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麻醉學:下冊(第5版)
- 鄧小明 姚尚龍 于布為 黃宇光主編
- 1484字
- 2025-03-03 17:40:59
第3版 前言
自《現代麻醉學》再版至今又已過了5年,麻醉學科與其他學科一樣都處在迅速發展之中。近年來,基礎醫學如分子生物學、免疫學和遺傳學,以及與麻醉學密切相關的生理、藥理、病理學等學科的進步,為麻醉學理論和臨床工作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面臨新科學、新理論和新技術的挑戰,為適應麻醉專業發展的需要,勢必要進一步修訂和充實《現代麻醉學》一書。由知識淵博、專業造詣精深的劉俊杰教授和趙俊教授繼續主持第3版修訂工作,才是眾望所歸。但兩位教授高瞻遠矚,為了扶掖晚輩、加速麻醉專業隊伍的培養,一再辭謝主編的工作,并以極大的熱情關切這次修訂工作,給予很大的鼓勵、支持和指導,我們深受感動并致以最衷心的感謝。
人民衛生出版社考慮到本書編寫工作的連續性,應能承上啟下、繼往開來,所以把第3版的修訂工作就托付給原編委會中相對較年輕的我們三人。盡管我們從事麻醉專業工作已40余年,但因學淺才疏,實感難以承擔如此之重任。人民衛生出版社在經過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后,決定聘請國內負有盛名、學有所長的11位專家學者參加本書的編委會工作,大大加強了第3版編委會的組織力量,為這次修訂工作提供了學術和組織上的保證,使此書的再版工作得以順利運轉。
本書的出版得益于來自全國各高等醫學院校和臨床醫院70余位作者的熱心參與,他們都是具有20年以上豐富的醫學教研工作經驗,博學多能的主任醫師或教授,多數人同時擔任著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導師的工作。他們是國內麻醉專業隊伍中的中流砥柱,各有所長。他們的學術創作、學術體會將在不同的章節內得以呈現,為本書的內容增添了不少的光彩。這也反映出我們的麻醉專業隊伍人才輩出,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一定會創造出更加興旺發達的明天。
我們努力去實現第3版編委會制訂的編寫要求,以期能較全面系統地介紹具有21世紀水平的醫學科學和麻醉學理論以及臨床知識與技能。盡管全書從原131章壓縮為116章,但無論在篇幅上,還是知識覆蓋面上,尤其對基礎理論和相關的邊緣學科知識都有了較大的拓展。臨床麻醉部分不僅注意到新技術的進展,同時著重于以人為本的實用性。鑒于國內在危重患者的監護治療方面有了迅速的發展,重癥監護治療病房(ICU)的設置不僅在數量上增長,而且管理工作也日臻完善。本書盡可能反映出國內外學術界在這方面所取得的新成就、新理論。此外,對疼痛治療的基礎理論、鎮痛和急慢性疼痛治療諸方面內容,以及對圍手術期和分娩疼痛的臨床評估和治療的基本方法進行了詳盡的介紹。麻醉科建設、麻醉質量管理、人才培養和科研工作是麻醉學科的重要工作,希望能引起讀者對這方面工作的重視和關切。
盡管全書含有400余萬的文字敘述和500余幅圖表說明,但仍難全面概括麻醉專業有關的理論知識和技能。有的內容偏重于理論上的敘述,但在文字上還不夠深入淺出,進一步結合臨床工作仍有拓展的余地。
由于受知識水平和文字修養所限,使本書內容的編排以及編輯工作還不能做到十分地嚴謹,同時在章節間還可能存在一些內容重復或遺漏的問題,這多少會影響到內容的系統性和先進性的表述,為此,我們感到心存遺憾。
本版第一次編委會的組織工作是于2000年9月開始啟動的,至今已兩年有余了。在即將出版之際,我們由衷地感謝全體編者的辛勤勞動,編委們的關切與支持。老一輩專家們的幫助和具體指導使我們難以忘懷,尤其李德馨教授不辭辛苦、日夜兼程地復審了數以十余萬字的稿件。這些老教授的德才風范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還得感謝李士通、容俊芳和李軍三位助理以及張瑩博士等同志,他們為本書統稿編輯工作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時間。
在此,我們殷切地希望廣大讀者對本書的缺點和錯誤不吝賜教和指正。
莊心良 曾因明 陳伯鑾
2002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