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不知歷史上的萬貞兒究竟是如何成為萬貴妃,中間是否有著波折,但陳霄的確有投資的意向。
可是再怎么投資,又如何能信對方一句空口白話?
于是陳霄先是陳之利弊,將對方可能遭遇的危機添油加醋的說出來,再以性命相挾,終于讓萬貞兒臣服自己。
然后,陳霄毫不客氣的為這位未來的萬貴妃種下了一根“牽絲引”。
牽絲引一旦種下,生死將徹底掌控在自己的一念之間,每月都要按時服解藥,否則必萬毒燒心,生不如死。
而有了這個,陳霄才能勉強相信對方的保證。
如此一來,自己一邊屯兵邊關,手中握有軍權,脫離了皇宮的換屆漩渦。
一邊又有萬貞兒吹枕邊風,想來就算朱見深登基后,也不會第一時間對自己動手了。
若不這樣,恐怕當朱見深繼位之日,便是自己剝皮揎草之時,畢竟歷史上那位九千歲的下場便是如此。
有著前車之鑒,陳霄又怎會不暗自提防?
其實,陳霄不是沒有想過提前接觸朱見深,為自己的政治生涯進行押注。
只可惜宦官身份特殊,若是被朱祁鎮得知,立時就有傾覆大禍。
畢竟作為朱祁鎮的心腹內臣,在朱祁鎮還活著時提前接觸東宮太子,是想做什么?
況且雖然后世評價朱見深寬厚仁義,可帝王本就是蛟龍性子,自己又身份特殊,就算討好對方又如何,難道就能令對方減輕對自己的殺意不成?
因此,陳霄才決定退而求其次,在萬貞兒身上下了一步閑棋。
看著萬貞兒失魂落魄的離去,陳霄淡然一笑,走出大殿,信步來到一處宮廷樓閣之中。
“督公?”
此時,常言笑也已經跟了上來,他略帶擔憂地看了看陳霄,“若被太子殿下知道,恐怕……”
“只要萬貞兒是聰明人,就不會多說?!?
陳霄接過手下遞來的青瓷茶盞微微抿了一口,看著冬日陰云連綿的夜空,一種玄而又玄的意境便自然而然地散發出來。
今夜,自己將從宮闈之中徹底解脫。
就如同卸下了枷鎖,自此龍歸滄海,鵬振九霄。
一時間,念頭通達,福靈心至,半年來積攢的內息終于臻至圓滿。
下一秒,一抹靈光從陳霄眉心祖竅中生成,如同一粒珍種,繼而大放光明!
“三階的臨界點,終于到了……”
陳霄低聲喃喃,此時此刻,這具身軀終于跨過了二階大成,達到了二階巔峰的境界!
這種感覺并不陌生,在《太極張三豐》位面中,他便在最后關頭沖破了關卡,得以戰勝張三豐!
而今日,他來這個世界不過區區一年,便再次抵達了這個境界。
不僅如此,這一次腦海中竟然有先天靈光之種在積攢,如菩提子迸射毫芒,照徹靈臺方寸!
也就是說,三階對于自己只剩一步之遙!
這些念頭在陳霄的腦海一閃而逝,而現實中陳霄突然仰天長嘆,將手中香茶一飲而盡。
“督公欲觀天象?”
一旁,常言笑只感覺內心砰砰狂跳……
就在剛才,他只感覺面前之人頭頂猶如有一輪明月升起,大放光明,可是等他揉了揉眼再看時,卻又什么都沒有了。
此時再看陳霄,卻發現陳霄的氣息宛如山岳般云深霧罩,不由大是心折。
因為他已然明悟,面前之人恐怕在武學境界方面再次登上了一個臺階,已經到了震古鑠今的地步!
念及此,他原本躬起的腰彎得更深了,“若是要觀天象,恐怕會讓督公失望,畢竟如今正是深冬時節,霧雪連綿,恐怕還要等到驚蟄過后才有著了。”
“天象,不是一直就有么?”
“有嗎?”
常言笑愕然抬頭,卻只看到漫天灰蒙蒙的陰云,籠罩在這座儼然的紫禁城上,宮闕盡染鉛灰。
“世人皆以滿月為美,可是誰又能知,這肅殺的冬夜,別有一番改天換日的氣象啊……”
陳霄別有所指的說著。
說罷,蟒紋披風卷過九曲石階,陳霄徑自離去,只留下滿臉深思的常言笑。
陳霄沒有在京中逗留多久,畢竟自己不是真正的曹少欽,無法做到在皇帝面前玲瓏八面。
未免露出破綻,于是第二日便辭別了朱祁鎮,重新回到了龍門邊關。
而隨著他的離去,京師滿朝文武也不由得狠狠松了一口氣,懸著的心徹底放了下來。
雖然東廠猶在,可沒有曹少欽的坐鎮,就如同沒有了牙的老虎。
雖然宦官依舊勢大,但也是能勉強抗衡,而不至于成為待宰羔羊。
而在返回龍門之后,陳霄便開始大刀闊斧,一邊將少部分出產的西夏金器獻給京城,而大多數則秘密扣留下來,當成了招兵買馬的資糧。
很快,在監軍萬喻樓的掩護下,陳霄便將黑旗衛從五千人增兵至一萬五千人,同時秘密訓練,準備培養出一支強軍。
與此同時,龍門鎮也在陳霄的打造下漸漸成型,成為了絲綢之路上一座重要的貿易地點。
在這種情況下,陳霄也是日進斗金,更是將整座龍門鎮打造得鐵板一塊,水潑難進。
對于這種情形,朱祁鎮自然也有察覺,不過監軍萬喻樓的奏本卻總是在不經意間打消他的疑慮。
隨著身體日漸不堪,朱祁鎮的精力也越來越弱,已無力去詳細調查。
再加上陳霄每月都會按時送來價值連城的西夏金器,在國庫囊中羞澀的情況下,他也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或許在他心中還認為,雖然曹少欽日漸桀騖,養兵自重,但也可以等到金器開采完畢后再進行處置……
在這種詭異的平靜下,陳霄迎來了一段相當清閑的日子,每日只知練兵和修煉。
而剩余時間,他則收集了大量醫書,大大充實著自己的知識積累。
人類聯邦自古便有著“漢醫”這個職業,類似于自己世界的“中醫”,所行之道同樣是陰陽五行作為基礎,將人體看成是氣、形、神的統一體。
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的方法,分析病理及五臟六腑、經絡關節、氣血津液的變化,使人體達到陰陽調和而康復。
而人類如今的修煉體系,便是從“漢醫”中超脫而出的。
正所謂“十道九醫”,醫道與修煉原理相通,而修煉之人大都兼修醫術便是此理了。
憑借這些古代醫書,陳霄也對自己的修行之路有了更深層的體會,高屋建瓴,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