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胎醫學臨床操作手冊
- 楊慧霞主編
- 875字
- 2025-03-15 02:25:35
第一章 催/引產術
第一節 縮宮素催/引產術
【適應證】
1.具備催/引產指征,詳見《妊娠晚期促子宮頸成熟與引產指南(2014)》。
2.無催/引產禁忌證。
【禁忌證】
對縮宮素過敏。
【操作方法】
1.靜脈給藥,其優點是可隨時調整用藥劑量,保持生理水平的有效宮縮,一旦發生異常可隨時停藥。半衰期5~12分鐘。
2.小劑量靜脈滴注縮宮素為安全、常用的引產方法,但在宮頸不成熟時,引產效果不好。
3.有條件者最好使用輸液泵。
4.具體步驟
(1)靜脈滴注中縮宮素的配制方法:應先用乳酸鈉林格注射液500ml,用7號針頭行靜脈滴注,按每分鐘8滴調好滴速,然后再向輸液瓶中加入2.5U縮宮素,將其搖勻后繼續滴入。切忌先將2.5U縮宮素溶于乳酸鈉林格注射液中直接穿刺行靜脈滴注,因此法初調時不易掌握滴速,可能在短時間內使過多的縮宮素進入體內,安全性差。
(2)合適的濃度與滴速:因個體敏感度差異極大,靜脈滴注縮宮素應從小劑量開始循序增量,起始劑量為2.5U縮宮素溶于乳酸鈉林格注射液500ml中(即0.5%縮宮素濃度),以每毫升20滴計算。從每分鐘8滴開始,根據宮縮、胎心情況調整滴速,一般每隔20分鐘調整1次。應用等差法,即從每分鐘8滴調整至16滴,再增至24滴;為安全起見也可從每分鐘8滴開始,每次增加4滴,直至出現有效宮縮。有效宮縮的判定標準為10分鐘內出現3次宮縮,每次宮縮持續30 ~ 60秒,伴有宮頸的縮短和宮口擴張。最大滴速不得超過每分鐘 40 滴(即 120ml/h),如達到最大滴速仍不出現有效宮縮時,可增加縮宮素濃度,但縮宮素的應用量不變。增加濃度的方法是以乳酸鈉林格注射液500ml中加5U縮宮素變成1%縮宮素濃度,先將滴速減半,再根據宮縮情況進行調整,增加濃度后,最大增至每分鐘 40 滴(120ml/h),原則上不再增加滴數和縮宮素濃度。
【注意事項】
1.專人觀察宮縮強度、頻率、持續時間及胎心率變化并及時記錄,調整好宮縮后行胎心監護。破膜后要觀察羊水量及有無胎糞污染及其程度。
2.警惕過敏反應。
3.禁止肌內、皮下、穴位注射及鼻黏膜用藥。
4.輸液量不宜過大,以防止發生水中毒。
5.宮縮過強、宮縮過頻時應及時停用縮宮素,必要時使用宮縮抑制劑。
6.引產失敗 如連續使用2~ 3日仍無明顯進展,應進行母兒評估后改用其他引產方法。
(劉 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