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6章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臣等誓死追隨陛下!”

隨著劉辯話音落下,不論真情還是假意,文武百官都浪潮似地拜倒。

個別幾個仍舊忠于皇室的官員已是熱淚盈眶,自靈帝以來,江山社稷風雨飄搖、已近傾覆,再加上新君蠢笨無能,大漢已有亡國之勢。

奸佞當道、言路閉塞、主少國疑、民不聊生,如此絕境之下,一心向漢的官員也越來越少,不是心灰意冷告老還鄉便是放棄幻想另投明主,更有不少直接遭到了迫害。

短短三日之內,這個原本話都說不清楚的傀儡皇帝卻突然展現出雷霆手段——滅閹宦立新政,讓已為數不多的忠皇黨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苗。

在這樣的氛圍下,那些袁黨和太后黨雖各懷鬼胎,卻也只能跟著叩拜山呼。

即使是袁隗本人也乖乖拜倒在地,冷汗在他的額邊劃過。

到此為止,袁隗已經遲鈍的嗅覺終于發現了危險的氣息。

那晚對弈,袁隗只覺得劉辯是受了何太后的指使,但之后不管是劉辯在雒陽東市收攬民心,還是雷厲風行將袁紹下放幽州,又或是今天當著文武百官這一番收攬人心,都讓袁隗覺得,這個小皇帝似乎不再是之前那個可以隨意拿捏的傀儡了。

但他還是想不通,短短幾天時間,這小子怎會有如此改變?

他當然想不通——劉辯站在高臺之上,俯瞰著跪拜的百官,與藏身幕后的荀攸同時露出勝利的笑容。

方才那一番話,都是荀攸提前為劉辯準備好的說辭,是為了收攬人心,也是為了引出求賢的話題,現在看來效果還不錯。

但在劉辯看來,僅僅這樣還是不夠。

如果說剛才的一切是荀攸為他寫好的劇本,接下來要開始的,才是他真正的表演。

劉辯回頭,向鼓樂署的樂師們示意。

按照劉辯的安排,擊筑聲悠悠響起,高亢悠長,如長風般掠過天際,又墜入雒水,蕩漾了月光。

荀攸臉上的笑容一僵——他的設計里并沒有這一節,劉辯事先也沒和他商議。

雖說他已知劉辯的愚蠢都是刻意為之,但還是對這個自作聰明的小皇帝大失所望。

在荀攸看來,眼下的氣氛恰到好處,此時提出重開賢良方正特科必會得到百官支持,在這種時候,再做什么都是畫蛇添足。

若是因為劉辯的自作主張錯過了這次機會,此事恐怕也只能付諸東流了。

與此同時,袁隗和百官也都是一頭霧水,不知這小皇帝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竟突然在這種時刻奏起詩樂來。

萬眾矚目下,劉辯和曲而唱,清越的聲音響起,如碎玉擊冰,卻震得案側的兩臺九枝燈樹燭火搖曳。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這幾句出口,在場所有人都噤若寒蟬。

以袁隗為首的文官團體首先回過神來——劉辯是在作詩!

世家大族多出讀書人,想要獲得士族認可,不僅要出身名門,還要有文化素養,這也是為什么歷朝歷代的各個君王幾乎都有拿得出手的詩文,這也是拉攏士族的一個重要手段。

饒是文官們飽讀詩書,卻從未聽過劉辯口中這幾句,所以可以判定,這首詩是劉辯自己所作!

雖然多數文人都看不起這個傀儡皇帝,但他們卻無法否認,單憑這幾句來看,這首詩已是絕佳之作。

而武將之列中,更有一人目瞪口呆——剛聽到這幾句時,曹操便不由自主地倒吸一口涼氣,似乎在冥冥之中和高臺上的天子產生了某種微妙的共鳴,迫不及待地想聽劉辯繼續唱誦下去。

只聽隨著劉辯聲音一沉,樂曲也變得舒緩柔和,如春日午后的暖陽,溫煦慵懶、令人迷醉。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聽到這里,原本揪著一顆心的荀攸終于松了一口氣——這幾句低回婉轉,將求賢若渴之懇切娓娓道來,效果絕佳。

看來劉辯是有備而來。

放松之余,荀攸也情不自禁地被這首詩吸引,甚至隨著曲調微微晃起了腦袋。

突然,詩歌的曲調急劇拔高,劉辯的聲音也隨之激昂起來。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隨著劉辯的唱誦,不僅文官們如癡如醉,就連不甚擅長詩詞的武將們也開始沉醉于其中。

文武相通,每個人都能從劉辯的詩中體會到屬于自己內心的悲愴。

其詩蒼涼古直,蕩氣回腸。如秋風撞碎的玉門霜雪、劍光劈開的塞外暮色,又如雁陣馱著殘霞掠過的海上碣石。

字句之間,仿若山河萬里突然在喉頭哽咽,卻化作一粒遲遲不肯墜落的青梅。

毫無疑問,席間唯有曹操能完全體會到詩中的真意,劉辯脫口而出的每一句都仿佛在他的心臟上留下沉重的一擊。

一時間,所有人都囿于詩中無法自拔。

直到“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結束,整個高臺都只能聽到長風劃過雒水的響聲。

每個人都怔怔地看著劉辯,心緒雜亂無端,久久回不過神來。

唯有曹操顫抖著,幾乎是輕不可聞地嘆出聲來,一顆淚已經落入了手里的酒杯。

曹操自認并不多愁善感,但這一次不知為何,他只覺得自己的三魂七魄都與這首詩產生了強烈的共鳴。

此詩仿佛讓他看到了平行世界中的另一個自己——那個他已經拯救了大漢江山,釃酒臨江、橫槊賦詩,說不出的神采飛揚......

而高臺之上,看著眼含熱淚的曹操,劉辯心虛地挪開了目光,掙扎了一下,還是偷偷朝著曹操拱了拱手以表歉意。

當荀攸提出要劉辯在大宴上自陳求才之心的時候,劉辯就想到了這個辦法,雖然偷走曹老板還沒來得及寫的《短歌行》有些可恥,但好在收效頗豐。

曹操作為建安文學的最高領導人,同時代中,恐怕除了他那個還未出世的兒子之外,就再無人能在文學領域與之分庭抗禮了。

劉辯有信心,不出一個月時間,這首詩就會傳遍大江南北,廣為天下學子傳誦。

文學素來是中華民族傳承的重要紐帶,有了此詩當代表作,再加上勵精圖治的好名聲,無論是望族還是寒門,天下的讀書人都會對劉辯這個年輕的天子心生向往。

即使無法在天子麾下效力,至少也會有一睹龍顏之心。

這樣一來,重開賢良方正特科一事就可水到渠成。

趁著百官的驚愕和崇拜尚未消散,劉辯立刻開始趁熱打鐵。

“如今社稷動蕩,民不聊生,一想到此節,朕便心如刀絞、夜不能寐,此詩便是朕昨夜有感而發,”劉辯心虛地拱了拱鼻子,“今日誦與諸卿,聊表朕求才之心!”

看到席間眾人頻頻點頭,劉辯知道時機成熟,于是清了清嗓子,圖窮匕見道:“人才乃立國之本,朕雖欲濟世救民,但畢竟獨木難支。為天下計,朕將重開賢良方正特科,廣收賢才,以振社稷江山!”

此言一出,袁隗倒吸一口涼氣,方才他只顧著為那首《短歌行》而沉醉,到此時才明白,原來這小子打的是這個算盤。

可劉辯不給他出聲的機會,緊接著便高舉手中的酒盞,振臂高呼道:“興復江山,澤被萬民!諸公可愿與朕同飲?”

“臣萬死不辭!”

“臣萬死不辭!”

......

文武百官的呼聲排山倒海,將要起身進言的袁隗見此情形,只好把話咽了回去,重新跪伏于地。

劉辯暗笑,旋即又高呼道:“諸公都是我大漢肱骨之臣,這杯酒,敬天地、敬諸公、敬天下蒼生!”

劉辯說著,手中酒盞微斜,滿斟的月光便傾瀉于地,順著天階流向四方,也流入了天下人心。

百官也紛紛舉杯一飲而盡,隨后齊聲山呼萬歲。

袁隗眼見大局已定,心下惱怒,恨自己沒能及早發現這小皇帝的能耐,一直把劉辯當作一個無關緊要的傀儡,到頭來卻被這傀儡反咬了一口!

而高臺之下,一個年輕的身影在荀攸旁邊站定,隨之而來的還有一陣沁人心脾的芳香。

荀攸看清來人后立刻行禮:“叔叔,你以為陛下如何?”

那人眸中似有星辰閃動:“目眩神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州市| 德化县| 邓州市| 勐海县| 邓州市| 宝丰县| 双牌县| 砚山县| 五峰| 葫芦岛市| 井陉县| 长顺县| 碌曲县| 忻城县| 花莲市| 绥中县| 海宁市| 蕉岭县| 马公市| 江安县| 安义县| 平利县| 全南县| 吉首市| 馆陶县| 高要市| 巧家县| 阳曲县| 古交市| 芦山县| 化州市| 九寨沟县| 营山县| 分宜县| 山阴县| 怀来县| 日土县| 丹巴县| 青州市| 西吉县| 紫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