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02 正確的排便姿勢,你做對了嗎

有一個地方我們每天必去,某一時刻,你會為了它而滿街尋找,甚至心甘情愿地在門外等上好久而不能離開,這個地方就是廁所。幾千年來,中國人都是蹲著排便的,現在很多公廁和一些地區還保留蹲便,而家里基本都改成坐便了。歐美國家則很早就開始使用坐便。早在1584—1591年間,英國的約翰·哈靈頓爵士設計出了世界上第一只抽水馬桶。西方國家的抽水馬桶普遍是“坐式的”,他們使用坐便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西方人“不會蹲”。我們亞洲人習以為常的“蹲姿”在西方人看來簡直不可思議,歐美人還發明了一個帶有些調侃之意的詞——“亞洲蹲”。這種蹲法就是上蹲廁時臀部盡量下沉卻又懸在空中,同時用雙腳保持平衡的姿勢。大多數歐美人在深蹲時腳跟都會自然離地,而亞洲式的深蹲腳跟是要著地的,很多歐美人真的不會這樣蹲。那么蹲便和坐便到底哪一種更科學?上廁所有正確的姿勢嗎?

蹲便與坐便對于排便的影響主要與“恥骨直腸肌”有關。這塊肌肉從一側恥骨出發,在直腸后面繞一圈,再回到另一側恥骨,形成一個環把直腸拉住,使直腸形成一個尖端向前的角度,稱為“肛腸角”。一般坐姿的肛腸角大約是80°~90°,而蹲姿時肛腸角可以達到100°左右。理論上來說,肛腸角越大,排便時所費的力氣越?。▓D 2-1)。

圖2-1 不同的排便姿勢

從生理結構上來說,蹲式更符合人體生理結構,排便會更順暢。蹲著的時候,兩腿分開,肛門也會自然分開,肛門括約肌被撐開更利于排便。但蹲式也有些弊端,如蹲便時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可能會增加腦血管意外發生的風險。此外,蹲的時間長了,肛門周圍靜脈回流會受到影響,會加大患痔瘡的風險。相對于蹲姿,坐姿沒有腹部朝下的重力作用,因此排空時間更長,腹部用力更多,更耗時,對于過度肥胖、嚴重靜脈曲張的人群,以及孕婦、行動不便的老人,坐便更輕松舒適一些。

教你一個小妙招,坐便也可以達到蹲便的效果!坐馬桶時在腳下加一個小凳子,保持上身微微前傾,讓大腿與腹部呈約35°,這個姿勢可以增加腹壓,有助于順暢排便,還能避免腳麻或夠不著地的尷尬。另外,注意大便的時間不宜過長,最好要控制在5分鐘以內,切忌一邊大便,一邊讀書、玩手機等。

其實,無論是蹲便還是坐便,正常情況下都不會有害健康。從衛生角度來看,很多人喜歡在公共場用蹲便器,試想一下,當馬桶上還有上一個人殘留的體溫,坐在上面將會是怎樣的尷尬,而且有可能傳染疾病,而自己家里大部分人會選擇坐便。此外,應注意多食用蔬菜水果等富含纖維素的食品,以預防便秘。同時,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排便時也不要用力太猛,避免引發心腦血管意外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手机| 莲花县| 遵义县| 吉水县| 商河县| 桓台县| 安新县| 军事| 茂名市| 灵川县| 开平市| 焦作市| 广灵县| 长宁县| 西华县| 泰州市| 固始县| 新丰县| 如东县| 裕民县| 九寨沟县| 南雄市| 正定县| 太保市| 连平县| 昭苏县| 和平县| 西和县| 南木林县| 田林县| 西城区| 进贤县| 仁化县| 澄迈县| 深水埗区| 青冈县| 岑溪市| 桑日县| 巴塘县| 黔西县| 张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