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麻醉學:下冊(第5版)
- 鄧小明 姚尚龍 于布為 黃宇光主編
- 3012字
- 2025-03-03 17:41:00
第5版 出版說明
《現代麻醉學》是我國麻醉學家自己組織編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原創學術專著、學科經典、麻醉學代表性巨著。自1987年第1版出版至今30余年,共計修訂5版,從第1、2版劉俊杰、趙俊主編,到第3版莊心良、曾因明、陳伯鑾主編,再到第4、5版鄧小明、姚尚龍、于布為、黃宇光主編;從第1版史譽吾、莊心良、劉俊杰、陳伯鑾、應詩達、鄭斯聚、趙俊、曾因明等來自全國各地的34人執筆,到第5版全國杰出麻醉學專家200余人參加編寫,《現代麻醉學》已成為我國麻醉學“圣經”樣經典巨著,版版修訂、代代相傳、人才輩出。歷屆編委均來自麻醉學科學術鼻祖、學術領袖、學術旗幟或學術引領者;歷屆編委也通過參加編寫《現代麻醉學》而成為國內外學術翹楚、學術精英和學科領袖。《現代麻醉學》作為醫學生和麻醉科醫師以及相關學科醫師的必學教科書、必備參考書和案頭工具書,為新中國培養了一代又一代醫務工作者和杰出麻醉學人才,為人民的健康事業作出了卓越貢獻。
20世紀50年代吳玨教授編寫的《臨床麻醉學》及謝榮教授編寫的《麻醉學》先后問世,對促進我國麻醉事業的建設與發展和專業人才的成長起了很大作用。20世紀60年代兩書再版,以其精湛的內容而風靡海內外。20世紀70年代上海市《實用麻醉學》編寫組編寫的《實用麻醉學》,出版后仍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可惜這些書都未能得到再版。1983年1月11日人民衛生出版社編輯部根據廣大讀者的需要,向全國發出了征詢函,希望組織編寫一本代表我國水平的麻醉學著作《現代麻醉學》。
第1版在劉俊杰教授、趙俊教授主編下于1983年6月7~11日在人民衛生出版社召開了《現代麻醉學》第一次編委會,于1987年10月出版發行,共計197萬余字。《現代麻醉學》是一部高級參考書,主要讀者對象是麻醉界的中青年醫師,故而力求理論上講深講透,實踐上反映國內外臨床上成熟的經驗,推薦當時流行的處理方案。由于照顧到我國麻醉隊伍參差不齊,水平殊異,故編寫中仍遵從由簡入繁,從淺入深原則,循序漸進地介紹,以利于廣大基層醫師學習。1990年本書被評為全國優秀科技圖書獎一等獎,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了頒獎大會,江澤民總書記在致評獎委員會的信中表示衷心祝賀并希望廣大科技工作者和科技出版工作者再接再厲努力創新,不斷提高科技圖書的著作水平和出版質量,為促進科技進步,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作出更大貢獻。第1版問世以后,我國麻醉事業有很大發展,從業人數倍增。
第2版在劉俊杰教授、趙俊教授主編下于1994年啟動編寫,仍沿用第1版的編輯方針。當時我國即有系統的從麻醉專業本科學制到大學畢業后的碩士、博士培養教育;廣大在職人員也有“畢業后教育”的迫切愿望,故第2版增加了麻醉學教育和科學研究的有關內容。
第3版在莊心良教授、曾因明教授、陳伯鑾教授主編下于2000年9月召開了編寫啟動會。人民衛生出版社考慮到本書編寫工作的連續性,應能承上啟下、繼往開來,所以把第3版的修訂工作托付給原編委會中相對年輕的莊心良、曾因明、陳伯鑾擔任主編。經過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后,決定聘請國內負有盛名、學有所長的11位專家學者參加本書的編委會工作,大大加強了第3版編委會的組織力量,為這次修訂工作提供了學術和組織上的保證,使此書的再版工作得以順利運轉。第3版的出版得益于來自全國各高等醫學院校和臨床醫院70余位作者的熱心參與,他們都是具有20年以上豐富的醫學教研工作經驗,博學多能的主任醫師或教授,多數人同時擔任著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導師的工作。他們是國內麻醉專業隊伍的中流砥柱,各有所長。他們的學術創作、學術體會在不同的章節內得以呈現,為第3版內容增添了不少的光彩。反映了我國麻醉專業隊伍人才輩出,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第4版在鄧小明教授、姚尚龍教授、于布為教授、黃宇光教授主編下,于2011年8月召開了修訂編寫工作會議。編委成員是從國內麻醉學界知名度較高、學術造詣較深的眾多專家中遴選而出,經過專家以及單位推薦,由人民衛生出版社以及主編聘任。第4版編委成員都是臨床一線業務骨干,他們精力充沛、思維敏銳,基礎理論扎實,臨床實踐經驗豐富,而且均主持或參與編寫過多部大型專業書籍,可謂人才濟濟、精英薈萃。在《現代麻醉學》第4版修訂編寫工作會議上,詳細討論確定了修訂編寫原則、各章節內容及深度、編寫進度、交叉審稿方式與流程等,以保證成書各部分內容的編寫質量,避免編寫內容重復、前后觀點矛盾等可能出現的問題;會議決定邀請目前國內在麻醉學臨床和科研方面饒有建樹的近百位專家親自執筆編寫,以確保編寫質量。正是這次會議,使全體編委與作者理清思路,齊心協力,克服時間、空間上的諸多困難,穩步推進編寫工作,保證了《現代麻醉學》再版修訂編寫工作的如期順利完成。
第5版在鄧小明教授、姚尚龍教授、于布為教授、黃宇光教授主編下,2018年6月,主審、主編、全體編委及主編助理在深圳市召開了編寫工作會議,總結了第4版修訂出版經驗,詳細討論確定了第5版修訂編寫原則、各章節內容、編寫進度、交叉審稿方式與流程等,以保證成書各部分內容的編寫質量。2019年1月在重慶市召開了《現代麻醉學》第5版定稿會,本書主審、主編、編委代表及主編助理圍繞著已提交書稿,從結構和層次上宏觀把關,細節上仔細推敲,既突出定稿稿件的完整性與合理性,又強化內容的與時俱進、現代觀點及指南更新,杜絕重大錯誤和遺漏,對概念、定義是否準確,以及藥物名稱、劑量進行嚴格審核。定稿之后,主編專門組織人員對全書內容,尤其是數據和單位等再次進行仔細校對,規范書中涉及的醫學名詞,消除編寫過程中的筆誤現象,確保了編寫質量,保持《現代麻醉學》一貫以來的精準性和權威性。
為了適應當前麻醉學日新月異發展的客觀形勢,內容能全面客觀地反映國內麻醉學新進展,有助于讀者更新知識,在本次修訂工作遵循了“八項編寫原則”。
一是堅持傳承經典。《現代麻醉學》出版30多年來已經成為我國麻醉學學術經典著作,此版修訂要傳承前幾版的精神、內容、文化和模式。
二是堅持創新精品。麻醉學科新進展、新技術、新方法、新理念等都要有所體現,以及要有精湛的內容和精心的制作。
三是堅持權威科學。在編者遴選方面要確保編者權威性,在編寫內容方面要保證科學性。
四是堅持自主原創。要保證內容和編寫體例的原創,體現中國原創特色。
五是堅持高、新、精、全、實。內容要體現高水平、新成就、精準性、全面性及實用性。
六是堅持深度融合。融入人工智能、5G、AR、VR及MR等先進技術,麻醉科醫師借助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系統來協助做好麻醉學臨床工作,從而切實保障臨床醫療安全和質量。
七是堅持指導實用。要體現實用性,指導臨床實踐,解決臨床問題。
八是堅持質量品牌。從編寫到出版過程各個環節確保高質量,打造思想精深、內容精準、技術精湛、圖文精美、新媒精彩、制作精良的“六精”原創學術精品。
將八個堅持融為一體,打造新時代麻醉學科學術高峰品牌。
30多年來,《現代麻醉學》作為國內麻醉學領域標志性的權威著作,累計發行數十萬冊,伴隨著幾代中國麻醉科醫師的成長,見證了中國麻醉學事業的蓬勃發展與輝煌歷程。在幾代麻醉學大家們的努力下,《現代麻醉學》在我國麻醉專業人員心目中的地位與影響力,已無可爭辯地居國內眾多麻醉學專業書籍之首,堪稱我國最權威、影響力最大的麻醉學鴻篇巨制,已成為麻醉科醫師成長的良師益友,為我國麻醉學的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與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第5版的出版將在繼承前人的學術成果基礎上,繼續為中國麻醉事業的創新發展打造學術經典,開創新的未來,創造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