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聊勝于無

  • 家父崇禎帝
  • 一脈春回
  • 2226字
  • 2025-03-09 14:07:31

崇禎皇帝端坐于龍椅中,上方是其親筆手書的“九思”二字,下方是其跪地的臣子。

夾在其中的崇禎皇帝盡量維持著帝王姿態,同時這也是大明朝的最后一絲威嚴。

殿內燈火通明,依舊未散去

“湖廣的兵力不算多,既要南下長沙進剿賊寇,又要北上收復失地,還要防備流寇竄入江西,吃得消嗎?”

張縉彥聞言,眉頭不再那么緊繃。

皇帝能這么問,說明自己的方法或多或少得到了皇帝的認可。

“啟奏皇上,總兵杜弘域已奉命率軍南下,按照路程推算,應已抵達南畿,可令其西進剿賊。”

“援剿江楚應皖總兵馬科,還在京畿駐守,為穩妥起見,可令馬科按原定計劃南下湖廣,進剿賊寇張獻忠。”

“不可。”工部尚書范景文出言反對。

“啟奏皇上,京畿之地不可無大將鎮守。”

“京畿周邊軍鎮,本就兵力不足,又有大量兵士感染瘟疫,短時間內無法作戰。”

“若再將馬科調往湖廣,或遇事端,朝廷恐難以應對。”

張縉彥微微抬頭,朝著范景文所在的方向瞪了一眼。

“范尚書所言,不無道理。”

聽到崇禎皇帝的聲音,張縉彥趕緊收回目光,重新跪趴在地上。

“令湖廣巡撫李乾德領兵自岳州南下,會同平賊將軍左良玉督促各部,進剿賊寇。”

“令湖廣巡按御史黃澍領兵,收復武昌。”

“令杜弘域領兵西進湖廣,進剿張獻忠。”

調兵是兵部的職責,兵部尚書張縉彥立刻回道:“臣,遵旨。”

崇禎皇帝掃視殿內群臣,“都起來吧。”

“謝皇上。”

“流賊四處作亂,官兵疲于應付。瘟疫肆虐京畿,大批官兵倒下。若再遇警事,朝廷該當何去何從?”

崇禎皇帝詢問的,是大明朝老生常談的問題。

沒錢,沒糧,現在連兵都快沒了。

眾臣低著頭,不知如何回答。

其他人可以裝作若無其事,可有一人不行,那就是內閣首輔陳演。

無人回話,如山的壓力涌向陳演,迫使他不得不硬著頭皮開口。

“啟奏皇上,我大明精兵,皆在九邊。松錦一戰,九邊精兵付之一炬。”

“朱仙鎮一戰,腹地各省官兵,毀于一旦。”

“孫傳庭兵敗潼關,陜西三邊之兵,盡數敗沒。”

“瘟疫橫行,京畿守軍又為之一空。”

“依臣愚見,破局之法,唯有募兵。用原有官兵為骨架,招募新兵,以充實京畿,拱衛社稷。”

“如何募兵?”崇禎皇帝問道。

募兵,沒什么難的。

難的是,沒有軍餉錢糧,憑什么讓人家給你賣命。

“回稟皇上,可以派清軍御史前往各個衛所,按照軍籍名冊,勾選青壯,加以編練。”

“衛所兵本就世代為兵,無需太多軍餉,只需供給飯食即可。”

朱慈烺瞥了一眼陳演,這家伙連重新編練新兵的辦法都能想的出來,卻不愿意提出調動遼東兵馬。

看來放棄遼東的責任,沒有人愿意擔。

自己若是個臣子,還可以勸諫放棄遼東。

可自己是太子,對外態度強硬,又是大明朝的政治正確。

棄地這種有礙顏面的事,皇帝都可以說,但太子不能提,最起碼不能在公開場合提。

還未登基便想棄地,這是先天污點。

當太子的時候你都要棄地,這要是當上了皇帝,那還不得割地賠款!

就算自己真的提了,以崇禎皇帝的性格,若提的這個人是他的臣子,他或許會同意。但若是他的兒子,他絕對不會同意。

而陳演本人,當然清楚把遼東軍民調入關內,是破局的最佳方案,但他就是不提。

如果提了,成與不成,都會被其他官員噴,事后反而還可能被追究責任。

他自然不會做這種利國不利己的事。

崇禎皇帝又是死要面子活受罪,下面的臣子不提調動遼東軍民,他自然更不會提。

“戶部、兵部,怎么看?”

崇禎皇帝的聲音剛剛落下,兵部尚書張縉彥的聲音接著響起。

“回稟皇上,陳閣老所言,老成謀國,臣附議。”

兵部只負責軍事,至于練兵所需要的錢糧,那是戶部的事。

張縉彥只想著把眼前的事糊弄過去,就只好死道友不死貧道,苦一苦戶部了。

戶部尚書倪元璐躬身,他知道,再沒糧,也得擠出來。

“啟奏皇上,囤積于臨清的漕糧物資被建奴焚毀,以致國庫空虛,國帑不振。”

“練兵所需之餉,戶部確實難以為繼。若是僅供給糧食,臣以為可在山東的臨清、濟寧二州練兵。”

“一則京畿瘟疫未完全散去,軍營乃密集之所,稍有不慎,兵士便會感染瘟疫。”

“二則臨清、濟寧乃漕運重鎮,可就近獲得漕糧補給,不必再經他手。”

“三則山東緊臨京畿,若遇事端,可迅速入京。”

倪元璐的話音重點,在第二條上。

臨清、濟寧就在運河邊上,可以就近截取漕糧以充軍需。

如果經朝廷調撥,層層過手,不知會被克扣多少。

左都御史李邦華上奏,“啟奏皇上,軍籍名冊早已失真,若是按照軍籍名冊勾軍,怕是耗時耗力。”

“既然在山東練兵,莫不如以運河的運軍為基礎,挑選運河沿岸衛所精壯,加以整訓編練。”

“如此,既不用大費周章的勾軍,同時也可以兼顧漕運,確保漕運暢通。”

漕運是大明朝的生命線,若不是建奴攻破臨清,焚毀囤積于此漕糧物資,朝廷也不用著如此為難。

當聽到李邦華的提議后,崇禎皇帝很是贊同的點點頭。

以原有運軍為基礎,除了上述有點之外,還有一個最突出的有,那就是最大程度上減少錢糧支出。

這是崇禎皇帝最樂意看到的。

“前者建奴流竄入山東,運河沿岸的運軍多有損失,趁此機會,一并補充起來。”

“責令漕運總督路振飛,命其挑選淮安、揚州兩地的運軍精壯,調派至濟寧聽命。”

“臣等遵旨。”內閣同戶部、兵部一同領旨。

朱慈烺適時的上前,“啟奏父皇,兒臣聽聞,練兵先練將。”

“我大明人才濟濟,良將眾多。或可以重新起用賦閑在鄉的將領,如杜文煥、尤世祿等將,令其前往山東,整訓編練兵馬。”

朱慈烺的話,屬于拋磚引玉。

起用賦閑將領是磚,給領兵的將領封爵,拉攏人心,才是玉。

當然,大明朝已經病入膏肓,無力回天,唯有南遷方才能尋得一線生機。

可朱慈烺是太子,不是皇帝。南遷的事情他做不了主,讓太子到南京的事情,他本人更不能提。

就只能做一些聊勝于無的縫縫補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流市| 建湖县| 民丰县| 英超| 利津县| 南召县| 和龙市| 平和县| 济南市| 翁牛特旗| 太仆寺旗| 山丹县| 鲁山县| 乐安县| 睢宁县| 岑巩县| 常山县| 于都县| 凉城县| 镇平县| 普兰店市| 温宿县| 湖州市| 惠水县| 伊宁市| 山西省| 荆门市| 九龙县| 道孚县| 城固县| 陇南市| 石嘴山市| 红河县| 琼结县| 湘西| 霸州市| 翁牛特旗| 勃利县| 吉林市| 太谷县| 大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