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血脈中的營衛變化是脈診的依據

中醫的脈診主要是通過全身淺表的脈動察知體內臟腑氣血的虛實寒熱等變化,辨識疾病病機,預測疾病轉歸,指導臨床立法處方。既然脈搏是發源于心臟,反映的也是心臟和血液循環系統的事,為什么還能診察出全身臟腑的疾病呢?這也是脈診的玄妙所在。

要解決這個問題,就不得不談到中醫的千古之謎——“經絡”和“營衛”了。

《傷寒論·平脈法》對脈診原理的闡述是這樣的:“問曰:脈有三部,陰陽相乘,榮衛血氣在人體躬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隨時動作效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觀脈,大小不同,一時之間,變無經常,尺寸參差,或短或長,上下乖錯,或存或亡,病輒改易,進退低昂,心迷意惑,動失紀綱,愿為具陳,令得分明。師曰:子之所問,道之根源,脈有三部尺寸及關榮衛流行不失衡銓腎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經常,不失銖分,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百刻,一周循環,當復寸口,虛實見焉,變化相乘,陰陽相干,風則浮虛,寒則牢堅,沉潛水滀,支飲急弦,動則為痛,數則熱煩,設有不應,知變所緣,三部不同,病各異端,大過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見,終必有奸,審察表里,三焦別焉,知其所舍,消息診看,料度腑臟,獨見若神。”

從劃著重號的句子來看,血脈中的營衛流行,不失衡銓,那么脈象才會出現浮、沉、洪、弦等生理變化。

再看《靈樞·營衛生會》說:“營在脈中,衛在脈外,營周不休,五十而復大會,陰陽相貫,如環無端。”

可見脈象是榮衛氣血在經脈中運行而搏動的外部征象。因而榮衛氣血在經脈中的運行狀況,是形成脈象的主要生理基礎。榮衛氣血賴心肺的呼吸出入循環運行,靠氣息運行將精氣輸布于全身,周流不息。故而脈隨呼吸出入搏動不停,表現出各種形象,即所謂脈象。此“榮衛流行,不失衡銓”,故脈象有規律可循。若因病變影響,致榮衛氣血的運行失其常度,所謂太過與不及,即表現病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攀枝花市| 商洛市| 苍梧县| 平顶山市| 区。| 富川| 萨迦县| 海兴县| 通州市| 普兰店市| 杭锦后旗| 进贤县| 崇明县| 洪雅县| 通江县| 苍山县| 剑阁县| 会同县| 卢湾区| 石家庄市| 东台市| 海安县| 孟村| 钟山县| 迭部县| 定安县| 昆山市| 麻江县| 江源县| 崇阳县| 唐海县| 孟津县| 广河县| 漠河县| 饶平县| 东乌| 平度市| 晴隆县| 深泽县| 马山县| 眉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