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窮途狂謀
- 漢末天子:從獻帝開始逆襲
- 學之涯
- 2712字
- 2025-05-21 09:17:28
劉協的手指輕輕敲了一下御案,心中若有所思:“那以你們之見,當如何收回長安鼎定關中?”
董昭身子前傾,笑了笑:“既然是賈校尉提起,臣覺得賈校尉心中定有良策!”
賈詡雖然對董昭接觸不久,可老謀深算的他已經深知其不是凡夫俗子之輩。
他微微抬眼,目光在天子與董昭之間游移了一瞬。董昭方才的謙讓之舉,他心領神會,頗為感激的向其頷首致謝。
他沒有拒絕這份好意,因為他既然已經重為漢室效力,那就必須要在中都的朝廷中站穩腳跟。
如今朝堂不比當年董卓、李傕和郭汜亂政之時。天子親政,朝綱漸振,正是他施展抱負的好時機。
既然董昭主動相讓,他自然要把握住這個機會。
劉協將二人之間的輕微互動盡收眼底,也是看出了這點,但卻沒有干涉的意思,笑著問道:“文和心中既有良策,不妨直言!”
“陛下,”賈詡拱手,聲音不急不緩,“李傕雖逃,卻絕不能讓其逃回長安。至于馬騰……”他故意頓了頓,“若無陛下親臨,恐怕難以令其真心臣服。屆時,只需陛下一紙詔令,關中盡歸朝廷!”
劉協稍作思量,緩緩點頭表示認可:“文和說的是,朕受教了。”
隨即他轉向侍立在側的穆順,“傳旨徐晃,李傕生要見人、死要見尸!”
………
安邑城外,大戰后的余燼尚未散盡。
可那些歸降的胡族雜兵和流民百姓卻已經被一一分散安置。
那些逃散的潰卒,也在朝廷兵馬的追擊下順勢歸降,并被陸續押回安邑。
但在安邑城西通向長安的官道上,李傕還在亡命奔逃,不過身邊的數千兵馬在段煨和徐晃、關羽帶兵追擊下,不斷的損傷、逃散和歸降。
李傕伏在馬背上,手中的馬鞭使勁的抽打馬臀,座下戰馬不斷的加速。
可是后面的追兵卻是緊追不舍,這讓他心中恨極,可又無可奈何。
他的侄子李利見狀,拍馬追上并駕齊驅,語氣里帶著決絕:“主公,朝廷兵馬緊追不放,若是這般下去遲早被追上,末將愿領兵馬為主公斷后!”
李傕眼眶發熱,動情的看著李利:“咱的好侄子!待回到長安,咱必重重有賞!”
李利也是大喜:“請主公放心,末將定誓死一戰!”
不多時,李傕帶著百余親衛悄然脫離大隊,轉向小路繼續向長安方向疾馳而去。
而李利率著僅剩的千余西涼騎兵返身一戰。可西涼軍軍無戰心,一觸之下就被擊的崩潰,就連李利本人也是被徐晃斬于馬下。
可是此時,李傕已經帶著人逃遠了。
徐晃恨恨的望著西方,不得不下令鳴金收兵,押著歸降的西涼軍返回安邑。
可是在途中,卻是迎來了天子詔令。打開絹帛,徐晃眉頭緊鎖,立即召來段煨、關羽商議。
“天子有詔,務必要取李傕首級。”徐晃沉聲道,“二位以為如何?”
段煨雖是寧輯將軍,可終究是剛剛反正歸順朝廷的新降之將,謹慎的拱手道:“既然天子有詔,理應繼續追擊,不過李傕已經是驚弓之鳥,只需遣少量兵馬追擊即可!”
徐晃沒有回應,轉頭看向關羽:“云長,你怎么看?”
關羽畢竟是初來乍到,徐晃如今可是朝廷大將,能召他前來詢問他的意見,不但是因舊日的情義,而是認可與尊重。
此外,徐晃也是在給他一個再立大功的機會。
他沉思片刻,捋著長須說道:“段將軍此言有理,李傕若逃,必為后患!”
說到這,他鄭重的一拱手:“關某不才,愿率軍追擊李傕!”
見關羽請令,段煨眼神閃爍了一下,卻沒有說話。
徐晃笑道:“也好,云長前番斬郭汜于馬下,若能再擒李傕,待回到安邑陛下必將厚賞!”
關羽雖然心中振奮,但在徐晃面前,他十分難得的謙遜道:“公明言過了,若無公明率軍及時出擊,某早就力有不逮了!”
徐晃擺了一下手,笑了笑問道:“此番追擊李傕,不知云長需要多少兵馬?”
“只需百騎即可!”
段煨瞧著關羽傲然的神色,不悅的皺了皺眉。不知為何,他很不喜關羽的做派。
這時,徐晃點頭說道:“段將軍,你麾下騎兵眾多,不知可否調撥一百騎兵?”
段煨猶猶豫豫,關羽輕哼一聲:“不必了,有曹純麾下的數十虎豹騎足以成事!”
說罷,他轉身毅然走了。
段煨臉色很是不好看,冷哼一聲后便去召集麾下大軍返回安邑。
………
李傕一路奔逃,出了河東境界后,這才稍微放下心來。可是此時他又饑又渴,見遠處有一個村莊,不由分說便帶人闖了進去。
只是進去才發現,村莊內空無一人,而且連一粒糧食都未搜到。
對于村莊的慘狀,李傕也是心知肚明,這都是他們自己造的孽。
可那些親衛卻仍是罵罵咧咧:“這些該死的雜種,竟搜刮的這么干凈!”
無奈之下,李傕只得命令宰殺戰馬,以求暫時充饑。
夜幕低垂,星光黯淡。
在一座還算完整的民宅院外,篝火上烤著的馬肉滋滋作響。
可那些親衛早已餓得饑腸轆轆,不待肉熟,早已上前哄搶起來。
“他娘的!竟敢搶食吃!”大將張寵從院中走出,不由得勃然大怒,摘下佩刀,用刀背狠狠敲打那些狼吞虎咽的親衛。
那些親衛嚇得連忙四處逃散,可手里的未熟馬肉卻是不肯放棄。
張寵無奈,只得恨恨的罵了幾句,然后上前用刀割下一大塊已經烤的焦黑的上好馬腿肉。
他聞著散發著濃郁香氣的馬肉,猛的咽了一口唾沫,隨后小心的捧著走進院內。
在正堂,就見李傕狼狽不堪的斜靠在一張憑幾上,忽聞馬肉的香氣,“騰”的一下站起,從張寵手里搶過馬肉就開始狼吞虎咽。
曾幾何時,他是大漢朝堂中說一不二的權臣,宴席上珍饈美味堆積如山。
如今,一塊焦黑的的馬肉竟成了珍饈。
看著李傕吃的滿嘴流油,張寵禁不住舔了舔嘴唇。
待李傕吃的差不多了,他才上前小心的問道:“主……主公,李利如今還沒有回來,想必是已經遭遇了不測,不知主公有什么打算?”
李傕丟下啃的精光的馬腿骨頭,無聲的嘆了口氣。自從茅津渡戰后,他連損胡封、李暹和李利幾位至親,都是他最信任的人。
損失些兵馬他不在乎,可若是自己親信將領不斷戰死,那就是意味著他的實力在不停的削弱。
他環顧四周,想當初,他是多么的威風八面,今日就有多么的落魄。
可他心有不甘,更是恨極了背叛他的段煨和賈詡。
想到賈詡,他一時咬牙切齒,發誓待回到長安定拿賈詡全家祭旗。
眼中的赤紅漸漸消失,他看向張寵那期盼的神色,忽然大笑了起來。
“打算?不過是一場失利罷了,只要能回去,咱們就有卷土重來的機會!”
“是,主公說的有理!只是……”
李傕抬手打斷了他:“咱知道你想說什么,無非是長安守備空虛,若是朝廷兵馬來襲定會不敵!”
張寵臉色訕訕:“末將怎敢如此想,只是咱們總得想個出路!”
李傕似乎看透了他的心思,突然狂笑起來:“既然長安不可守,那就回西涼去,那里善戰騎士眾多,只要咱振臂一呼,仍有無數西涼兒郎跟隨!
再者,如今天下諸侯割據,那小皇帝要中興大漢,勢必要戰亂數年,這就給了咱們再度崛起的機會!”
李傕越說神情越激動,仿佛已經看到了他東山再起的時候。
不過,他轉眼重重的哼道:“就算要走,咱也要留給那小皇帝一個永生難忘的教訓!”
“主公的意思是……末將不太明白!”張寵試探的問道。
“火燒長安!”李傕瞥了一眼張寵,臉色陰冷,眼中閃爍著瘋狂的光芒:“就像當年太師遷都長安時,一把火燒了整個洛陽城!”
話音剛落,張寵猛的打了一個哆嗦,心中一股寒意涌了出來。