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 孤獨傳:一種現代情感的歷史
- (英)費伊·邦德·艾伯蒂
- 975字
- 2025-03-04 18:07:27
這是一本非常及時的譯作。孤獨是當下青年人普遍的生存感覺,它迷漫于物質繁榮的表層之下,給人自由,又讓人焦慮。這本書像深海燈塔的一道強光,將宗教時代衰落以來的社會生活形態演變與個人生命歷程相互輝映,照射出當代“孤獨”錯綜復雜的成因。如今的中國正經歷著世界歷史上最壯觀的文明變遷,漂流在碎片化、數字化、匿名化大潮中的當代人,讀這本書如同進入古希臘阿波羅神殿,赫然看到那永恒的箴言:“認識你自己。”被思考的人生才值得一過,被理解的孤獨方能迸發出非凡的創造力。面對孤獨,讀一讀這本文辭暢美的譯作,也許你會釋然一笑,既珍惜孤獨的必然,又打破孤立的局限,讓生命更加獨立自由,以雨后初晴的心境,融入偉大時代推陳出新的價值變革中。
——梁永安(復旦大學人文學者,文學創作專業碩士生導師)
正如《孤獨傳》中所說,孤獨,沒有反義詞。如果有,那必定是人類最需要的東西。如果你一定要找到反義詞,那么在你勉強羅列的詞語中,你首先感受到的竟然還是孤獨。本書通過具體的事例,如此深入地討論了我們的共同處境。人類,不是百年孤獨,是千年孤獨。現代社會中,它確實又逐步加深了。現在面臨的問題是,我們該怎么辦?
——李洱(作家)
我們如此熟悉“孤獨”一詞,但不知道它的生命這么短暫。直到19世紀初,人們才開始經常需要表達“因為沒有陪伴而心情低落”這個意思,在此之前,我們可能只在漂流孤島長久沒有人說話的魯濱孫這里才能看到類似的情感。也就是說,19世紀以來的現代人都如同生活在孤島上一般岌岌可危。這本著作始于這個領悟,始于對當代孤獨流行病的描摹,追溯現代早期崇尚獨處的傳統如何逐漸被孤獨感受所取代。我們了解的許多作家和名人都出現在這部孤獨傳記中,讓我們在嚴謹而平易的學術散文中與一眾孤獨的靈魂對話,培育起一些抵抗孤獨的力量。
——金雯(華東師范大學比較文學教授)
本書橫跨觀念史、社會學、文學等領域,深入考察了關于“孤獨”的話語自近代以來的形成和嬗變,反思孤獨與性別、種族、年齡、環境、政治、經濟的關系,是一部詳實、生動、有溫度的文化史佳作。
——包慧怡(作家,復旦大學英文系副教授)
讀罷此書,我們發現孤獨不光是真實的匱乏,更是由世俗婚戀觀、性別刻板印象、階級年齡差和社交媒體共同豢養的巨大矛盾體。本書通過諸多案例具體而微地刻畫出這樣一只怪物的面貌,再試圖馴服它并與之共處——事實上,每個人都曾感知過那咻咻靠近的鼻息。
——文珍(作家)
龍族Ⅴ:悼亡者的歸來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騰訊視頻熱播中!熱血龍族,少年歸來!這是地獄中的魔王們相互撕咬。鐵劍和利爪撕裂空氣,留下霜凍和火焰的痕跡,血液剛剛飛濺出來,就被高溫化作血紅色的蒸汽,沖擊波在長長的走廊上來來去去,早已沒有任何完整的玻璃,連這座建筑物都搖搖欲墜。
龍族Ⅰ:火之晨曦(修訂版)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騰訊視頻熱播中!人類歷史中,總是隱藏著驚人的秘密。在多數人所不知道的地方,人類與龍族的戰爭已經進行了幾千年。路明非的十八歲,在他最衰的那一刻,一扇通往未知國度的門轟然洞開。直升機如巨鳥般掠過南方小城的天空,在少年路明非的頭頂懸停。隱藏在歷史中的那場戰爭,就要重開大幕。歡迎來到……龍的國度!
天之下
昆侖紀元,分治天下的九大門派為新一屆盟主之位明爭暗斗,關外,薩教蠻族卷土重來……亂世中,蕓蕓眾生百態沉浮,九大家英杰輩出,最終匯成一首大江湖時代的磅礴史詩,并推動天下大勢由分治走向大一統。
麻衣神算子
爺爺教了我一身算命的本事,卻在我幫人算了三次命后,離開了我。從此之后,我不光給活人看命,還要給死人看,更要給……
長安的荔枝(雷佳音、岳云鵬主演影視劇原著小說)
同名實體書新鮮上市,馬伯庸歷史短小說“見微”系列神作!大唐天寶十四年,長安城小吏李善德突然接到一個任務:要在貴妃誕日之前,從嶺南運來新鮮荔枝。荔枝保鮮期只有三天,而嶺南距長安五千余里,山水迢迢,這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為了家人,李善德只得放手一搏……古裝版社畜求生記,帝國夾縫中的小人物史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