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藥理學(第4版)
  • 閆素英 魯開智 王傳功主編
  • 874字
  • 2025-03-14 19:05:58

第四節 新藥的藥理與臨床研究

新藥是指化學結構、藥品成分或藥理作用不同于現有藥品的藥物。《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明確規定:新藥指我國未生產過的藥品;已生產過的藥品改變劑型、改變給藥途徑、增加新的適應證或制成新的復方制劑,亦屬新藥范圍。新藥的研發是非常嚴格、復雜、艱難而耗資巨大的過程,其中新藥的藥理學研究是必不可少的關鍵步驟。新藥研究過程可分為臨床前研究和臨床研究兩個階段。

新藥的臨床前研究主要由藥學研究和藥理學研究兩部分內容組成,前者包括藥物制備(提取或合成)、工藝路線、理化性質及質量控制標準等,后者包括以符合《實驗動物管理條例》的實驗動物為研究對象的藥效學、藥動學及毒理學研究。臨床前研究是新藥從實驗研究過渡到臨床應用必不可少的階段,但由于人和動物對藥物的反應性存在種屬差異,目前檢測手段亦存在局限性,一些需要量化的不良反應難以或無法在動物實驗中準確觀察,加之臨床有效的藥物雖都具有相應的藥理效應,但具有肯定藥理效應的藥物卻不一定都是臨床有效的藥物,因此,最終仍必須依靠以人為研究對象的臨床藥理研究才能對藥物做出準確的評估。

新藥的臨床研究一般分為四期。Ⅰ期臨床試驗主要為安全性評價,在20~30例正常成年志愿者身上觀察新藥耐受性,檢測藥物代謝動力學參數,并找出安全劑量,是新藥人體試驗的初始階段;Ⅱ期臨床試驗為隨機雙盲對照臨床試驗,觀察病例不少于100例,主要是對新藥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做出初步評價,并推薦臨床給藥劑量;Ⅲ期臨床是新藥批準上市前、試生產期間,擴大的多中心臨床試驗,目的是對新藥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進行社會性考察,觀察例數一般不應少于300例。在Ⅰ、Ⅱ和Ⅲ期臨床試驗研究的基礎上,當新藥被證明不僅有效,而且比現有同類藥物在療效、不良反應或依從性方面有優勢時,方能被批準生產、上市。Ⅳ期臨床研究即新藥上市后在社會人群大范圍內繼續進行的新藥安全性和有效性評價,是在廣泛長期使用的條件下考察療效和不良反應,也稱售后調研,該期對最終確定新藥的臨床價值有重要意義。

目前全球老齡化疾病、心腦血管疾病和腫瘤等發病率逐年增加,研發針對性的新藥具有客觀必要性。

(張 鋒)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荆门市| 崇明县| 白朗县| 吴旗县| 洪湖市| 邛崃市| 大同县| 新蔡县| 南木林县| 绩溪县| 孝感市| 新昌县| 威海市| 漯河市| 红安县| 滁州市| 双鸭山市| 青浦区| 墨竹工卡县| 宕昌县| 浪卡子县| 十堰市| 满城县| 尼勒克县| 贡觉县| 通许县| 司法| 深州市| 开化县| 河北区| 钦州市| 黔东| 揭西县| 睢宁县| 茂名市| 阿拉善盟| 永顺县| 新源县| 响水县| 浦县| 曲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