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津通識讀本:國際法(中文版)
- (英)沃恩·洛
- 1999字
- 2025-03-05 16:57:59
國家和人民
目前,世界被劃分為將近200個主權國家。這個數字是個約數,因為時不時有舊國家消失、新國家出現。例如,馬來西亞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都是多個國家組成的聯邦,在殖民統治時期之前的更早歷史上,這些國家都是獨立的。也有相反的情況,在非殖民化時期,原來的殖民地擺脫列強的統治獲得獨立,許多新的國家出現了,之前是由宗主國負責處理這些“海外領地”的國際關系。
自1945年以來,非殖民化是主權國家數量增加了兩倍多的主要原因。而其他國家的出現,是因為單一國家(例如蘇聯和南斯拉夫)解體,這些單一國家最初往往是多個獨立國家或公國合并而產生的。
這類國家至少可以統計出數量;但也有一些實體,諸如“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國”(TRNC)之類,以及早前的特蘭斯凱、西斯凱等南非班圖斯坦國家,它們自稱是國家,但并沒有得到任何其他國家的承認,除了對其進行扶持的國家(分別是土耳其和南非)。同樣,巴勒斯坦和科索沃等實體也宣稱其擁有國家地位,并得到許多國家的承認,但(尚)未得到所有其他國家的承認。這些實體的地位通常并不明確;但是導致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國際法的缺陷,其實公正地應用國際法原則通常可以得出明確的結論,主要原因是一些國家或所有國家不愿承認這些明確的結論。例如,巴勒斯坦無法加入聯合國的原因是政治上的對立,而不是巴勒斯坦不滿足建國的法律條件。
根據國際法,一個實體要成為國家,就必須有永久的人口。南極洲之所以不能成為一個主權國家,一個原因是南極洲沒有居民:南極洲只有來訪的科學家和游客。(普遍的看法是,南極洲不歸任何人所有,但包括英國、法國和澳大利亞在內的少數幾個國家聲稱對南極洲部分地區擁有主權。)還必須在有效政府的領導下把人民組織起來,政府大多數情況下都能命令或強迫大多數人民服從其要求。國家體系的核心目標是,各國之間進行交往時,這個星球上的每個社會、每個地區都有有效的權威機構作為其代表,并承擔由此前提產生的權利和責任。
根據國際法,成為國家的一項基本條件是這個國家必須擁有實際的領土,即使其面積很小。土地最初是通過征服而被某個君主統治的;直到20世紀上半葉,征服仍被公認為是獲取領土的合法手段。如今,只能通過和平手段來改變對領土的所有權,例如通過條約割讓領土,或者長期占領某塊土地且不受他國質疑和抗議,從而根據時效獲得所有權。一個國家的邊界不必完全劃定。以色列的邊界尚未全部劃定,就被承認為國家,印度也存在同樣的情況。但是必須能夠明確看到在某個特定地方存在著一個國家,即使該國的具體邊界仍有待確定。
無論網絡空間這個虛擬世界多么完善,都不會出現在國際關系的地圖上。但是,也不能完全否認出現虛擬國家的可能性。盡管梵蒂岡城面積很小(在中央情報局的《世界事實手冊》中,其面積顯示為零,但實際上約為0.44平方公里),人口很少(約為842人,很難自給自足),但其他國家卻承認其為主權國家。1929年簽訂的《拉特蘭條約》確立了梵蒂岡城的現代國家地位;而羅馬教廷是一個獨特的法人,與梵蒂岡城國共存,行使梵蒂岡城國的政府職能,是世界各地羅馬天主教徒(或更準確地說是羅馬天主教)的代表。如何解釋梵蒂岡城的地位呢?可以將其視為反常的歷史遺存;但國際社會似乎普遍認為梵蒂岡城可以繼續保留其國家地位。如今,與其他宗教(例如伊斯蘭教或印度教)相比,羅馬天主教并沒有什么獨特之處導致其需要一個國家作為其代表;難以理解的是,為什么其他非宗教的虛擬社會就不能根據類似的理由也獲得這種代表權呢?但是,目前每個國家都需要有物質基礎。除了永久的人口和有效的政府,領土也是合法國家地位的標準之一。
一般來說,成為國家還需要滿足第四個標準:與其他國家建立關系的能力,也就是要求該實體能夠自由決定和執行自己的外交政策,并且不受任何其他國家的控制,這是主權平等原則的另一種體現。最后這項要求事關國家的獨立性,這解釋了為什么“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國”和南非班圖斯坦未被承認為國家:前者完全依賴土耳其,而后者完全依賴南非。
有些國家和有些國際法學者認為,對國家還有第五項要求,即所謂的“合法性”:該實體以符合國際法的方式實現了必要的獨立。這從另外一方面解釋了為什么國際社會不承認“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國”和班圖斯坦。前者是土耳其在1974年武裝入侵塞浦路斯的產物,后者是實施種族隔離政策的產物,幾乎所有其他國家都認為上述行為違反了國際法。關于是否需要符合“合法性”的標準,這個問題目前仍然沒有明確答案,因為不太可能會有法庭就該問題做出裁決(盡管國際法院在2010年關于科索沃地位的咨詢意見中談及了該問題的某些方面)。各國法院的法官實際上會接受其政府的領導,而各國政府很少解釋它們為什么承認或不承認一個新的國家。在國際上,是否承認一個新國家,實際上是由聯合國大會根據安全理事會的建議表決決定的,并且前提是希望獲得承認的實體提出加入聯合國的申請,但是除非候選實體認為它能得到足以保證成功的支持,否則它不會提出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