今后有價值的重點研究領域。中藥具有副作用小、來源廣、價格低廉、較少出現耐藥、適合長期及預防性應用的特點。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發現300余種中草藥具有抗真菌活性。其中,蒼術、丁香、姜黃、黃連、黃柏、艾葉、藿香、香薷、茵陳、土荊皮、石榴皮、苦參等抗真菌活性較強。有些中藥單味藥并無明顯抗真菌活性,但復方卻呈現抗真菌活性并有較好療效。本書編寫團隊(廣東省中醫院中醫藥防治皮膚真菌病研究創新團隊)從1989年開始先后承擔廣東省科技攻關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各級課題,進行了中醫藥治療VVC的系列臨床和實驗研究。以中醫、中西醫結合理論為指導,應用體外培養、動物模型、分子生物基因組學、代謝組學、臨床試驗等現代科技方法和手段,尋找具有抗真菌和調節免疫雙重作用、抑菌增效的單味中藥或復方,開展中藥逆轉真菌耐藥、干預念珠菌生物膜以及中醫藥外用治療VVC、RVVC的臨床試驗和實驗研究,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除了上述研究熱點、重點外,臨床上還有許多VVC防治的問題等待我們去探索研究,如VVC定植機制、VVC陰道給藥最佳劑型和方法等。

綜上所述,VVC是臨床常見的對女性身心健康有較大影響的真菌感染性疾病,其中RVVC和耐藥VVC是臨床防治的重點。實踐證明,中西醫結合治療VVC可明顯提高療效,在中醫理論指導下應用現代科學技術和方法進行多學科的、中西醫結合的VVC防治研究是今后有價值的研究方向之一。

(范瑞強)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河子市| 唐河县| 梓潼县| 浦县| 句容市| 太湖县| 宁夏| 汉川市| 奇台县| 兴安盟| 汉寿县| 屯昌县| 德兴市| 双桥区| 延安市| 景德镇市| 丘北县| 扎囊县| 阿合奇县| 遂溪县| 正安县| 延庆县| 大洼县| 锡林浩特市| 高阳县| 双桥区| 民和| 杭锦旗| 乌兰察布市| 惠州市| 河津市| 读书| 易门县| 老河口市| 门头沟区| 慈溪市| 泾源县| 建湖县| 新邵县| 浦北县| 兴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