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教你呵護乳腺健康
- 王靖主編
- 416字
- 2025-03-15 01:10:39
乳腺炎的科學應對
乳腺炎多見于18~50歲的女性,分為哺乳期乳腺炎和非哺乳期乳腺炎兩類。
哺乳期乳腺炎
最常見于哺乳期的前3個月,主要表現為乳房脹痛及局部皮膚紅腫。在病程初期,乳汁排泌不暢造成乳房腫脹,這往往與乳頭創傷導致腫脹且多根乳管受壓有關。如果癥狀持續12~24小時,就可能發生感染性哺乳期乳腺炎,表現為疼痛、發紅、發熱和乏力等。
非哺乳期乳腺炎
包括導管周圍乳腺炎和特發性肉芽腫性乳腺炎,常表現為乳暈周圍炎癥。發炎的導管可出現繼發性感染,導致導管損傷和隨后的導管破裂伴膿腫形成。這類膿腫常在乳暈邊緣自發破裂流膿。
以上兩種乳腺炎的治療方法并不完全相同,應該由醫生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決定。
有些乳腺炎的表現并不典型,所以建議患者首先進行相關檢查以排除乳腺腫瘤等其他情況的可能性。
乳腺炎的治療原則是盡早應用抗生素以阻止膿腫形成;如果經過一段時間的抗生素治療而感染沒有被有效控制,則應考慮膿腫形成或有癌變的可能,醫生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